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世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人人熟知的俗语,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其实这句话是孔子他老人家说的,出自《论语·阳货篇》,至今已经流传千年。

为什么说世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1)

孔子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话?

在《论语》原文里面并没有点名孔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出这句话,实际上《论语》中,孔子说过的很多话都没有说明背景,关于这一句话,目前比较认同的一种情况是这样的,当时孔子到卫国游历,卫灵公为了对孔子表示欢迎,立马给孔子“奉粟六万”,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待遇了,甚至要比孔子在鲁国当司寇时的待遇要好。

虽然卫灵公表面上对孔子很器重,但实际上,他只是利用孔子的威望来提高自己的名声,并非真的想要他在卫国宣扬儒家治国思想, 因此,卫灵公给孔子安排的职位毫无实权。其次,卫灵公这个人私生活混乱,好色,不仅好女色也好男色。有一次,卫灵公和夫人一同乘车出去,让宦官雍渠为参乘,孔子做次乘,招摇过市,这对孔子来说简直就是人格的侮辱,颜刻问有何耻辱,孔子当即就说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以此来指责卫灵公。

卫灵公无心让孔子帮忙辅以人政,孔子在卫国没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加上在卫国孔子受到小人构陷,没过多久,孔子就离开了卫国,这句话更可能是孔子离开时发出的感慨。

为什么说世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2)

怎么理解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

在孔子眼里“君子”和“小人”最大的区别在于道德上,“小人”泛指那些道德卑劣之人,在这句话里面指朝臣谄媚之人,要理解“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不妨先从后一句“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开始,后半句为前半句的“难养也”提出了原因所在。这句话中的“孙”在此处通“逊”,在这点上是没有疑义的, 意思是说道德卑劣的人,是最难教养的,当你亲近他们,他们就会不知天高地厚的胡作非为;当你疏远他们,他们又会一直抱怨。

这句话最大的争议就在于,孔子为何把女子和小人归为一类人呢?这里的“女子”又是指什么呢?鲁迅就曾经在文章中讽刺到:“将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事实上包括么?

大家素来知道孔子主张“孝”道,“孝”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7次,诸如“为人子,止于孝”,再如“子日:“孝以敬为先”这些都是孔子主张的孝道,孔子主张对父母和长辈要孝顺、敬重和关爱,因此,这句话中的“女子”不太可能是指长辈中的女子。其次,根据“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解释,这句话表达的对象应该是地位相近的人。这样一来就说的通了,女子是指平辈之人的那些女子,小人则是指道德卑劣的那部分人。

为什么说世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3)

孔子对女性是否有偏见?

很多人都说这句话是孔子对女性的轻视,你认同么?我是非常认同的,不过我认为这句话里面孔子表现出来的不是对女性道德上的轻视,而是性别和地位上,我们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看出。

首先,孔子在《论语》中表现对女子的轻视,并不止这一句,还有《论语·泰伯》中讲到: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曾说过自己有十个贤臣能够帮他治理国家,孔子说:人才太难得了,不是么?唐尧和虞舜时期,天下的人才是最多的,但是这十个大臣里面,其中有一个是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坐拥天下的三分之二,依然服事纣王,可以说周王的德最为高尚。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把女子计入大臣里面,认为女子不能称之为能够成大事的人,这也证明了孔子对女子在能力上有所轻视。其次,我们从孔子所处的时代去看,孔子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礼记》中就有规定,“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可以看出这个时代对女性的约束比较多,在地位上也是尊卑有序,夫比妻高一等,妻比妾高一等,光是儿子的地位又分三等,妻子生的孩子是嫡子,妻子生的第一个儿子叫嫡长子,第二个叫次子,而妾生的孩子就叫庶子。在财产继承上,他们依然也是根据地位尊卑继承。

为什么说世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4)

所以说,在这样一个男女地位不平等的时代,对于女性的轻视只是他们的既定认知而已,普遍的男性都会认为女人就是要依附于家庭而存在的一个物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求孔子的思想能够跟上我们新思想的步伐未免有点不现实了。

其实古代对于女性的轻视现象是非常常见的,雅典著名的文史学家色诺芬曾提出提出了女性美德的标准,那就是无条件地服从丈夫。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这样的哲学家也认为女人属于下等人,还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带有轻视女性的言论。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孔子讲了这句话,就否定了他所有的思想成就,更不要为了满足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完美形象,就曲解了这句话。晋国士季曾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知道孔子是一位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人,而不是一位21世纪的圣人,我们必须承认并非孔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但我们更肯定的是孔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近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对后世影响巨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