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故事简短(赵括纸上谈兵)

[故事]赵括从小就爱学兵书,谈起兵法头头是道,连用兵有名的父亲赵奢也难不倒他,他自以为天下无故。

公元前262年,秦国进攻赵国,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出战,连连失利,赵军坚守营垒不战。两军在长平对峙了三年。秦军派人报告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位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远离国土,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不战而败。请大王指示怎么办?”秦昭襄王要丞相范睢拿主意。范睢说:“要打败赵国,必须想办法使赵孝成王把廉颇调回去,让赵括接替兵权。”于是,秦昭襄王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廉颇大了,不敢跟秦军交战。要是让年轻的赵括带兵,准能大败秦军。”

赵孝成王听到传言,信以为真,立即拜赵括为大将,赵括的母亲对赵王说:“赵奢临终时,再三叮嘱,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决不能让他带兵打仗,否则,军队和国家就会断送在他的手里。请大王另选高明,千万别任他为大将。”赵孝成王不以为然,仍拜赵括为大将。赵括领兵二十万到达长平,又接管了廉颇二十万兵力,共四十万大军,声势浩大。赵括完全改变了廉颇所推行的战略与战术。一天,秦将白起在长平布置好埋伏,派一支军队攻打赵军,假败而逃,赵括依照兵书,引兵追击,被切断后路,四十万大军被秦军团团包围。

赵括大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坚守了四十余天,兵士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无计可施,只好带兵突围,秦军万箭齐发,赵括中箭身亡,赵军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纸上谈兵的故事简短(赵括纸上谈兵)(1)

【赵括】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亦称马服子。

『纸上谈兵』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现比喻只会夸夸其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