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为啥一直囚禁到1990年:囚禁50年财产丢失

张学良为啥一直囚禁到1990年:囚禁50年财产丢失(1)

(张学良影视形象)

张学良的侄子张闾实,在2012年曾经谈到张学良在台湾的一些情况。

张闾实是1967年才见到张学良的,那时候张学良依然被软禁,但他住的却是一所大别墅。

380多平的漂亮房子,2千多平米的花园,里面有瀑布、射箭场、鱼池、鸟房。

张闾实那时很调皮,他说,我常常偷了伯父的锦鲤,打烂他心爱的兰花,放走他的鸟,但是他一点不生气,从来都没打过我。

房子据说是蒋经国便宜卖给张学良的,但张学良的豪奢并不在买房上,你知道那些锦鲤有多名贵吗?它们每一条都值几十万!

锦鲤已经不知道张学良花了多少钱,他家里就连厨师每日都要从五星级酒店请,光凭这一点,你就能知道囚禁中的张学良,有多富豪了。

所以人们就很惊异,东北丢了,张家的财产也丢了,囚禁50年的张学良不能出门,还无收入,他的钱从哪里来?他凭什么还能支撑起这么大的门面?

其实张闾实说的这算什么啊,我想,你如果再看到这些数据,就更会惊得合不拢嘴。

网上一直有个说法,说张学良的私藏,就是不肯留给台湾,所以他最终,就捐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然而,这其实根本就是一种自恋式的瞎扯淡。

张学良实际上在1993年,即将赴美之前,早曾以个人名义,将珍贵私藏2000册,无偿捐给了台湾东海大学图书馆。

这2000册意味着什么,你再看看他1994年的事就清楚了。

1994年,张学良决定在夏威夷永久性居住之后,于4月份,曾专门委托侄女张闾芝,拍卖他留在台北旧居,剩下的那些私藏。

这些私藏,当时拍卖行的估价是440万到5300万新台币之间,但是它最终的售出价,却是13289.88万元!

张学良这次出售的藏品,大都是历朝历代那些著名书画家,如谢远、吴道子、徐渭、郑板桥等人的真迹,总共207件,而他先前捐出的那2000册,也大都是诸如此类的一些东西,价值大到无法估量。

走前捐出一批,走时带走一批(带走的肯定是精选的,也就是捐给哥伦比亚大学的),走后卖掉一批,这加起来是一个什么概念?这题估计得去找阿基米德、高斯那样的人算才行。

囚禁半个世纪的张学良居然还能有这么多私藏,是亿万富豪,他就是不卖藏品之前,也依然能够维持豪奢生活,这事的确太离奇,不科学,值得千万次地问,好吧,那咱们现在就好好来谈谈这事。

要谈这件事之前,我们得先来读一封信,这是张学良于1946年5月,写给他大姐张冠英(又名张首芳)的。

张学良为啥一直囚禁到1990年:囚禁50年财产丢失(2)

(张学良蜡像)

首芳大姐:

……关于财产清理委员会的事,现在详细说明一点:这件事是天津的前辈朋友们,承他们好意发起的,亦曾向最高当局申明,由彭相庭、栾贵田、胡若愚给我来信,问我可否办和如何办。

我已回信给他们,并指告明白。组织一个委员会,选定几个人与此事有关或办事方便的故旧为委员。并已指定宋子文、张辅帅为最后负大有决定权之人。以宋为委员长,并且授予全权处理。另设一些列席委员,指定了家人和几个亲戚,这是我叫大家全知道内容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无发言权或干涉清理委员会的事,以克七嘴八舌,妨碍负责之人,您也是列席委员之一。

张学良信中说的,却是这样一个情况。

抗战胜利后,因张家财产无人接收,所以张学良的旧部、朋友,就在1946年2月,自发推举彭相庭给宋子文写了一封信,请他出面,向蒋介石恳请发还。

宋子文是张学良至交,本就因为囚禁之事很愧疚,很同情,自然竭尽心力,而这事天经地义,老蒋也没多大意见,于是这事很快就办成了。

张学良在给他大姐的信中,还曾说,“财产多少,在何处,我是弄不十分清楚的”,这绝对是属于张少帅的事实。

他这个人虽能花钱,但对私产却不感兴趣。这一面是因为从不缺钱,养成的习性,一面是因为他跟他父亲张作霖不同,比较关心的是东北整个的财政。

当初张家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是入股张本政的政记轮船公司,但是张学良刚一掌权,就收回本息,中止关系,让它自由发展了。

张学良在东北、华北很少置办私产,他就是在中原大战后,入主华北的时候,也不过只买了两套房子而已,那还都是给前任、现任夫人住的。

他最大的花销,正在古今字画收藏上。

张学良为啥一直囚禁到1990年:囚禁50年财产丢失(3)

(张学良天津旧居)

但是张学良对私产关不关心没关系,他父亲留给他的庞大家业终归存在。

老帅最初做绺子的时候,其实抢不了多少钱,他真正发财,是在被招安,做了官之后。

他起先不过就是买点地,收点租,办个油坊而已,后面就逐渐有了更多的地,有了油坊连锁,介入典当、粮栈等等行业,有了大大小小商号数十家。

张作霖做官的同时,一直不忘扩充家产,这等到他全面掌握东北军政大权之后,事就顺溜到没法述说。

房地产、矿产、土地、粮食、土特产、畜牧业、办工厂、入股各类企业等等,这都不用说,张作霖最了不得的一个经济来源,大概应该是钱庄。

张家的钱庄不但能控制东北货币上市、流通,而且还掌握印钞机,可以自己印钞票。

日本占领东北之后,张家财产自然损失巨大,但是张家的不动产,日本人是搬不走的,张家的债券、股票、存款之类,也依旧存在,宋子文等当时要清理的就是这些东西。

张家到了如此地步,还要以部长宋子文为首,组织一个专门的清理委员会,其财产之庞大复杂可想而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张学良囚禁生活的一大经济来源,无疑在此。

此外,张学良在信中还说,“咱们是不会饿死的,就是饿死,亦是应该了,‘暴民暴物’,也不晓得做了多少罪孽事,‘披发缨冠’为义,吾愿为之。”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学良说这些话,及录这首诗,无非是说神马都是浮云,要大姐不要因为钱财事,跟人争长短的意思,但是他那不会饿死的自信,却并非来自虚空。

张学良自己有些财产本就存在美国,张家人也各自都会有一些财产、私藏,如果不胡花,当然不至于饿死,这就是张学良下面还要说这句话的原因:

“如果我知道他是胡花,就是亲兄亲弟,我一毛也不拔的。我这狗脾气,想您会晓得的,我希望您也这样做!”

而张学良与他那些家人最大的不同,恰恰就在,他随身所带的不是大宗金银珠宝,而是珍贵字画。他这些巨额私藏,在他囚禁期间,竟一直带在身边!

钱财总有花尽时,更何况是张学良那样的花,更何况他既没有钱生钱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能力,甚至想法。

张学良除了旧财产再无收入,他就是在60年代,以上将军衔退休时,本应得到的巨额退休金也被军统当局无理扣发,于是他一直不肯放弃的那些珍贵私藏,在他要去美国定居的时候,就派上了大用场。

张学良在离开台湾的时候,还曾说他会回来,但是亲友们从他放走数百只鹦鹉,连心爱的兰花都卖掉的举动上,心里都早就明镜一般,这不过是说说而已。

异国他乡的花销是很大的,张学良所幸还有这样一些宝物换钱,可见花花公子自有花花公子的福分,爱收藏,的确是一件很正确的事。

但是张学良的爱到底不同一般,却是真爱。

一个人在历经艰险,到处流徙的时候,也始终不肯放弃这些东西,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他本来可以全部卖掉换钱,但先后捐出的却是大部分,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美国的生活足够维持,他就再没有打它们的主意,而且最终,他也再没有将它们视为个人所有。

张学良早先的生活,主要靠个人存款、活货、清理所得之类维持,后面的生活,主要靠拍卖字画所得,他就是因此在囚禁中、释放后,仍旧能够活成亿万富豪的。

而至于朋友馈赠之类,那是毛毛雨,于凤至后面在美国的经营所得,肯定也并非主要基础,不然张学良也不至于要靠卖字画来准备美国的生活。

END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