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如何给予留守儿童关爱(让孩子隔空也能感受到爱)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1日讯(记者毛茵)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外出工作,将孩子留给父辈抚养,这是不少家庭的生活现状但孩子从小与父母长期分离,使得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照顾、学习辅导、心理陪伴等方面会有所缺失近日,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系列微课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吴和鸣副教授给留守儿童父母提出十个养育建议,告诉家长通过何种沟通方式,长期与孩子建立稳定的良性亲子关系,让孩子隔空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牵挂与关爱,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家庭如何给予留守儿童关爱?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如何给予留守儿童关爱(让孩子隔空也能感受到爱)

家庭如何给予留守儿童关爱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1日讯(记者毛茵)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外出工作,将孩子留给父辈抚养,这是不少家庭的生活现状。但孩子从小与父母长期分离,使得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照顾、学习辅导、心理陪伴等方面会有所缺失。近日,湖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系列微课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吴和鸣副教授给留守儿童父母提出十个养育建议,告诉家长通过何种沟通方式,长期与孩子建立稳定的良性亲子关系,让孩子隔空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牵挂与关爱。

湖北省教育厅专门针对部分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了网络问卷调研,其中有一道题是,“孩子说过的哪一句话或者做过的哪一件事情最让您难忘或者伤心?”父母们的留言令人泪目:

“有次看到家里灯亮了,以为是妈妈回来了,开心地跑进门,结果是小姨。我失落地走进房间,默默流着泪等妈妈回来。”

“爸爸妈妈,你们一出门我又要瘦了。”

“妈妈你别担心,我会努力学习,你在外面工作要注意身体。”

“出门前一天晩上,孩子跑到我被窝里,抱着我说,‘妈妈,求求你,不要出去好不好?’孩子哭了,我也哭了。”

“去年过年回家,我问孩子是否想我们,孩子说他已经习惯了,读二年级、三年级的时候特别想,想得躲在被子里哭,现在习惯了。作为父母真的很心酸。”

“留守经历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吴和鸣说,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改变生活条件才选择了让孩子留守,而孩子内心的答案,可能会是“我不重要”“我不可爱”。长期的留守经历,可能会让孩子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有些恐惧,心里留下“害怕”的感觉,比如害怕分离、害怕亲密、害怕成功。因此,父母要跟孩子多说有“营养”的话,多听、多问,多了解孩子的动态信息,多关注孩子说话的细节,对孩子说的话充满了好奇,父母说出来的话要让孩子感觉到愉快和温暖。

比如,父母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用情感互动的方式说,“你现在是不是有点紧张”,这句话就是在关注孩子的感受,然后说“我们在外面有点担心”,这是父母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父母和孩子之间进行这种情感互动时,就会收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同时,沟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稳定”。时间和形式上的相对稳定,也代表了妈妈的爱是靠得住的、稳定的,是可以给孩子持续支持的,是可信任的。

作为资深精神分析师,吴和鸣给留守儿童父母10个养育建议:

1、三岁之前妈妈尽量陪在孩子身边。

2、父母外出时不要不辞而别,提前告诉孩子确定的离家时间,这样分离是可以预期的,孩子可以有心理准备。

3、父母不刻意要求孩子懂事、听话。与父母见面时、联系时,孩子好不容易任性一回,可以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孩子气。越是懂事、听话的孩子,越是要注意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越是要关心他们。

4、给孩子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生日好像是一个衡量、测试自己重要性的日子。父母的礼物和行动会温暖着他们。

5、做一个会认错、会道歉的父母。有时候因为太担心、太着急,造成父母容易误会或者错怪孩子。真诚地认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更值得信赖。

6、融合需要一个过程。比较长时间分离之后,父母和孩子各自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一起后彼此有些陌生感,互相会不适应。父母先以孩子为中心适应TA,当孩子接受父母并把父母纳入自己的生活后,孩子才会主动去适应父母的生活方式。

7、稳定的联系最重要。稳定,既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监护人的安排上,也体现在父母对孩子在家生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的预估、应对措施的准备上,更体现在分开之后的联系中。定期回乡看望孩子,会让孩子觉得与父母见面是可预期的,离别并不那么可怕。平时的联系,最好约定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方式。比如周末,孩子知道这个时间会跟父母通话,平时遇到的困难,就有解决的希望;平时积攒的话,就有说出来的机会。

8、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视频或通话,主要目的是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要多说一些学习之外的话,让孩子尽情地说一些他想说的话。如果只谈学习,这个联系就成了公事公办,没有温度,甚至还会成了负担。

9、父母如果离异要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对于孩子,父母发生冲突、离婚,这是他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他们最关心的是他们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孩子更加需要父母对他的生活有更具体、更可靠的安排。

10、关注生育二胎对孩子的影响。父母在外地怀孕生育二胎,把二胎带在身边,这给留守儿童的感觉是,父母和弟弟妹妹是一家人,自己被排除在外。父母要尽可能让TA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对弟弟或妹妹出生的想法和感受。

2022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养育孩子从家事上升为“国事”。吴和鸣说,作为新时期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应与时俱进,主动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与方法,主动关注孩子身心变化,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