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1)

今天,我们跟家长和小朋友来分享学习说文解字《千字文》里的“辰”“宿” 二字。在聊这两个字之前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

古人为什么要创造文字?是仅仅为了记录今天抓了几个兔子,昨天打了几只狼这样琐碎的事情吗?这样琐碎的事情记录起来会有尽头吗?每天猎食动物,动物的数量减少了要怎么生存呢?

所有的疑问都指向了一个答案,就是文字的发明主要是用来记录历法,并告诉百姓用历法来指导百姓种植粮食,这样才能让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生存下来,并繁衍发展壮大。

在制定文字之前的结绳,也不是用来记录食物的多少的,依然是一种历法的制定方式,有可能是一种更能表达太阳视运动,指示时间的方法,这在远古时代被称作道术。

我们可以作一些大胆的推测:

文字最开始是画,是为了直观和形象的表达给百姓的简化画象,什么时候还该做什么,告诉他们该什么时候要播种,什么时候该收割,慢慢还发展成作息起居,规则秩序等。

文字是根据天文知识来建立的,偏离了天文和农耕的解字都有可能走入解字的歧路。《说文解字》里解的很多字都有可能是错的。

《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其意是说,天地有阴阳,阴阳相交而生万物,所以人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化成家庭,组成国家,化成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

人文顺应天文,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告诉人类顺应天文的社会秩序。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按照天道来指定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确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可见,所谓人文,都是尽量模拟天道自然生活,避免错乱的一个模拟形式,而文字就是天文与人文的载体。

按现代思维来理解文化,主要意思掉入了科学技术、基本礼貌和常识认知的范畴,早就离天文、天道十万八千里了。

我的一个亲戚说:“我找女朋友,一聊感觉没文化的,我都不再理了。”我就笑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文化,还文化,你这样难找到女朋友。”这个只是开玩笑,其实在古人看来,我们基本上都是文盲,因为我们的文字意思早就脱离天文、天道,现在使用其基本都是引申意思。

啰嗦了这么多,其实主要是为了说一件事,字是没法解的贴切了,除了穿越,没有人能解对字,以后的解的文字只能权当参考。

记得一定要教孩子从天文、从图画、从农耕方向来理解我们的汉字呀!

记得一定要教孩子从天文、从图画、从农耕方向来理解我们的汉字呀!

记得一定要教孩子从天文、从图画、从农耕方向来理解我们的汉字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哈哈。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2)

现在我们来看“辰”“宿”两个字。

“辰”字形演变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3)

“辰”字源解说

地支序位的第五位的位号。

甲骨文“辰”字是用镢头刨土坑的示意图,右边的字符是镢头的象形,意思是刨坑埋种,由此产生种地的含义。是“农”本字。金文字形由一横和把坑中的土一层一层取出来的示意图构成。意思是把土取出来之后,埋上种子再恢复和原来一样的状态。以后字形是用镢头把坑中的土一层层取出来的示意图及其字符规范化形式。种地有特定的时间,由此产生时间的含义。时间是用日、月、星的运行周期计算的,由此成为日、月、星的总称。

“辰”造字本义大蛤蜊壳或石头做成的锄草的农具。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4)

“辰”《説文解字》:

震也。三月,阳气动,靁电振,民农时也。物皆生,从乙、匕,象芒达;厂,声也。辰,房星,天时也。从二,二,古文上字。凡辰之属皆从辰。

“宿”字形演变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5)

“宿”字源解说

甲骨文二例,前例作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6)

,由「人」、「㐁」二字构成。从人、从㐁。示人在席上休息之义。㐁,像竹席之形;后例加「宀」,示人在屋中休息。金文承自甲骨文第二例。战国文字二例,前例从二人、从㐁;后例承自甲骨文第二例,从宀、“亻㐁”声。所从席形讹变,已失原形。篆文承自战国文字第二例。隶书承自战国文字,所从席变作「百」,已失原形。楷书沿之而定体。在六书中属于异文会意,加宀者,属于形声兼会意。

“宿”造字本义人在房子里过夜睡觉休息。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7)

“宿”《説文解字》:

止也。

凡止曰宿。夜止、其一端也。毛传。一宿曰宿。再宿曰信。卽左传之凡师一宿曰舍、再宿曰信、过信曰次也。止之义引伸之则为素。如史记云宿将、宿学是也。先期亦曰宿。周礼世妇掌女宫之宿戒、祭统宫宰宿夫人、礼经宿尸皆谓先期戒饬。郑云。宿读为肃。

从宀。

息逐切。三部。按去声息救切。此南北音不同。非有异义也。星宿、宿留非不可读入声。

【“辰”“宿”引申解读】:

甲骨文的辰左边是一个石头或者大蛤蜊做的农具,右边是一个“及”字,最开始表示一个人拿着农具在地里干活的意思,金文的“辰”又加了一个“止”也就是脚趾,强调了下地干活的意思。小篆的字体,上面一个石头做的工具,下面一个止,也是下地干活的意思。

《说文解字》说“辰”,震动的意思,在十二天干地支中,“辰”表示农历的三月份,这个时间,阳气发动,雷声震天,是老百姓忙于农务,农时的时令。

“辰”还代表二十八星宿里的心宿,即大火星,见心宿表示春耕开展的时候。

“辰”有一个“二”做部件,其实二是古文写法的“上”字,是指上天的意思。

辰的引申义,就是日、月、星的统称,如今夜星辰,漫天星辰。《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句话最早出自孔子,字面意思是: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所处的地位,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辰”还有时刻时间的意思,我们经常说时辰,诞辰日,良辰美景,生辰八字。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年月日时,都会跟一个天干地支的字对应,四个时间对应八个字组合起来就可以推测一个人的流年命运,不过要按纬度的当地时间,不能按北京时间。

“辰”还用于记每天的一个时间,每天上午的7点至9点被记为辰时。后来早晨的“晨”就是加了一个“日”字,表示百姓拿着农具下地干活,这个时间一般是早上,所以晨就是早晨的意思。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8)

宿

“宿”的甲骨文,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席子,表示人睡在席子上。

有的甲骨文加了一个“宀”,表示房屋的意思,这样就表示在一个房子里,人在席子上睡觉。金文的“宿”,基本上承袭了甲骨文的字形。到了小篆的“宿”就把金文里的卧席写成了一个“百”,也就是人在房子里过夜睡觉的意思。

《说文解字》说“宿”,停下来,安静,休息,安驻,“宀”表示在房子里休息。

宿,还可以表示星辰的意思,就可以读成“xiu”,我们的祖先观察天上的星群,而坐落在黄道上的二十八个星座,叫二十八星宿。《汉书•天文志》有:“凡以宿星通下之变者,维星散,句星信,则地动。”

我们经常说,宿舍,住宿,寄宿,归宿,风餐露宿。

《论语》,“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只用钓竿钓鱼,但不用纲的方法网鱼;孔子只射飞鸟,但不射捕食归巢栖息的鸟。

「注」:

纲: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横断水中,这种捕捞鱼的方法叫纲。

弋(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宿:归巢的鸟。

“宿”的引申义很丰富。

表示比较老成的,阅历丰富的人,比如宿儒,大儒。

古代官道上设立的住宿站,《周礼•地官·遗人》:“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

处于,谓日月运行在空中所处的位置,唐韩愈《三星行》:“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其口。”

指拖延;停留,《管子•君臣上》:“有过者不宿其罚,故民不疾其威。”有过失的,不拖延对他的惩罚,人民就不会抱怨刑威。

特指军队的停留与驻扎,宋秦观《安都策》:“本朝惩五季之弊,举天下之兵宿于京师。”

隐含,寄寓的意思,蔡元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

安心,安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

预先,早先,如宿定; 素常,一向,如宿习、宿志、宿愿。

久的意思,如宿贵;大的意思,如宿狡、宿契、宿豪。

隔年生的;多年生的。多指植物。参见宿莽、宿草、宿麦。

祭祀前,主祭人别居斋戒称宿,《礼记•礼器》:“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9)

大家看“辰”和“宿”这两个字也是跟时间和天文联系很大的,这也是每一本经典都要从宇宙起源开始的原因吧。

一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来这个世界有什么天职,要怎么做,这真的很重要,不然我们的思想永远都像浮萍,空虚而没有方向,行为也会荒诞不经了。

要了解人有何天职,请参考我的带娃读天书,《道德经》第三章,圣人之治读书笔记系列文章。

今天这两个字是不是也很有意思?今天就聊到这里,码字不易,喜欢的话,欢迎关注转发留言分享。大家的鼓励是我创作更大的动力。谢谢。


汉字与时间的对应关系(越感觉我们没文化)(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