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

教师的人生,是一种高尚的修行,教书育人;语文教师的人生,是一种幸福的修行,桃源山林。74中“笃行”语文人用深深的情怀,化育莘莘学子;用渊博的知识,滋润孩子的心田;用奋斗的汗水,点亮学生的梦想。郑州74中“笃行”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的团队,共有教师21人,本科学历16人,硕士学历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9人。2017年成功入围“二七区名学科构建工程”,成为“二七名学科团队”。

秦婉被评为省骨干教师、省教学标兵,多次获得省市级优质课一二等奖;张倩老师被评为郑州市第六届名师,郑州市优秀辅导教师,二七区优秀班主任;李艳东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李玉琳获郑州市文明班主任称号,郑州市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靳书敏老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二七区教师岗位练兵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孙金堂老师、崔允景老师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王娟老师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翟振英老师先后荣获二七区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称号;孟伟真老师被评为二七区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市级、省级优秀辅导教师;王英英老师获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二七区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张星星老师,被二七区教体局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1)

全组风采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所能到达的高度,74中“笃行”语文教师团队,老中青阶梯式传帮带。他们的课堂,激情满怀,回肠荡气;或轻松厚重,启人心扉;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秦婉,高级教师,从教近20年,始终对教育满怀一腔热诚,对学生倾注一颗爱心。在教学中她坚持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掌声送给学生,把爱心献给学生。乐于同学生一起学习,不断反思,共同成长。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2)

名师风采---秦婉

张倩,深耕语文教学一线,勤耕细作不疲。郑州市第六届名师,郑州市优秀辅导教师,二七区优秀班主任。怀揣一颗赤诚之心,修身立德,启智求真。教学中,重视教学目标的分层定位,教学内容的板块构建,擅长教学活动的创意设计,阅读方式的审美选择。面向高考,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核心,对点训练,情智内化。心系教坛,无愧星移斗转;志育栋梁,喜看桃李千红。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3)

名师风采---张倩

同舟共济扬帆起,集体教研行万里

------教研是基石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凝聚集体的智慧,坚持两周一次的大教研,每周一次的小教研。开展集体备课,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源头活水。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4)

集体教研

春风化雨桃李新,万紫千红总是春

--------课堂是阵地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是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名师公开课、师徒结对课、同课异构课、新手诊断课,课课出彩。课后,授课人反思,听课人点评,由衷的褒奖、中肯的建议,次次难忘。

以生为本师舵航,特色活动促素养

------活动是依托

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来源,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为把素养的提升融化在各种类型的活动中,我们在课前采用飞花令的形式巧记诗歌,在课上吟唱诗文,加强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课下自编自导课本剧,提高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课堂外,举办声临其境、语文学科节等活动,创新地再现语言的魅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一次次认真准备中得到提升。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5)

靳书敏老师带领学生参加郑州市志愿者演讲,获一等奖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6)

李玉琳老师带领学生参加河南省电视台朗诵节目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7)

张星星、陈利可、李玉琳老师带领学生参加河南省经典少年比赛,柴永生获经典少年冠军称号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8)

董晓帆老师,郑瑾瑾老师带领学生参加郑州市中小学生课本剧表演大赛,获评委最佳印象奖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9)

语文学科节诗歌朗诵会

郑州74中总校 博学敬业细耕作(10)

网上作文大赛收获颇丰

一支粉笔,是她们一生的道具;三尺讲台,是她们恒久的道场;日出日落勤作息,春耘秋耕育桃李。笃行语文组的各位老师用双脚丈量着大地,在教育的路上走出自己的情怀,走出自己的风采,走出自己的魅力!教育漫漫,她们心怀梦想,一直在路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