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十大免费古镇(江苏人气宝藏之苏州篇)

“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两千五百年前,春秋霸主吴王夫差兵败越国,拔剑自刎,身死魂消。两千年后,吴王夫差剑重现于世,这柄寒光凛冽、削铁如泥的青铜宝剑是千年前吴文化的惊鸿一瞥。

苏州十大免费古镇(江苏人气宝藏之苏州篇)(1)

苏州,春秋时期吴文化的发源地,这里对剑有着非一般的崇拜,春秋时的吴国或许就是当时世界上冷兵器冶铸水平最高的地方。位于姑苏区的苏州博物馆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出自建筑大师贝聿铭之手的著名市属博物馆。在苏州博物馆的千余件馆藏珍品中各式铜剑不少,而其中堪称为国之重器的,莫过于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剑全剑为柳叶形,在近剑锋的三分之一处,略微收腰。这柄剑上因有“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的铭文,因此定名为吴王夫差剑。2012年,苏州博物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耗资 4250 万人民币征集到台湾古越阁旧藏的一批青铜兵器,其中就有这把吴王夫差剑。

吴王夫差剑剑格呈倒凹字形,剑格两面有深峻的兽面纹,其花纹部分原镶嵌绿松石,现一面已佚。剑首呈圆柄状,上有吴越三绝之一的同心圆纹。这一同心圆纹有九层,深度两到三毫米,薄仅三分之一毫米不到,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只有吴越地区才能做出。

这柄剑虽然保存了2500年之久,但是依然寒光逼人,在入馆后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试验,将宣纸卷在一起,仅仅靠剑本身的重量就划透了十二层宣纸,在目前所有存世的吴王夫差剑当中,是最完美的一剑。

这柄至今仍摄人心魄的剑竟然铸就于两千多年前的吴国,当时吴国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冶铸业的发达可见一斑。在吴地灿烂的剑文化中,吴王夫差剑是冠上明珠,它曾跟随一代霸主夫差浴血沙场,也曾流落他乡辗转颠沛。而今,吴王夫差剑重返吴都,落叶归根,静静的向我们讲述吴文化的剑魂。

出品人:王文坚

总策划:李军 傅晴

制片:冯秋红 童光晶 高南佳

编导:沈昭

执行:薛柏

撰稿:沈昭

统筹:宋峤

摄像:戎毅晔

剪辑:朱雨柔

封面:肖甜

校对:陶善工

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特别支持:上汽大众

出品:紫牛新闻/扬子晚报网

编辑 : 魏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