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

陈国,为妫姓国,是虞舜之后,西周初作为“三恪”之一被封于淮水之北。名义上,陈国作为先王之后,在周王国政治地位很高。然而,以实力而言,陈国充其量也就是一三流诸侯国。

进入春秋时代以后,陈国地位更是每况愈下。春秋早期,陈国与三大国接壤:西北边是郑国,西南是蔡国,东北是宋国。后来楚国崛起,快速扩张到淮水流域,陈国周边又多了楚国这一“超级大国”。群雄环视之下,陈国的命运就更加难以自我掌控了。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1)

陈灵公执政时期,处于晋国和楚国两大国交叉势力范围内的陈国,被迫“朝晋暮楚”,轮番侍奉两个大国,可谓是苦不堪言。

公元前608年,因为陈灵公投靠晋国,楚庄王率兵讨伐陈国;公元前604年,因晋国不足为恃,陈国改投楚国,又被晋人讨伐;公元前603年,晋国联合卫国再度伐陈;公元前601年,陈国被迫再次改投晋国,结果楚国大军立刻前来讨伐,陈国又与楚国签定了城下之盟;公元前600年,晋国计划再度伐陈,不过恰好晋成公去世,陈国才幸免一难……。

乱世之中,小国受大国欺辱,经常吃些苦头是不可幸免之事。如此险恶国际环境之下,如不能苦中作乐,就很难坚持下去了。

作为一国之君,陈灵公有着自己独到的取乐之道。

陈国与郑国为邻国,两国之间频繁通婚。郑穆公在世时,把女儿夏姬嫁给了陈国大夫御叔。夏姬与御叔生下儿子夏征舒之后不久,御叔就被杀,留下了夏姬独守空房。时间一长,夏姬寂寞难耐,便与陈灵公以及陈国卿大夫孔宁、仪行父三人勾搭成奸。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2)

这就是陈灵公的取乐之道:日常无事时,便与大臣之妻偷情为乐,来舒缓巨大的生存压力。


陈灵公君臣与夏姬偷情,却并不想掩人耳目:三人不但时常偷腥,还经常怀揣夏姬内衣裤到朝中公然炫耀。炫耀次数多了,便引起别人反感。

大夫洩冶就看不过去,劝谏陈灵公说:“国君与卿大夫公开宣示淫乱之事,就无法教诲百姓,况且名声也不好。国君还是收起女人内衣裤吧!”被大臣这么一说,陈灵公还算知耻,羞愧地回答:“我马上就改!”

然而,当陈灵公将洩冶之语告知孔宁、仪行父二人时,这两人却恼羞成怒了——洩冶装什么正人君子,居然敢管国君私事!于是,他们马上提出杀了洩冶,陈灵公却不置可否。见陈灵公如此,孔宁、仪行父二人便大胆起来,就真将洩冶给杀了!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3)

杀死了洩冶后,三人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公元前599年的一天,三人到夏姬家公然饮酒作乐,席间口不择言。突然间,陈灵公对着仪行父就开起了玩笑:“征舒长得很像你啊!”仪行父一听,淫笑着回应:“我看也很像国君您啊!”说完,三人就“哈哈”乐开了怀。

陈灵公、孔宁、仪行父三人只顾自己嬉笑,却不知这番话恰好被夏征舒本人给听到了。夏征舒从小就被母亲偷情的风言风语所笼罩,心中早就痛恨难当。陈灵公继位之初,夏征舒就已是陈国之卿,在外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听到自己被人这么羞辱,顿时怒火中烧。于是,他便躲在马厩中,等陈灵公一出家门,就射杀了他!

孔宁、仪行父二人见势不妙,立刻逃往楚国避难;陈灵公太子则逃往晋国。

见陈国已无人敢与自己争锋,夏征舒就更大胆了,干脆自立为君!


如果夏征舒只是杀无道昏君,也许没人会干涉。可是,夏征舒居然敢自立为君,陈国这场内乱的性质就变成了弑君篡位!陈国居然有人敢弑君篡位,这还了得!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4)

楚庄王正愁没机会彻底收服陈国,陈国一乱,机会恰好就送上门来了。

公元前598年夏,楚庄王在辰陵举行盟会。辰陵为陈地,位于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六十里。《春秋》中记载此次盟会,说:“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

《春秋》中提到的“陈侯”,究竟是指谁?

陈灵公去年就被夏征舒所杀,而他太子妫午此时在晋国,不可能回到陈国来参加楚国的盟会。因此,这位“陈侯”不是别人,必然是刚刚弑君篡位的夏征舒!

进入春秋以后,天下诸侯已形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篡立者,诸侯既与会,则不得复讨;臣子杀之,与弑君同。”(杜预注)这是周王室没落之后,诸侯趁机坐大而逐渐形成。夏征舒参加此次盟会,就是希望借助这条规矩来正式确认自己的诸侯地位。

楚庄王远赴陈国来主持这场盟会,说明他也希望扶持一位新君,来彻底收服陈国。所以,辰陵盟会,《左传·宣公十一年》称:“陈、郑服也”,但实际上郑国求成不过是附带,扶持夏征舒为君才是楚庄王此行的主要目的。

既然得到了楚庄王的支持,看来夏征舒这次弑君篡位,已创造了一个奇迹——弑君篡位居然成功了!

然而,不要高兴得太早:大国的心思永远深不可测。

公元前598年冬,楚庄王突然亲率大军,前往伐陈,宣称要讨伐夏征舒弑君之乱!

年初还与夏征舒结盟,为何到年底楚庄王就翻脸不认人了呢?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5)

其实,很容易理解:虽然陈灵公淫乱被杀是自作自受,但夏征舒当陈国国君,威望不足,不服者也甚众。夏征舒既然不能得到陈国人普遍认同,楚庄王再扶持他也就失去了意义。


因此,这一次楚庄王入侵陈国,当然是顺应陈国民心,前来讨乱了。

在进入陈国前,楚庄王向陈国人宣告:“不要惊慌!我只想诛杀夏征舒而已。”随后,他率军杀入陈国国都,抓住了夏征舒,将他在陈国都城栗门车裂了!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6)

杀死夏征舒,并不是楚庄王的最终目的;夏征舒的死活,其实对他而言无足轻重。楚庄王更想要的,是陈国这块土地。夏征舒已死,陈国内部又无继承人,楚庄王顺便就明目张胆地将陈国改成陈县,纳入了楚国领地!

对于楚庄王灭陈,《谷梁传》是如此评价:“入者,内弗受也。……何用弗受也?不使夷狄为中国也。”意思是,“《春秋》中说‘入’,是表示陈国人并不愿意接受。……陈人为什么不愿接受楚庄王呢?因为不愿让夷狄之人来统治中原华夏国家!”

春秋时代,华夷之辩确实盛行。但是,陈人是否将楚国视为夷狄?这不好说。当年楚文王强占息妫为妻,楚庄王再怎么说也是息妫玄孙;所以,鄙视楚庄王,也许就是鄙视陈人自己。但是,在家国思想隆厚的春秋时代,楚庄王强行灭陈为县,确实得不到大多数陈国人的认同。

可这就是丛林法则的时代,小国寡民再不服气,在强权政治下,都不得不低下曾经高昂的头颅。

这就是宿命!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7)

楚庄王回到楚国后,群臣及诸侯都纷纷前来祝贺,庆贺他讨伐夏征舒成功。楚成王也因此而沾沾自喜,既得了土地又得了好名声,这真是莫大的功劳!


此时,楚国大夫申叔时恰好出使齐国回来,复命完毕后,他就一言不发地退出去了。这让楚庄王很不高兴,派人责难他,说:“夏征舒作出无道之事,杀死了国君;寡人率领诸侯前往征讨,将他给杀了,诸侯、县公都来庆贺,你独不发一声,这却是为何?”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8)

楚庄王自以为是主持公道,还指望别人都能来庆贺,这是有点假:年初楚庄王不还与他盟会了吗?楚国国内的大臣都不敢点破,但申叔时出使齐国,肯定听到了不少讥笑之声。

因此,面对楚庄王责难,申叔时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可以说说理由吗?”楚庄王倒也大度:“当然可以!”

申叔时便答道:“夏征舒杀了他的国君,其罪极大;讨伐而杀了他,是国君的大义。不过,别人也有说:‘牵牛践踏别人的田地,因此而夺了他的牛;牵牛之人,确实有罪,然而为此而抢了他的牛,惩罚就太重了。’诸侯跟随国君,是说讨伐有罪之人;可把陈国变成楚国之县,就是贪图别国财富了。以讨伐有罪而召集诸侯,却以贪图财富而收场,这恐怕不好吧?”

楚庄王一听,顿时羞愧难当,答道:“我还没听到过这种说辞。让陈国复国可以吗?”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9)

于是,楚庄王便接回了陈国太子妫午,立之为国君,是为陈成公。


虽然同意复封陈国,可楚庄王却又做了三件不太厚道之事。

首先,为了宣示伐陈之功,楚庄王从陈国每一乡取一人带回楚国,让他们集中居住在一地,称之为“夏州”(大致位于湖北武汉汉阳北)。

其次,楚庄王并不想陈国走上正轨:他将逃亡至楚国的孔宁、仪行父又护送回了陈国,让他们去混乱陈国朝政。

最后,楚庄王将夏征舒母亲夏姬也带回了楚国,想纳入后宫,却被大臣巫臣及时劝阻。楚庄王便又把夏姬赏给了大臣连尹襄老,这又引发了大臣巫臣匪夷所思的抢妻大策划——夏姬这女子,不但引发了陈国内乱,又招来楚庄王灭陈国,让楚国君臣为之倾倒,她的魅力之大,由此可见!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10)

“蹊田夺牛”故事中的诸多细节,证实楚庄王让陈国复国并非真心:先与夏征舒盟会,再征讨他;复国之后,又将两大吝臣送回陈国。但不管如何,楚庄王复立陈国都是顺应了诸侯人心。《淮南子·人间训》称:“诸侯闻之,皆朝于楚。”

楚庄王此举,让东周诸侯第一次看到楚国并非蛮不讲理的蛮夷;从此,对楚国除了惧怕之外,又多了一份敬意。因此,在晋国霸业无法维持的前提下,诸侯人心思楚,也就不奇怪了。

诸侯人心,就是最大的财富。

楚庄王灭宋(楚庄王趁乱灭陈为县)(11)

一年后,楚庄王就亲率楚军伐郑,并在邲之战中大胜晋国,一举争霸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