糖尿病和早搏有关系吗(浙大研究数据表明)

导语:2021年浙江大学的教授发表的一篇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篇研究对美国52万人进行长达16年的一项调查,讲述了关于胆固醇和鸡蛋摄入量与死亡率的关系,发现在人体每日必须的胆固醇摄入量之外,如果再额外进食300mg胆固醇,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多吃一个鸡蛋(大约50g),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和癌症的死亡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鸡蛋的研究越来越多,可是,鸡蛋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堪称一座“全营养宝库”,那么,到底如何吃鸡蛋才更健康呢?

糖尿病和早搏有关系吗(浙大研究数据表明)(1)

浙大研究数据表明:每天多吃一个蛋,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

浙大教授在文章中对这种风险的解释是,蛋黄中所含有的胆固醇含量较高,摄入过多后,会堆积在动脉内,久而久之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增加血栓发生的风险,此外,高胆固醇饮食还会导致引起全身慢性炎症的相关指标增加,促进体内炎症的发生。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想问,我们是不是不能吃鸡蛋了,尤其是老年人?在下结论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另一份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团队做了一个和浙大类似的研究。

糖尿病和早搏有关系吗(浙大研究数据表明)(2)

他们包括41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了超过480,000人的健康数据,并调整了几个变量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最终结果还表明,血清中胆固醇浓度高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具体来说,总胆固醇摄入量每增加一个梯度(每天每增加300毫克的摄入量),血管相关疾病的死亡风险就会增加14%。

但文章也提出了更重要的一点:上述结论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的人,在亚洲大多数人身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鸡蛋的食用量无关,但在美国和欧洲,患病风险与鸡蛋的食用量成正比。

也就是说,就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而言,鸡蛋的摄入量和患病风险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上面最后的研究结果是不是让你松了一口气?别急,我们再来看看,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糖尿病和早搏有关系吗(浙大研究数据表明)(3)

食用鸡蛋的几个常识要了解

1、双黄蛋是打了激素的吗?

吃鸡蛋的时候,偶尔会碰到双黄蛋,很多人担心这是因为荷尔蒙,其实双黄蛋相当于鸡月经不调,和激素无关。

一般来说,一只正常的鸡每天会产一个蛋黄,下一个正常的蛋。

如果母鸡连续排卵两次,两个蛋黄会包在一起,变成双黄蛋,甚至是三黄蛋,有点像这个生命双胞胎。

如果真的给鸡打激素催其下双黄蛋,会给母鸡带来很大风险。

因为,如果蛋大了,容易导致母鸡输卵管发炎破裂,甚至导致母鸡死亡,如果你这样做,农场很可能会倒闭。

糖尿病和早搏有关系吗(浙大研究数据表明)(4)

更何况就算用激素,激素也只能作用于母鸡,激素进不了鸡蛋。

2、蛋黄颜色越深,鸡蛋越营养?

除了看蛋壳,有些人还关注蛋黄的颜色,认为颜色越深营养越好,其实这个判断是没有依据的。

在卵子形成过程中,脂溶性色素随脂肪等物质沉积在卵母细胞周围,使蛋黄呈现不同的颜色,蛋黄中的色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玉米黄是最常见的两种。

然而,鸡本身不能产生类胡萝卜素,它们其实来自于平时吃的食物。

对于散养鸡来说,它们能摄入的叶黄素量完全取决于放养环境,比如它们夏天能吃草,能吃昆虫,蛋黄颜色会更深;如果他们在冬天少吃草和昆虫,蛋黄的颜色会更浅,但笼养和规模化的商品蛋鸡叶黄素摄入量取决于饲料。

因为颜色较深的黄色鸡蛋更符合人们的需求,所以饲养者通常会在饲料中添加叶黄素,让蛋黄“更好看”。

糖尿病和早搏有关系吗(浙大研究数据表明)(5)

即使蛋黄颜色不同,鸡蛋的整体营养价值也没有差别。

3、鸡蛋怎么吃最健康?

做鸡蛋有很多种方法,比如煮鸡蛋、煎鸡蛋、茶叶蛋、鸡蛋汤、鸡蛋羹、炒鸡蛋……另外,所有的鸡蛋都很好吃,但是,鸡蛋怎么做才最有营养呢?

鸡蛋含有脂肪和胆固醇,怕热,烹饪温度越高,烹饪时间越长,脂肪和胆固醇越容易氧化,产生不健康的氧化产物,一般来说,低温烹饪方法会使鸡蛋更健康,如煮鸡蛋、蒸鸡蛋、鸡蛋汤、鸡蛋汤等,这些都更健康。

炒鸡蛋、煎蛋因为温度高,更容易氧化,要少吃。

所以建议大家吃鸡蛋的时候,尽量煮熟,少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