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抗日大剧生死翻盘(推敲三大抗日经典剧)

经典抗日大剧生死翻盘(推敲三大抗日经典剧)(1)

我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情是,我看《独狼》这部电视剧是因为李涯而看,它在腾讯上面的标注是“李涯的正面回归”以及“李涯变枪王”。说到李涯或许大家看过之前的《潜伏》就应该知道他,在《潜伏》当中是余则成的对手,可以说在两人的对垒当中,李涯的形象更为突出,最终为了迎合“权威的剪刀手”,编剧直接将他写死了,那时余则成才活了过来。所以,在《潜伏》当中,我非常的认可李涯,抛开政治背景的东西不说,论才华余则成比不过李涯,论个人信仰的忠诚,同样余则成没有达到李涯的高度,因为之前余则成的个人信仰是发生了转变的。所以,在腾讯视频上看到介绍之后,于是我就开始追这部剧。

《独狼》,编剧是王鹏义和高博洋,《潜伏》当中的李涯在该片当中是饰演代号为独狼的地下共产党员在失去身份的情况下冒充教导总队中校营长林杰森,随即偶遇一支溃散国军在联合作战之下组建了一支白虹突击队,战术得当、枪法神奇的林杰森担任队长一职。整个故事讲述的就是在徐州会战的大前提之下,突击队孤军深入与日军中野挺进队之间的较量。

个人对于这部剧的评价是勉勉强强,其实小编不是很喜欢看抗战这类型的剧,终其原因是因为很多时候编剧为了单纯的迎合观众口味将一些史实改得天方夜谭一样,比如徒手劈开一个鬼子或者手榴弹炸飞机,还有一种就是童话式,在编剧笔下都是傻X式的人物,所以在那种编剧手下的电视或者电影就像是人跟猪打架,猪只有挨揍的份,这些类别的抗日电视或电影都是太过神乎其神或者低俗,简直是不堪入目。而在《独狼》当中,这一点确实还是有效的避开了,避免了那种低俗或者传奇的色彩,而是按照双方势均力敌的思路设计的,基于这一点,本人非常的认同该片编剧的做法。正如该片编剧王鹏义在谈自己的创作思路时的表述一样,“只有把敌人做得强大了,才能凸显战胜了他之后我们的强大”,而正是这一点,在我国目前扎堆的抗战剧当中很少有电视剧会这样涉及。

小编一共看过三部较为认可的抗战剧,2008年《潜伏》、2009年《我的团长我的团》以及2013年这部《独狼》,这三部戏主要涉及的是国名党当年的抗战历史。这三部作品当中展现最佳的自然是当年被各大卫视抢破头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其次是《潜伏》,而《独狼》居末。

经典抗日大剧生死翻盘(推敲三大抗日经典剧)(2)

首先说《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是一部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战争题材电视剧,编剧是兰晓龙,之前创作的《士兵突击》获得了空前成功,所以《我的团长我的团》未播先火,引发9家卫视疯抢,最终广电总局出面,分三轮播出方才化解危机。主旋律是所有抗战剧所必须的,在该剧当中也是如此,但是这部剧真正做到了极大的正说历史,红色部分鲜有涉及,真正意义的正面讲述了国军抗战历史。兰晓龙在自述过程当中讲到,写这个剧本他看了两架子的资料,然后进行的整合与加工,但是不管怎么变,总之自己对得起那段历史,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这个剧那么受肯定的原因吧。

经典抗日大剧生死翻盘(推敲三大抗日经典剧)(3)

其次再说《潜伏》,当初看这个剧的时候是在大学,那时候全国肆掠禽流感,然后我们宿舍有哥们发高烧,作为副班长的我瞬间就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要求封寝,于是我们一周时间都不准外出,然后在那一周时间当中,我处于实在无聊的状态就将《潜伏》看完了。这部剧被我认可的地方其实就是李涯这个角色的塑造。在该剧当中,可以说主角余则成的光辉还没有李涯亮眼,但是最终编剧不得不将李涯写死。个中缘由,我相信不少读者心里很清楚。但是不管怎么说,编剧能够做到这一步,我个人都是非常的佩服的,因为他成功的塑造了余则成的同时,也将李涯的个人信仰抒发得淋漓尽致。

最后回归到《独狼》,相比之前的两部剧来说,《独狼》确实缺了些火候,小编不认可的地方就是在于结局过于傻X,不是需要去求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局,但是对于某些方面叙述得过于太多,以致最后两集的时候极度不想看下去。特别是最后易楠和林杰森之间的对话以及林杰森自己的心路历程,要让小编来评价的话可以用“不堪入目”这四个字来评价,所以其结局应该就在当鬼子围剿小树林,而林杰森与易楠生死与共决定打伏击的地方直接结尾,很多时候话说得过多,表达过度反而会让观众非常的反感。

但是对于目前扎堆的抗战剧来说,《独狼》确实也做到了标新立异,没有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将这种历史正剧写得像搞笑剧一样。同样,也并没有因为这部剧是历史正剧就弄得一点笑意都没有,比如说呆瓜这个形象的设置,一双对鸡眼,让人一看就想笑。

所以在这些抗战剧当中来评价《独狼》的话,小编觉得用“勉勉强强”来形容的话比较勉勉强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