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

图文/ 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

就像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的比利时小人鼎鼎大名的大侦探赫尔克里·波洛林在林内特的女仆路易丝·布尔热被人杀死在她的房间中回忆起在那之前她说过的那个著名的假设性推论式语句:“如果我站在甲板上,如果我当时回头看了,我可能看到凶手。”

去嵊县葛竹村可以说完全就是这么个路子。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2)

难忘的青葱基本不是什么伟大崇高的事迹而一般都是荒唐惘然的事儿。

所以,梁兄和蒯伟中他们是冲着那儿的美丽小芳们及其犹如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的小芳的妈妈们热情好客,鸡鸭鱼肉菜蔬笋鲜的招待而去,不仅吃喝玩乐还赏心悦目;而决绝不是因了葛竹村是蒋介石的外婆家——蒋母亲王采玉的出生地而去的,再说那个政治年代的恐怖气氛不容他们这么去想,再说他们那时懵懵懂懂生机勃勃情窦初开也根本不会往这方面想。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3)

王太夫人不是显赫世家,也不是灰姑娘水晶鞋的故事,而是标准的母凭子贵典型。这一段现在说起来挺正常不算个什么事,可是在当时,不是说摆不上桌面,而是因为不是正房嫡出,多多少少有点羞于启齿。此事说来话长颇费周折还比较拗口,老太太也是命运多舛,让我们要简不繁长话短说还得脉络清楚。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4)

王氏的祖先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奉化连山迁居到葛竹村,王采玉的祖父王毓庆生有三子二女,长子王有则曾以贩卖土产为业,在皖南浙西一带招集流亡人口开垦战乱弃留的荒地致富,晚年回到家乡葛竹村。他的原配姚氏,生有三子一女,姚氏死后,王有则续娶了姚家之女,亦即小姨子,又生一女二子,该女即王采玉。

王采玉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其父因不事生产,加以大弟嗜赌成性,小弟精神不正常,坐吃山空,家道渐渐中落,家中生计已经让王采玉缝缝补补赚得的零钱贴补。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5)

初为人妻时王采玉原嫁奉化县曹家田的竺某为妻,生了个儿子却不幸夭折,几年后竺某病故。子夭夫亡,背负“克夫克子”的恶名,王采玉回到娘家寡居。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父亲王有则又去世,于是不得不凄然带发出家修行。

其时她的堂兄王贤东已是溪口蒋肇聪的玉泰盐铺的老伙计,深受信任,掌管店务兼司账务,见东家蒋肇聪自孙氏去世后,总是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又想到堂妹王采玉单身一人艰辛凄苦,便前去说合有意为双方撮合再结良缘。光绪十二年六月,23岁的带发尼姑王采玉还俗再醮,做了45岁的溪口玉泰盐铺蒋肇聪的继室, 老夫少妻,无比恩爱。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6)

一年多后,王采玉在玉泰盐铺的后屋楼上分娩,蒋介石出生。后来又生了长女瑞莲、次女瑞菊、次子瑞青。其时,由于王采玉勤俭持家,家境也较宽裕,故还不时资助娘家老母和两个弟弟。

但好景不长,不过八九年功夫,不幸的遭遇又接踵而来,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先是81岁的公公因病去世;第二年的夏天,溪口发生时疫,丈夫蒋肇聪染病,抛下店务和妻子儿女呜呼哀哉;治家理店、抚儿育女的重担全部落到才刚32岁的她的肩上。此后,与夫亡分家,4年内,她的小女瑞菊、幼子瑞青也相继夭折。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7)

面对接连不断的家庭变故,她只有把精神寄托在儿子和菩萨身上,祈求菩萨保佑儿子没病没灾,育儿成器的决心始终不渝。1901年,19岁的毛福梅嫁给了14岁的蒋介石。此时反清革命运动已然风起云涌,很多有志之士出国留学。蒋介石也剪去了发辫,按照留日学军事须由本国学校选拔保送的规定,先入保定陆军速成学校受训,然后,东渡日本入振武学校,不久加入同盟会,参与革命活动。9年之后,1910年毛氏分娩,生下儿子蒋经国。由于得孙子较晚,心情喜悦异常,王采玉对蒋经国十分疼爱。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8)

造化弄人,王采玉一生坎坷,千辛万苦,积劳成疾,1922年6月14日病卒,终年58岁。这时,她的儿子蒋介石还在孙中山身边,即将飞黄腾达,还未“光宗耀祖”。但是毕竟母因子贵,她去世后的荣耀远非一个普普通通受苦受难历尽艰辛培养一个有出息的孩子的母亲所能承受之轻。出殡之时,孙中山亲自为蒋母墓题写了墓碑,并亲撰祭文,特派陈果夫为代表参祭代读,蒋母的墓志由胡汉民所作,墓铭由汪精卫所写,由书法家沈尹默书,国民党大佬几乎倾囊而动。后来我们临走的时候,梁兄特地送我们一册《溪上墨韵》,民国吴稚晖、于右任、谭延闿、沈尹默、朱执信五位书法大家题写的碑帖,字是写得真好。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9)

据《葛竹王氏宗谱》记载,王氏始祖王敬玘,唐朝天佑年间即公元904--907年任明州刺吏,致仕后隐居奉化连山乡万竹,其五世孙王爽迁居葛竹,被奉为葛竹始迁祖,至今已绵延30余代。关于始祖定居,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因为这里山上多产箭竹,竹箬宽而长,适宜做成帽子,用来避雨遮阳,所以王爽和村人常从万竹来这里采箬,每次他到这里就把家里带来的中饭包挂在树枝上,过了两个时辰,待到吃中饭时,那饭居然还散发着热气。因此,王爽觉得这里风水好,人气旺,干脆迁居到这吧。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0)

貌似有声有色,有根有据,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王氏始祖王敬玘是唐朝天佑年间致仕后隐居奉化连山乡万竹的,那王爽的五世孙就不可思议,中间隔了350多年,起码也是15世孙才说得过去。而从迁居王爽葛竹,至今已绵延30余代推算,王氏的祖先于明朝洪武年间由奉化连山迁居到葛竹村是合理的,中间相隔650多年么。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1)

葛竹村在奉化溪口镇的西面,再过去就是嵊州了,北面紧邻余姚,俨然桃源仙境似的好地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溪流澄澈,遍植桃、梅。据说四周原有仙洞石枰、古寺虬松、龟峰积雪等十处村景,旧时文人吟咏诗词留有很多:“日出浑疑银泻地,烟消几讶玉成容。斗开梅蕊光添白,明挂松钗翠点浓。”村后高椅山上有20余株合抱粗的松树丛立,耸入苍穹。山间还有崎岖小径通往嵊州,现在也得以修复,古道名字为百步介古道,从葛竹村开始,路经长亭湾-桐树湾水库-山峰龙潭-跌水岩-潘家坑再回到村中,全长10公里,蛮长的一圈。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2)

不仅世外桃源,还古色古香。村里风貌依旧,村里一批清代及民国建筑的保存还相当完好。

村口北侧,是建于清咸丰元年即1851年的王氏宗祠溯源堂,面对青山绿水,景色秀美。堂分前厅、后堂,四厢六廊,中有天井,戏亭。其前厅廊屋卷棚饰顶,后堂金刚柱粗44公分,结构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戏台4.6米见方,稻桶顶,上有彩绘,描有八仙及大象等动物图案,角柱有戏曲人物镂空浮雕。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3)

建于1934年的武岭学校葛竹分校在王氏宗祠东首,有近2000平米。校内一座二层教育楼,重檐歇山小青瓦顶,分七开间,其正间为讲台,次间实为楼梯间,其他为教室,廊柱上雕刻有狮子、牡丹等图案。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4)

蒋介石的外婆家——王采玉住的上三房,坐落在村南,是一座典型的多家共住的三合院。天井全用鹅卵石铺就,其照壁施有山水人物彩绘。这院落是重檐硬山顶,五马头山墙,清中叶的典型建筑,其廊柱柱头浮雕蝙蝠、花卉等,柱础为如意瓜棱状,反映出院子主人祈求福荫、生活如意的良好意愿。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5)

从上三房上坡数十米,有一幢弹眼落睛房子,也是全村最显眼的,这就是建于1936年明德堂。其东北临村,西南缘山,远看如鹤立鸡群,乡人通称洋房子。外观还是以传统形式为主,青砖粉墙,黛瓦结顶,但明显受外来文化影响,属于近代改良性建筑。其山墙已不是常见的马头墙或人字墙,而是将观音兜演化为半圆形有肩式,这种形式虽然在民国建筑中较为常见,但在整个奉化地区保存完好又如此规整的,也就仅此一处。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6)

院宅坐西南朝东北,依山势而筑,拾级而上为牌楼式大门,进入大门过月洞门,即为正门,正门为垂花门式,灰白光滑石门槛框。三合院式二层楼房,占地1000多平米,呈品字形分布。正屋三间,重檐硬山顶,通面阔16米,通进深13米多;左右为厢房,二间一弄,传统形式,通面阔12米,通进深有9米;前后为天井。厢房与正屋间有回廊相连,双轩卷棚,龙骨饰顶,气派非凡。其内部结构紧密,木结构的柱、梁、牛腿、雀替等处都是精雕细琢的以三国故事等为题材的工艺木雕,刀法细练,形象逼真;门扇的裙板部位均以浅浮雕雕有历史人物故事,以诗配画,内容丰富,花纹图饰,流畅精美;榫卯贴饰也别有风采,都是富贵吉祥的图幅:凤采牡丹、麒麟送子、玉堂富贵、松鼠葡萄等等。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7)

宅主王震南是蒋介石的表弟,曾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军法处处长。据乡人介绍,这家伙也不是个好好佼的人,贪赃枉法,蒋介石恼羞成怒差不多想毙了他,但是他爸是蒋介石的舅舅,出面求情。人情世故,天上老鹰大,地上娘舅大,何况蒋介石自己也曾在此留宿,所以也就姑且吧。

蒋氏亲戚除了王震南,葛竹村还有王世和、王惜寸等亦都曾任国民政府达官,所以现在村里有许多台属。

蒋介石第二任老婆的故居(一个鲜为人知的人)(18)

图说:贵州贵阳花溪青岩的那个龙井村

顾问:朱鹰、邹开歧

主编:姚小红

编辑:洪与、邹舟、杨玲、大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