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民间奇闻异事(只因母亲想吃鹿肉)

明朝民间奇闻异事(只因母亲想吃鹿肉)(1)

江西饶州府鄱阳县有一个百姓名叫张宗德,娶妻吴氏,四十多岁了依然无儿无女。将近五十岁时,妻子突然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张有化。张宗德喜不自胜。

明朝民间奇闻异事(只因母亲想吃鹿肉)(2)

但张家务农为生,家业贫薄。三年之后,张宗德因病离世,吴氏守寡抚养幼子。家中缺少劳力,家境愈加贫寒。母子俩食不果腹,朝不保夕,更不要说为有化延请老师读书识字了。

后来,张有化长到十六岁。此时的他,性情忠厚,为人诚实,从不敢做些胆大妄为的事,尤其懂得顺从母意。母亲骂他埋怨他,他从不肯还嘴,偶尔打他,他心里也没有一点怨气。

吴氏后来染上一种病,四肢无法活动,早晚僵卧在床上。张有化早上问安,晚上问寝,如果送汤送药送吃的,都是双手奉上,双膝跪在床前,口称:“老母亲请进食。”天天如此,毫无半句怨言,始终孝敬从来不曾怠慢。时间长了,家里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他自己就每天只吃一餐,心里只知有母亲,不知有自己。

但他也知道,这样长久下去不是办法。于是有一天,他不得已哭着跪在母亲面前,说:“家里吃的用的都没有了,难以度日。老母亲贵体欠安,按说孩儿应该日夜不离膝下侍奉,无奈情不得已。我思考再三,打算暂且到邻居家里去做佣工,攒些工钱来奉养老母,不知母亲意下如何?”

明朝民间奇闻异事(只因母亲想吃鹿肉)(3)

母亲听罢,落泪说道:“我儿,你才十几岁,年纪轻轻就去帮人做佣工,只是辛苦了你。你去吧,但要记得早晚千万回来,我还需要有人看顾。”张有化答道:“孩儿怎敢远离?我去的人家,离自家不过半里路,每天自然都要回来几次侍奉您的,老母不必挂心。”

于是两人含泪告别,张有化去往邻居陈酉家做佣工。每天大清早,他准备好食物和汤药,跪奉在床前请老母用完,然后再去主人家去上工。

接近中午,主人家送有点心,凡是属于自己那一份的,张有化全都打包带回家,跪着送给母亲食用,接着又去田里做工。午后在主人家吃完饭,他又抓紧时间回趟家,做好午饭或汤药,仍然跪奉给母亲,等母亲吃完才去上工。夜里收工回到家,置备晚饭,跪送母亲吃好。打扫干净家里,一切安妥后,敬跪告诉母亲:“孩儿去歇息了。”就这样辛辛苦苦,他一边做工一边照顾母亲,整整三年。

主人见张有化做事勤恳,为人诚实,对母亲至孝至亲,想帮他娶妻。张有化谢道:“多蒙老官厚恩赐我一份工做,赡养老母足够了,哪敢过高奢望?老官又要帮我娶妻,真的不敢接受了。况且我家中贫穷,母亲又卧病在床,承蒙您老官大度,每天都容许我偷偷回家照顾母亲,感恩不尽了,今生不能报答老官的大恩大德,来世做牛做马报效您了。”

明朝民间奇闻异事(只因母亲想吃鹿肉)(4)

主人说:“不是我指望你报答我,是看你真正是个孝子,感动到我了,所以才想到帮你娶妻,以继承你张家香火,做点善事哪里想过要报答?”

张有化回家,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说:“有这样的好心人,肯替你娶妻是一桩美事,我心里也很高兴。”

张有化却说:“那老官是个忠厚的长者,生平讲义气,听到别人的丑事帮人掩饰,听到别人的好事帮人宣扬。他非常敬重孝悌忠信的好人,也讨厌奸盗诈伪的坏人。他看我少言寡语,勤奋做事,又同情我母亲老迈,家里贫穷,所以有意帮衬我。但是我想,我不过是替他家做佣工,收了工钱又回家奉养老母,怎么好意思要他代我娶妻呢?”

母亲听了他这一番话,点点头,说:“你这样想也是对的,这件事还是你自己拿主意吧。”

第二天去到主人家,主人问张有化:“我跟你说的亲事,你心里做何打算?”张有化说:“承蒙老官您的好意,本来这件事敢不听从!但我想了很久,实在不能过分辛苦您,所以还是算了。”主人还是劝他,张有化再三推辞,主人也只能不再坚持。于是给了张有化二十多担稻子,十多疋棉布,让他带回家赡养母亲。张有化见主人真心诚意,惭愧地接受了。

当地人听说了这件事,无不对张有化钦敬有加,亲朋好友都说:“这孩子不过一个粗俗农夫,这般孝道懂事,太感动人了。”

没多久又过了半年,母亲病又转重,说是想吃鹿肉。张有化四处访寻,一时间哪里讨得到这东西?他见母亲想吃得要紧,又无法弄到,一横心,将自己身上的肉,用快刀割下一小块来。顿时鲜血淋漓,昏倒在地,不醒人事。

明朝民间奇闻异事(只因母亲想吃鹿肉)(5)

也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忽然有一神人,拍着他的头说:“我这里有药,给你敷上伤口就愈合了。”张有化渐渐苏醒起身,看见神人帮他把药敷上。

张家有个邻居,名叫何廷桂,他听到张家有异样动静,赶忙进来查看,恰好看到神人在为张有化敷药。何廷桂进到屋里,神人随即就消失不见了。何廷桂近前一看,只见张有化身上鲜血淋漓,便急忙打听怎么回事,还问:“难道是刚才那个消失的人要杀你吗?”

张有化用微弱的声音回答道:“不是的,是我母亲病重,想吃鹿肉,我到处找也找不到,只能将自己身上的肉割下一点,给母亲吃。”何廷桂惊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叹道:“你这是真有孝心,但怎么这样傻啊!”

于是何廷桂把此事告诉了张有化的母亲。吴氏听后,也是惊骇不已,瞬间四肢居然能够活动,病当即好了。她起身抱着儿子大哭,说:“鹿肉没有就算了,怎么有这样的孝心,割肉给我啊!吓得我汗流浃背,胆颤心慌。”于是让人把有化抬到床上休息。

母亲看着儿子身上的伤口,关心地问道:“这刀口上的药是什么人给你敷上的?”张有化本来不想告诉她,母亲再三询问,他才不得不说:“我痛倒在地,不省人事,忽然有一个人拍我的头,跟我说话,还帮我敷上了药,过了一会儿,那人又不见了。”

母亲惊讶地说:“还有这种事?这人莫非是神仙吗?”过了一会儿,村里人纷纷前来探望围观,得知事情经过,禁不住个个惊叹:“想不到有这样孝顺的人,真是老天爷的造化啊。”

过了半年,张有化的母亲又病了,这一次服药无效,请来医生也治不好,过了半个月后,吴氏终于寿终正寝。

张有化哭得死去活来。等他平复心情,禁不住又开始犯难。家中本就贫困,如今为母亲治病又掏空了家底,此时已是一贫如洗。邻居亲戚看他如此孝顺,纷纷赠送布帛、钱米,帮他安葬母亲。张有化不敢接受,再三推辞,说:“感谢大家的关照看顾,恩重如山!怎敢又领受大家的如此厚赠?心意领了,财物决不敢接受。”

邻居亲友说:“我们看你一片孝心,着实感动,所以才尽点微薄之力,赠送一点东西。你还是收下,不要推辞了。”张有化看众人真心实意,也就一一道谢收下。

于是开设道场,为母亲超度。张有化在母亲墓旁搭建茅屋,守墓一年。见他始终恪守孝道,何廷桂联合众人,写了申文呈报县衙,为他请求旌表:

明朝民间奇闻异事(只因母亲想吃鹿肉)(6)

呈状人何廷桂等,呈为恳恩表扬纯孝事。乡有愚民张有化,三岁失父,遗母吴氏。家贫亲寡,不能业儒。佣工奉养,孝敬克全。母病几危,思食鹿肉。遍求无有,割己肉以供奉。孝格天神,使神人而药救。化幸其命,母病勿药而愈。伊母捐世,庐墓一年。众等目击,世不常有。恳恩旌表,以隆风化。为此具至。

汤知县接到众人呈文,才知道自己治下竟然有这样一个百姓,善良敦厚,至孝至敬,割肉供母,感动上天神人。于是发出一道申文,申闻上司,请求旌其孝德。

上司不久回文批复:参得孝子张有化,事母孝敬,竭力服劳。昏定晨省,奉养嘉隆,割肉惊愈母疾,庐墓更见真诚。于道克全,斯人天地间生者也,合宜旌表。仰该府县造匾迎送张氏之门,以旌表孝德,以激扬风化。

汤知县随即上奏请旨,得到朝廷恩准。很快府县官员接到明文,制作牌匾,迎送到张有化家中。

(出自《律条公案》)

我是笑古奇今,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哦,会有更多精彩内容源源不断推送给你。

明朝民间奇闻异事(只因母亲想吃鹿肉)(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