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血管造瘘(肾盏-静脉瘘形成原因为何)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肾盏-静脉瘘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梗阻或肾移植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为提高大家对该并发症的认识,现编译整理病案1例,供大家学习交流!

病例简介

患者男,52岁,因长期便秘入院,怀疑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小时候曾多次接受腹部手术,但移居新西兰后,未做过任何手术。

患者接受了灵活乙状结肠镜检查和全层直肠活检,结果显示肠段缺乏神经节细胞,提示先天性巨结肠症。遂进行开腹手术、广泛粘连松解术、超低位前切除术和回肠造瘘术。术中发现脏器广泛粘连、直肠周围有瘢痕形成,提示既往盆腔手术史。

术后8天,患者出现全腹广泛性疼痛,伴炎症标志物升高。腹部CT显示左输尿管周和肾周脂肪明显绞合,伴尿路上皮增厚,合并输尿管积水和肾盂积水(图1)。

肾内科血管造瘘(肾盏-静脉瘘形成原因为何)(1)

图1 首次CT显示血栓从左肾上极延伸至左肾静脉,肾周脂肪绞合和尿路上皮增厚

术后14天,尽管患者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因此重复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左肾静脉血栓往下腔静脉扩散。此外,左肾上极至左肾静脉之间出现瘘道,增强显示不清(图2)。

肾内科血管造瘘(肾盏-静脉瘘形成原因为何)(2)

图2 重复CT检查证实肾盏-静脉瘘,增强显示不清

本案例肾盏-静脉瘘是怎样形成的呢?你有何高见?

术后16天,患者病情恶化,出现败血症和呼吸短促迹象,并在肺动脉造影(CTPA)下诊断为肾内科血管造瘘(肾盏-静脉瘘形成原因为何)(3)右下肺栓塞。瘘管造成的栓塞风险,进一步导致肾血栓的形成。由于瘘管出血风险显著增加,故不能进行双J支架植入或经皮肾造瘘引流。遂立即采用肝素抗凝,并计划进行左肾紧急切除术。

二次手术 术前行左肾动脉栓塞,并置入腔静脉滤器。随后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手术,包括左肾切除术、腔静脉血栓切除术和末端结肠造瘘术,并在右输尿管植入双J管,以保护右肾功能。患者最终平稳恢复,基线肾功能无明显恶化,于第45天出院。

作者意见

据作者推测,本病案患者继发于远端输尿管梗阻,其肾回流压力足够高以致于穹窿破裂并进入静脉循环,从而形成瘘管。而输尿管梗阻可能是由结肠管道受压,骶骨前集合和骨盆明显的炎症变化所引起。另一种可能性是医源性损伤,即便术中保留了双侧输尿管。

肾盏-静脉瘘的治疗

血尿是肾盏-静脉瘘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的患者可不出现,比如本病案患者没有出现肉眼或显微镜下血尿。在治疗上,可采用选择性栓塞或手术进行治疗。

在作者看来,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并且没有向下腔静脉延伸的血栓,那么选择性栓塞将是合适的初始干预措施。如果能明确瘘管的存在,则部分肾切除术可作为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无法准确识别瘘管或患者严重不适时,肾脏全切术仍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肾内科血管造瘘(肾盏-静脉瘘形成原因为何)(4)Li Sian Low, Shiva Madhwan Nair, LinusWu, et al. Calyceal-venous fistula of the kidney: A rare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Urology Case Reports. Volume 23, March 2019, Pages 23-24

[2] J.D. Weigel, M. Egal, J. Bakker. Fatal calyceal-venous fistula. Intensive Care Med, 42 (2016), p. 1805

[3] M.A. Turki, V.C. Onuora, A.H. Koko, et al. Pyelovenous fistula: an uncommon cause of ‘Essential Haematuria’. Urol Int, 60 (1998), pp. 189-19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