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秧歌舞(南泥湾称为好江南)

传统秧歌舞(南泥湾称为好江南)(1)

1941年3月,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分批从绥德警备区开赴南泥湾,开始了“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屯垦生活。

昔日的南泥湾被称为“烂泥湾”

当时的南泥湾,是远近闻名的不毛之地,被群众称之为“烂泥湾”,纷纷传唱“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但经过三五九旅官兵辛勤屯垦,这片不毛之地竟然成了远近闻名的米粮川,第三年,全旅官兵实现了粮食和经费自给;第四年,积存了1年的储备了,并向边区政府上缴万余石公粮。此外,官兵们饲养的禽畜除吃用外,还有1200多头牛,5624头猪,1万2千多只羊,还有数以万计的鸡鸭。

传统秧歌舞(南泥湾称为好江南)(2)

贺敬之一气呵成《南泥湾》歌词

自1942年起,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就强烈吸引着许多知名人士,他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访问,并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著名爱国将军续范亭写下《南泥杂咏》20多首诗作,著名诗人萧三的诗歌《我两次来到南泥湾》,诗人何其芳的散文《记王震将军》等,都对南泥湾垦荒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1943年,19岁的贺敬之还正在鲁艺戏剧系学习,但受到三五九旅广大官兵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热情所感动,一口气便写出这首《南泥湾》的歌词: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呀)一般。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日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传统秧歌舞(南泥湾称为好江南)(3)

《南泥湾》随着秧歌舞一起被献给屯垦官兵

25岁的作曲家、鲁艺音乐系的马可立即为其谱曲。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1943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这天,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这个秧歌舞中的一段唱——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山变成“江南”,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

《南泥湾》在延安四处传唱

就在同一天早晨,延安的群众敲锣打鼓、扭起秧歌到枣园给毛泽东等中央

首长拜年。朱德特地从王家坪赶来,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起,同成千上万的群众坐在广场上欣赏演出,听秧歌队在圈里演唱:“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从此,这首歌在延安、在陕甘宁边区、在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广为传唱。

传统秧歌舞(南泥湾称为好江南)(4)

小 结

《南泥湾》时至今日依然传唱不衰。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中,《南泥湾》赫然在列。

来源: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