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

22集的电视剧《大考》,已于昨晚收官。大结局很美好,周博文、田雯雯、吴家俊、高铭宇等金和县高考生,顺利参加完了高考,校门口等待他们的,是各自父母怀中抱着的鲜花,以及父母那一张张焦急等待却又充满喜悦的笑脸。

田雯雯的父母和妹妹终于及时赶回来,迎接高考结束的大女儿和姐姐。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

一 大结局虽美好但仍有遗憾

先说一个结尾处有趣的细节。

一科考试结束,周博文去找田雯雯。

当田雯雯听周博文说,“等高考完我们……”时,雯雯忍不住喜上眉梢,微笑着反问“我们怎么样?”

雯雯肯定以为周博文要向她表白了。

结果,接下来周博文说的却是“假期我们一起去学车吧。”

田雯雯当场变脸,说“学你个大头鬼!”

博文看着扬长而去的雯雯,一头雾水,问妈妈说:“我约田雯雯暑假里一起学车,她说‘学你个大头鬼’,看来她是很讨厌开车呀?”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3)

博文妈妈用一种慈爱又充满意味的眼光看看儿子,笑着说:“看来你真得跟你爸爸好好学学。”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4)

哈哈哈。周博文直男一枚无疑了。在怎样琢磨女孩心理,哄女孩开心方面,博文还真得跟着爸爸周美仁好好学学呀。

《大考》的结局很美好,每个家庭都很幸福,但对于观众来说,仍有遗憾。

作为观众,很希望看到周博文他们高考结束后,成绩如何,都考上了哪所大学,以及高考结束后,好朋友之间的互动。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5)

还有,想看到周美仁看到学霸儿子的录取通知书时,那副学霸爸爸的得意样子。

想看到高铭宇顺利考取理想的大学,高爷爷开心激动的样子,这爷孙两个不容易。

还想看看吴家俊到底考取了哪所大学的美术专业。

潘小宣到底能不能考上大学?

周博文和田雯雯会不会表白?

好希望这部剧再多拍一两集,或者出个番外,那样才圆满呢。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6)

比起那些动辄三四十集的注水剧来,《大考》这部剧可谓是精短又现实。

22集的体量,却把6个孩子,7个家庭描绘刻画得很生动。

为什么说是7个家庭呢?

因为除了6个孩子外,四中校长史爱华,和一中校长王本中是翁婿,这两位校长,加上王本中的女儿倩倩以及岳母,这也是一个大家庭。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7)

二 6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他们谁的家庭更幸福?

剧中写到了6个学生,分别是周博文、田雯雯、吴家俊、高铭宇、潘小宣和秦司遥。

1 有些自私、歧视穷人的秦司遥

秦司遥的镜头最少,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句话:“那些山村的孩子随便搞搞直播卖卖惨不就有钱了?”

也就是因为这句话,我对这个秦司遥一直没有什么好印象,觉得秦建国(郭涛饰演)作为一个县教育局长,让女儿对穷人的孩子存有这种偏见和歧视,实在是他家庭教育的失败。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8)

正是因为有秦司遥这种对穷人孩子的偏见存在,也才会有高铭宇那样过于自尊和倔强的穷人孩子的存在。

高铭宇为什么宁愿停课去打零工挣钱,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即使王校长说,这个钱先借给你,等你考上大学了,到暑假里你再打工还我,高铭宇依然不愿意。

对于高铭宇的固执和坚持,我们可能觉得这孩子太轴太偏激了,暂时接受一下帮助,又不是以后不还钱,有何不可呢?

但是正因为高铭宇是一个有志气、有骨气的孩子,所以他才拒绝善意的帮助。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9)

如果他习惯于接受别人的帮助,那在秦司遥之类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眼里,高铭宇岂不就是一个“卖惨”的存在了?

秦司遥除了歧视穷人,还比较自私。

当听说疫情得到了控制,学校可以恢复上课了时,秦司遥不但不高兴,反而还抱怨起来。

爸爸问她,能去学校上课了,为什么不开心,秦司遥回答说,本来在家上网课,我可以学得很好,正好可以和那些不自律、需要老师带着学的孩子,以及没有好条件上网课的同学拉开距离,这一开学,他们的成绩又赶上来了。

这种只想自己好,不盼着同学好的思维,属于一种低层次竞争的心理,有点可怕。

除了有点歧视穷人和自私外,秦司遥在其他方面表现都很不错,成绩优秀,知道努力,人也乖巧。

看她爸爸秦局长,思想并不狭隘,为什么会培养出这样一个有些三观不正的女儿来呢?

看看秦家的家庭模式就知道了。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0)

秦建国在家里,并没有什么家庭地位,一切都是妻子做主,教育女儿的事情,也都是听老婆的。

秦司遥的思想意识,其实都来自于母亲的影响。

剧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种种细节都表明:秦建国年轻时候,可能也是个凤凰男。

一个自己也原本是穷人家庭出来的爸爸,女儿却那么歧视穷人,剧中反映的这个现象,既可悲又符合现实。

2 虽然学习不好,但人品好、情商高、重视友情、富有同情心的潘小宣

潘小宣是一个富家子弟。但潘小宣除了学习成绩不好,又贪玩外,身上的优良品质却不少。

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虽然潘小宣家庭条件不错,但是他父母离婚以后,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感情归宿,只剩潘小宣一个人,孤零零的。

其实也有几分可怜。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1)

虽然潘小宣表面上笑嘻嘻的,内心其实是很孤独无助的。哪个孩子不渴望父爱母爱,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有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呢?

所以看似吊儿郎当、大大咧咧的潘小宣,最后却被诊断出有轻度抑郁的倾向。

幸亏有王校长的关怀,高铭宇的友情,还有爸爸工厂的一次锻炼之旅,才让潘小宣走出了情绪低谷,恢复了心理健康。

潘大龙以为给儿子足够多的零花钱,把儿子交给学校,就一切都放心了。

而潘小宣的妈妈呢,自己要再婚,还非要儿子去参加婚礼,见证她人生的幸福,妈妈这样自私和自以为是,我真是感觉到无语,替潘小宣鸣不平了。

或许正因为有着亲情的缺失,家庭破碎的隐痛,因此潘小宣不像一般的有钱孩子那样具有优越感,相反,他富有同情心,重视和高铭宇的友情,在帮助高铭宇的时候,还懂得去照顾高铭宇的自尊心。

高铭宇有潘小宣这样一个情商高的好朋友,是他的幸运。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2)

因为正是潘小宣的一次次鼓励和劝说,才让高铭宇放弃了偏执,回到了学校正常学习的轨道上来。

潘小宣和高铭宇的友情令人感动。这种真挚的同学友情值得一辈子好好珍惜。

3 农村贫困家庭出身的尖子生代表——高铭宇

剧中6个孩子,高铭宇的家庭条件是最差的。

不仅仅是经济差,穷,高铭宇的父母都没了,只有一个多病的爷爷和他相依为命。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3)

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高铭宇学习刻苦,对爷爷孝顺,一心只想着考上一所好大学,为爷爷争气,为自己和爷爷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剧中,高铭宇在高考前一个月的动员大会上的演讲,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为高铭宇在演讲中说,他要拼命学习,逆天改命,做一个人中龙凤。

高铭宇这段咬牙切齿、近乎嘶吼的演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之前衡中的那个学霸张锡峰的演讲。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4)

不同的是,张锡峰的家庭虽然在农村,但其实并不穷,而剧中的高铭宇家,是真正的贫穷。

对于高铭宇这个角色,我觉得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

一方面,出身贫寒的高铭宇,想着靠努力学习、靠高考来改变自身的命运,这个想法本身是很现实也没什么错的。

高考,本就是为了教育公平,为了穷人的孩子还有机会翻身,有通道改变命运而设立的。

高铭宇之所以将命运系于高考,一是因为他自身渴望改变命运,追求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受他的校长王本中的影响。

一中校长王本中,和其岳父史爱华,正好是两种相反的教育思想和模式。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5)

史校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内驱力,认为学习和高考的目的,不是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为了报效祖国,造福社会。

而王校长则认为,高考既然是实行分数制,那么,学生当然要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了,努力学习改变自身命运就是学生的首要需求。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6)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王校长所管的一中,多数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或者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潘小宣是个例外。)

所以一中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学生需要住校。

而四中的生源呢,大多来自县城,不管家庭条件好不好,比起农村来,是要好多了。因为离家近,所以四中的学生都是走读。

正是因为不同的家庭条件,不同的生源,所以才造就了不同的学校文化和氛围。

你很难去评判这两种教育模式的好坏与对错。

固然,我很赞同史校长的教育理念,但是穷人的孩子,如果连饭都吃不上了,又何谈造福社会?

所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条件,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然后再谈其他,再谈奉献社会,这才是一中学生,才是高铭宇们所面对的现实。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7)

古人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当然另一方面,高铭宇的性格中,确实存在着偏激、执拗、易怒、自尊心过强的弱点。这些弱点,在将来他走向社会以后,会成为他进步的阻碍。

网上有人说,高铭宇这样的孩子,即使上了好的大学,前途也堪忧,因为他的性格太轴,情商太低。

其实,如果高铭宇读了好的大学,在大学里,空闲时间多了,接触的人也多了,读的书宽泛了,他的眼界会开阔的,思想也会逐渐不那么偏激的。

而且,性格内向的人,适合搞科研,或者去从事那些不用维系人际关系的工作,高铭宇既聪明又努力,只要慢慢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未来会一片光明的。

不过,看剧中高铭宇那样拼命,而从他爷爷到校长,再到村书记,都对他寄予厚望,其实就是在给他无形的压力,我还真怕高铭宇被这些压力逼疯了。

所以,让孩子拼搏努力是对的,但是不要让孩子背负太多。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8)

4 田雯雯的懂事,反证了其父母对她的不负责任

田雯雯懂事又独立,自从奶奶去世后,就一个人独自生活。

她的父母呢?远在武汉做生意,长年不着家。

不管后期怎么洗白,我都觉得田雯雯的父母对女儿不负责任,爱不够多。

剧中,田雯雯被小偷尾随那次,感觉到好危险。如果不是居委会于阿姨及时相助,田雯雯一个小姑娘独自在家,还不一定会出什么事呢。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19)

替她想想都后怕。

而田雯雯的妈妈呢?

从于阿姨那里得知此事后,居然好意思打电话来批评女儿,嫌女儿瞒着她。

告诉你又能怎样?

你能回来陪伴女儿吗?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0)

雯雯爸爸感染了新冠,被隔离诊治,他不打电话给妻子,反而打电话给将要高考的大女儿。理由竟是,雯雯懂事,怕妻子担心。

合着“懂事”二字就是“担责”的代名词啊?

因为爸爸让田雯雯瞒着妈妈,所以,田雯雯就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而妈妈知道爸爸患病后的反应呢?

居然是指责女儿和爸爸合起伙来骗自己,竟然还阴阳怪气地说出“你和你爸爸才是一家的,我和你妹妹是外人”这样诛心又难听的话。

一下子就把田雯雯气哭了。

当时田雯雯一边哭着,一边对妈妈说出的一番心里话,太扎心了。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1)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2)

是田雯雯爸妈对大女儿雯雯不负责任最好的注解。

把雯雯丢给奶奶,两口子去外地打工做生意,说起来是为了生存和赚钱的无奈。但有了钱之后呢?

正如雯雯所说,父母有了钱、条件好了之后,不是把自己接去武汉团聚,而是又生了一个小女儿。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3)

奶奶去世后,自己只能一个人生活,而妹妹却可以被父母带在身边上学,接受百般呵护。

一句“雯雯懂事”就把责任撇清了?

田雯雯父母对女儿的歉意是真实的,其不负责任,爱不够多也是真实的。

5 喜欢画画的吴家俊,有一对虎妈猫爸

吴家俊的家庭模式,是城市家庭中很常见的一种模式。

妈妈比较强势,照管孩子的学习,操心与孩子有关的一切事情,爸爸呢,则只能在母子之间担任沟通的桥梁和关系紧张的润滑剂。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4)

家俊文化课成绩不错,却想着走艺考,妈妈不理解,不支持,这也非常符合现实。

一般父母,孩子文化课成绩不好,父母才会想到让孩子走艺考的路子。

虽然家俊妈妈激烈反对家俊走艺考路,但最后看儿子对于美术确实有天赋也爱好,加上家俊爸爸的一番劝说,家俊妈妈终于同意了儿子参加艺考。

6 全剧最幸福的孩子,幽默又懂事的学霸孩子周博文

周博文,不是一般人刻板印象中那种“高冷”的学霸,而是一个幽默可爱的学霸。

从周博文的性格,可以看出家庭氛围的宽松和幸福。

虽然,周博文一度替妈妈鸣不平,甚至和妈妈说过,等自己考上了大学,就租房子把妈妈接过去住,让妈妈和爸爸离婚的傻话。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5)

周博文的爸爸周美仁虽然选择躺平十年不做事,但他有自知之明,并不敢在儿子面前逞老子的威严,反而处处看儿子眼色,被迫接受儿子的一些条件。

周博文的妈妈,对儿子呵护有加,但学习和将来职业的选择上,完全交给儿子自己做主,不横加干涉,不给儿子增加任何压力。

随着爸爸周美仁不再躺平,逐渐变得勤快能干,周博文和爸爸的关系也越来越友好,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美美的,很幸福。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6)

关于周美仁和周博文父子,以及周美仁夫妻的关系,我在上一篇剧评(颜丙燕的皱纹,王骁的乱发,打了多少流量明星的脸?这才是好演员)中已经说得比较详细了,这里限于篇幅,就不再啰嗦。

总之,剧中的6个孩子以及背后的家庭,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但是最后,6个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长了,结局也都比较圆满。

但要说家庭幸福,还得数周博文、吴家俊和秦司遥。

高铭宇还有大学的学费、与爷爷的生活等这些迫在眉睫的压力要面对。

田雯雯和潘小宣的内心情感缺失和遗憾,虽然可以被成长和岁月抚平,但那些伤痕永远不会真正消失。

一部《大考》,写尽7个家庭的悲欢。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7)

“大考”,不仅仅是指孩子们的高考,也是对家长们的一次情感和教育考试,更是疫情下、洪水中对所有人的一次人生“大考”。

孩子的成长和谁在一起比较好(大考大结局美好却有遗憾)(28)

希望剧外的我们,也和剧中的周博文们一样,积极努力,笑着迎接人生的一次次大考。

(文/第一滴露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