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2)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大鹏老师。

今天给大家分享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长度单位

包括教材、学情分析,课件、试题和视频,实在是很大开学大礼包,期待你的分享和关注。

教材分析:

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两种情况:

一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 大小 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 1米=10厘米 的错误,才有可能利用表象进行一些简单的估测,如估计窗的宽和高约是几米。

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比如,教学1厘米时,借助图钉、手指的宽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教学1米时,伸开两臂比划1米有多长,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如测量铅笔、身高、黑板等各种物体的长度,测量跳远的长度。让他们认识一些不同的尺子,实际练习读取厘米尺与卷尺等尺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长度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线段的概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时无法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3)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 比长短 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的缺乏的缘故,使他们对 厘米 、 米 这样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模糊,所以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 建立 1厘米 的长度概念,并且会用刻度尺进行简单的测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就应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用实践突破。

学 习 课 件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4)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5)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6)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7)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8)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9)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0)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1)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2)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3)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4)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5)

配 套 练 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6)

二年级上册数学讲解长度单位(真不错干货分享)(17)

我是大鹏老师 ,专注中小学生学习,因为专业所以出色!

可搜索和关注同名你懂得的号:跟大鹏老师学语数。

或头条私信回复005(不是留言),更多精彩等你哦!

请持续关注我的原创文章,坚持更新,我们下期再见。

声明: 以上图文和音频,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立即处理。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