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景(长株潭一体化渐入佳境)

被长江、汉江分隔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在94年前,被合并成了武汉。

而在300多公里开外,共饮一江水的长沙、株洲、湘潭,似乎更有理由成为一座“城”。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称为“长株潭”的“城”,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仅仅停留在“0731”这个电话区号上。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景(长株潭一体化渐入佳境)(1)

不过,稍微关注时事资讯的人会发现,最近“长株潭”互动越来越频繁了。从去年开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召开的次数变多了,洞株路快速化改造项目通车了。今年才过去仅仅3个多月时间,株洲的云龙示范区、石峰区,长沙的雨花区、天心区、浏阳市,湘潭的岳塘区,三市区级层面已签订多个区域一体化合作协议,从产业发展到人才流通,从政务服务到司法合作等,开始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乃至三地相邻的乡镇、街道、社区、村,也已经“手牵手”谋划融合了。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景(长株潭一体化渐入佳境)(2)

“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这短短的19个字,写入了国家“十四五”规划,这是近来“长株潭”三地动作频频的根本原因,而这只是开始,未来五年,“长株潭”将横空出世,像“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一样,成为中国大都市圈的新贵。

融城有了高度

长株潭一体化上升至国家层面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空间距离如此近的三座城市,恐怕只有长沙、株洲、湘潭了。湘江,串起了三座城市的市中心,也让彼此之间的距离,限定在半小时左右的车程。

就像在1927年,武汉三镇合并一样,长沙、株洲、湘潭三地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在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三市合并的想法了。

20世纪50年代初, 长沙市在讨论制定第一个城市发展规划时, 时任长沙市城建局局长的潘基就提出,把湘潭县划归长沙市建设“毛泽东城”。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同学,曾任湖南省副省长的周士钊到北京去看望毛泽东时,向毛泽东提出三市合一,建立“毛泽东城”的宏大设想。

尽管“毛泽东城”最终并未成为现实,但湖南人民对大都市的期盼并未止步。

1982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经济学家张萍教授向湖南省政协四届六次会议提交了一个提案,建议“把长沙、株洲、湘潭在经济上联结起来, 形成湖南的综合经济中心”, 并“建立经济区”。从此,长株潭一体化进入湖南省决策层的视野。

两年后,湖南省成立长株潭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启动了中国第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

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

白驹虽过隙,但历史进程是缓慢的。2007年,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直到2009年的6月28日,长株潭三地的市民才真正感受到“一体化”——当天零点起长沙、株洲、湘潭三地统一区号为0731。三地之间拨打电话,再也不用缴纳长途电话费了。

“两型社会”发展10年后,长株潭城际铁路通车了,“双城记”成了一些市民新的标签;2018年10月20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召开后,三地主政者们开启了“融合”头脑风暴;去年10月22日,长株潭一体化“三干”(芙蓉大道、洞株路、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通车,去省会逛街,去株洲、湘潭游玩已成周末常态。

更让人振奋的是,2021年全国两会上,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中国人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一个项目只要上升到国家层面,其建设速度必将驶入快车道,这一点,株洲人感受尤为深刻,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此,在国家积极打造全国经济增长第五极的新形势下,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可谓是迎来了“黄金机遇”。

“要统筹推进空间布局与产业发展,统筹推进生产生活便利与生态环境改善。”省委书记许达哲在今年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要求,“要举全省之力,凝聚强大合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长株潭一体化,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融城有了基础

三城间的交通、产业将更加交错、交融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都属楚地。两千多年过去,如今的湖南,羡慕“大武汉”并非一朝一夕,常以“大长沙”沾沾自喜,但这恐怕只是某些人的“口嗨”,当真要与“大武汉”相提并论,还必须靠“长株潭”。

一条湘江,一条城际铁路,三条“干线”,将面积占全省1/7、人口22%的长株潭三市,逐渐从区域上拉成了一个整体。而在未来几年,这个整体将越来越“血肉相连”。

今年3月25日,省政府发布了《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湖南将大力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工程,全面加快长株潭一体化步伐,“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长沙地铁6号线人民路站至株洲西、湘潭北至湘潭站至株洲西等市域轨道交通;研究建设长沙至衡阳(包含长沙西至湘潭北至株洲西)城际铁路;推进既有长株潭城际铁路“高密度、地铁化”运营;建设长株潭环线高速公路,推动实施湘江长江下游段Ⅰ级航道工程;加快建设“四连线”项目,进一步完善“三干”项目附属配套设施及配套路网建设;全面建成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共建长株潭国家物流枢纽,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工程。除此之外,贯穿三市外环的G4京港澳高速还将迎来提质扩容。

阡陌交通,未来几年,依靠地铁、城际铁路、高速等,长株潭三市内循环将进一步提速,这一点,我们能从广州把地铁修到佛山,把城际铁路修到东莞得到佐证。

交通提速,产业则是增强粘性。

产业融合是三城从物理相邻到“化学相融”的关键。长株潭三市贡献了全省四成以上的GDP,全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开放平台,主要集中在这三座城市。产业上,三市互补性较强,长沙以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文化服务产业见长,株洲是轨道交通产业较强,而湘潭则是钢铁和装备制造业突出。

不可回避的是,曾经,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的优越性,不可避免地对株洲、湘潭等周边城市产生了“虹吸”效应。在湖南的“十四五”规划中,要将长株潭建成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核心增长极、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主阵地,那么,产业发展就必须是“握手”,而不是“掰手”。

实际上,早在2019年8月,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第二届联席会议召开时,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就曾提出,“三市的产业一体化关键是要错位发展,同时,新开发的技术和产品三市要优先采购使用。要把三市的旅游资源列出清单,策划成不同的精品线路,共同做大旅游产业。”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景(长株潭一体化渐入佳境)(3)

这些设想和建议逐渐从图纸变成现实。2月20日,湖南省发布长株潭一体化三十大标志工程,总投资约4000亿元,株洲有11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等6个跨区项目,株洲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等5个单体项目。

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经过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罗霄山脉革命老区直达井冈山,这不仅是湘赣边区合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重要项目,也将带动长株潭东部县域发展。目前,项目正全力推进,预计“七一”前,就能开通运营。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景(长株潭一体化渐入佳境)(4)

目前,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已成长为该领域全球最大的产业集群,该产业链的外溢,助推了长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的形成,其有轨电车、磁浮车辆装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等产业布局,是对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有力补充。

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株洲分会、从互联网岳麓峰会株洲分场、三一集团布局落子株洲……从点滴到江河,从愿景到行动,从蓝图到现实,长株潭一体化已走向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快车道。

融城有了期盼

打通最后“一公里”,三地群众乐开花

从国家到省,再到市,三级政府同频发力,共同推动长株潭一体化进程,最直观地表现在三市相邻的区域。

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关刀新村的周利双老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生活会和“长株潭一体化”这样的大事件联系这么紧密。3月3日上午9时30分,他来到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云田镇高福社区“跨市通办”窗口,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老年人优待证。这是云龙与雨花首例“跨市通办”业务,是长株潭融城“跨市通办”迈出的实质性突破,标志着两地政务合作开启新的里程。

周利双老人的便利,得益于在2月18日,长沙市天心区、株洲市石峰区、湘潭市岳塘区三方共同签订了《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涉及老年人优待证办理、生育服务登记等涉及人社、医保、卫健等领域的第一批18个事项,实现跨域办理。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景(长株潭一体化渐入佳境)(5)

处于长株潭融城核心区的株洲云龙示范区和石峰区,在短短4个月内,与长沙雨花区、天心区、浏阳市,湘潭岳塘区,签订了5个区域一体化发展框架协议,这样的频率是前所未有,涉及的领域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到民生实事、政务服务等,这样的合作深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单单是区级层面,镇、村、组层面融合也开始落地落细落实。3月22日,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与云龙示范区云田镇和龙头铺街道、石峰区井龙街道分别签署结对共建协议,跳马镇关刀新村与云田镇高福社区、马鞍社区以及龙头铺街道蛟龙社区、鸡嘴山社区,跳马镇杨林新村与龙头铺街道鸡嘴山社区、井龙街道茅太新村,也签署结对共建协议。

株洲经开区、云龙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蔡周良笑称,最近和相邻区域签约都成了工作常态。“云龙示范区处于长株潭融城最核心的位置,如今国家、省、市都在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进程,释放的信号非常明显,云龙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所以必须主动出击,率先发力,往深度融、往全面融。”

长株潭一体化往深度融,就是满足老百姓的期盼。长沙限购前,不少株洲人和湘潭人会去长沙购房置业,如今,在云龙示范区,很大一部分新楼盘开盘,都能吸引前来置业的长沙人。在湖南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长株潭要推进户籍一体化。毋庸置疑,今后三地人口、资源流动会更大。推动了几十年的长株潭一体化,正在往体制机制深处融,往三地群众企业心里融!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景(长株潭一体化渐入佳境)(6)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胡乐 李逸峰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前景(长株潭一体化渐入佳境)(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