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垃圾处理方法 东营黑水虻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9日讯 近日,东营市东营区厨余垃圾生物处理项目完工投产,成千上万只黑水虻成为处理垃圾分类的“虫专家”。

黑水虻垃圾处理方法 东营黑水虻(1)

在东营区厨余垃圾生物处理项目的现场,养殖层架中的黑水虻不断采食厨余垃圾,短短8天内便可吃胖4000倍,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据了解,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 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

东营区厨余垃圾生物处理项目工作人员韩广昱说:“黑水虻被称为动物蛋白饲料之王,以餐厨垃圾、市场尾菜为养料进行繁殖,产出的虫子进行后续繁殖或加工为宠物食品、畜禽水产养殖饲料等,剩余残渣则作为有机肥使用,真正实现了绿色循环利用。并且黑水虻生物安全性较高,风险比较低,是一种安全放心,可以大规模养殖应用的新型资源昆虫。”

黑水虻垃圾处理方法 东营黑水虻(2)

下一步,黑水虻会被送到自动化分离系统经过滚筒筛分把虫体和虫砂分离开来,分离出的虫砂是优良的生物有机农肥可用于苗木种植、田园农耕、土壤改良等。东营区油城公用事业集团油城环卫公司垃圾分类运营部副主任葛银银说:“项目研发设计了同行业、全国唯一的自动化消毒处理、自动化立体养殖系统,实现了全封闭自动操作,恒温恒湿,无废弃物、无有害生物外泄等目标,同时为实现黑水虻养殖加工产业规模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该项目创新打造了黑水虻乡村振兴联户养殖模式。”

黑水虻垃圾处理方法 东营黑水虻(3)

据了解,项目全部达产后,每天厨余垃圾处理量将达到50吨,每年处理能力约1.7万吨,如果全部养殖原料来自于厨余垃圾,相当于整个东营区生活垃圾总量的十分之一、厨余垃圾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被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包括深加工在内每年综合收益约1800万元。

闪电新闻编辑 刘泽萱 张洁 东营台 陈文新 通讯员 陈晓峰 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