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蝙蝠哪里最多(科普北京的蝙蝠)

蝙蝠

蝙蝠,是唯一真正能够飞行的哺乳类动物。在脊椎动物中,只有3个类群演化出真正的飞行能力,它们分别是:翼龙、鸟和蝙蝠。其余一些哺乳类,如鼯鼠、鼯猴,虽然也演化出翼膜,但其仅仅能短距离的滑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飞行。

北京最常见的蝙蝠是东方伏翼Vespertiliosinensis Peters),体长大约10cm左右,体重约30-40克,全被灰褐色的绒毛,腹部毛色略浅,前肢第一拇指短小,其余四指非常发达,在指间长有皮质的翼膜,特化成翼,故在分类学中将蝙蝠称为“翼手目”

北京蝙蝠哪里最多(科普北京的蝙蝠)(1)

东亚伏翼 照片:李维阳

东方伏翼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白天在屋檐、建筑物的隐蔽处,或树洞、岩洞中休息,蝙蝠睡觉的时候用短小的后肢抓住建筑或者岩壁,将身体倒吊着睡觉,这样蝙蝠起飞会很容易,只要松开爪子,就会掉下来,顺势就可以起飞。

蝙蝠在夜间觅食,主要以各种夜间活动的飞虫为食,但其眼睛很小,视力退化,无法使用视力寻找猎物,所以蝙蝠练就了“听音辨位”的绝艺:蝙蝠利用喉部发出超声波,通过鼻内的特殊结构经过放大发送出去,超声波碰到障碍物或者猎物后会反射,而蝙蝠耳中的特殊器官通过接收反射回的超声波来判断障碍物或猎物的位置、距离,使蝙蝠能够避开障碍物或捕捉猎物。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当蝙蝠拥有了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大杀器,昆虫进而演化出反制的功夫,一些夜间活动的蛾,演化出复杂的鼓膜听音器,可以接收到蝙蝠发出的超声波,根据蝙蝠与自己的距离决定逃跑路线,当蝙蝠离得过近时,它会收起翅膀一头扎向地面,这样有很大的几率躲避开蝙蝠的追击,天蚕蛾科的Saturniidae后翅具有螺旋状的尾突,这个尾突具有偏转蝙蝠超声波的功能,以扰乱蝙蝠回声定位的功能,导致其不能准确定位。

北京蝙蝠哪里最多(科普北京的蝙蝠)(2)

照片:罗昊

北京除了东方伏翼,还有好几种蝙蝠都有分布,其中有一种大足鼠耳蝠习性非常奇特。大足鼠耳蝠脚掌非常宽大,且爪非常尖利,具有食鱼蝙蝠的形态特征。但在此之前,仅有两种南美的蝙蝠被证实有捕鱼的习性。在2005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张劲硕博士等人在北京房山地区,经过一系列研究首次证实了大足鼠耳蝠的食鱼习性,这是在世界上第三次,亚洲第一次发现食鱼性蝙蝠,证实了动物特殊的生活习性可以在不同地区、各自独立地起源

北京蝙蝠哪里最多(科普北京的蝙蝠)(3)

照片:罗昊

蝙蝠每天能捕食大量的昆虫,其中很大比重是鳞翅目、双翅目等农林害虫,故而一般都将蝙蝠视为农林益兽。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一般除了在仲夏之夜看到蝙蝠从空中划过,并无其他机会与其邂逅,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暗夜精灵不经意间侵入了我们的家:近年来,经常有报道,蝙蝠通过空调口,进入建筑外墙的保温层筑巢,保温层一般是泡沫材质,蝙蝠很容易就能通过刨挖将其扩大,更有甚者将建筑外墙挖穿,进入到室内。如果蝙蝠飞到室内,可以用小网将其扣住,找纸盒垫废毛巾并四周开透气小孔放置,待傍晚时放生,处理时需要戴厚手套,因为蝙蝠虽小但牙齿非常尖利,如没有防护处理容易被其咬伤,另外蝙蝠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不能直接接触,并且蝙蝠骨骼很脆弱,操作时切记不能用力过猛,否则容易将其弄伤。如果认为自己无法搞定,也可以联系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协助解决

北京蝙蝠哪里最多(科普北京的蝙蝠)(4)

北京蝙蝠哪里最多(科普北京的蝙蝠)(5)

作者:李维阳

编辑、校对:魏 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