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出好看又大气的艺术字(字的韵味精气神)

怎样写出好看又大气的艺术字(字的韵味精气神)(1)

一、从用笔,到节责的律动,体现出字的“韵味”

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而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

提按是心灵的节奏,提则细,按则粗,古人重视提、按,其实就是重视线条的节奏。

书法节奏感的强弱,不单是看笔画的粗细,更要看粗细的对比,对比突兀,节奏感才强强。

书法中重视“韵”,是由线条内部的节奏所生发的、线条的灵动的体现,折射的生命情愫。

在书写时,书写内容的情感,当时的情绪和状态,随着笔尖的滑动,时而跳荡,时而曼妙,时而激越,时而悠扬,形成意境上的律动,这样写字的节责,而衍生出字的“韵”味。

二、融入精气神的字,字的主笔是结构的关键之一

每个字的本身,包含着均衡、理性、秩序、对称、和谐的意味;另外又要挣脱汉字结构本身的限制与规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精神。

从中国书体的发展中,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不同的字体中,有不同的侧重,篆、隶、楷属于“详而静”,行、草属于“简而动”。

我们要理解对称和中轴线不是一回事。字的对称可以建立在重心平衡上,中轴线类似田字格的竖中线,左右要对称。我们写字,不一定要左右对称,只要字的重心稳,立得起来,好看,也是其中的一个标准。

此外,书法有主笔,有余笔,则能条理分明,其主笔是一个字之中最主要的笔画,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或顶梁柱。

字的主笔通常在字中起到一种平衡、支撑、稳定的作用,一般会写得大而长,或雄厚,或舒展,写出来的字,结构更容易均衡。

想要把字写得平正、均衡、对称,实际上,掌握好一个字的主笔是非常关键的。

三、通过穿插和错落,重建新的均衡的方法

为了获得某种新的均衡,穿插与错落就成为结构法则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原理。

王羲之在提出“字贵平正安稳”时,并不是要求简单的横平竖直,而是要求字形能够偃仰得宜、欹正合体、大小适当、长短合度,即所谓“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书论》)

因字而立形,每一个字都有它的独特性,笔画的多少,字形的方块大小,随字的自由的结构,穿插,避让,错落等。为了把字写稳,进一步提高,就是在稳之后求不稳,在平正之后求险绝,整齐之后求错落。

这种看似不平衡的结体,比那种四平八稳的结体更有动感,更有“势”,更带有一种冲力和张力的美。

四、字的布白,灵动之气

字的结构,又称“布白”。因为汉字是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点画的空白处,也成为字的组成部分,虚实相生,黑白相间,阴阳相合,有一定的哲学基础。

有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我落墨处为黑,我着眼处却在白。”

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

我们写字,黑色墨迹体现字的结构,其余白色为空白,为留白,留白也是一个字的内容,研究留白,也是为了把字写得更好,更美,更灵动。有规律的留白,留白处有独特的空间,组合在一起,更能体现出字的结构美。

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 精美出于毫端,巧妙在于布白。字的巧妙有时要从阴阳、虚实体现出来。虚的世界,可以衬托出实的世界一样的道理。

把“无”的意义张大,“有”的意义就突显了。书法的虚、实之道,并不是说多留空白就可以产生灵气,关键是要看空白是不是生命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是气的聚散和流转,与其说是写字,不如说是写气,一个字是有气的,有些字的笔画之间,连与不连,都会形成字的气的流通与堵塞,这个字就是灵动还是不灵动的问题。

分享,交流、共勉。

大家有什么看法,留言评论,喜欢的话,可以点赞、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