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房产销售人员的成长经历(从成功面试到1个多月开单1100万)

一线房产销售人员的成长经历(从成功面试到1个多月开单1100万)(1)

各位群友大家好,我是兆刚,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说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担待,我们一起共同进步。

一、我的简单经历。

我来自江苏徐州,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国家大型的综合交通和运输的枢纽。

我出生在徐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上面有4个姐姐,按理说我应该是娇生惯养的典范,因为家里只有我一个男孩,那还不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但我父母都是非常开明的人,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养成了现在我独立自主的性格。

这点我特别感谢父母,我的成长经历非常平淡,跟大部分上过大学的同学都差不多,没发生过什么大事,从小学、初中、高中,我成绩一直不错,高考发挥得不是特别理想,但也考上了“211工程”学校。

专业学的是矿物加工工程,简单来说,我的专业就是煤炭精细加工,算是比较偏门的工作,当时我报考这个专业的时候,正赶上煤炭黄金10年,就业形势很好,工资也很高,运气还是挺好的。

不像其他同学,大三、大四过得很辛苦,需要到处找工作实习,毕业基本不用面试,我直接进了一家企业上班,待遇各方面都很不错,企业的生活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企业的生活特别平静,就像一潭死水,就是办公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因为我们公司在内蒙,特别偏远,业余生活就是打篮球,出去喝酒吃饭,日子就像温水煮青蛙,会逐渐把一个人磨平,让人变得没斗志。

那时我是一个心怀大志的人,一直想跳脱这份环境,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去闯荡,奈何没发力的方向,不知道自己出去能干什么,要是干的不好该怎么办?薪水没现在高怎么办?

当时各种顾虑,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经历,想干一番大事业又不知道该怎么干,又怕失去眼前的铁饭碗,我在企业犹犹豫豫、浑浑噩噩中度过了2年多。

二、改变从跟高手学习开始。

我已经忘记怎么看到《我把一切告诉你》这本书了,只知道当时看到这本书热血沸腾,当时我就被书里的故事吸引了,花了4天时间,终于把2部全看完了,看了一遍还觉得不够过瘾,又看了第二遍。

当时我就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一眼看到底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改变,我要赚钱,我要过人上人的生活,但怎么改变呢?

当时边看边做笔记,把认为重要的东西写在本上,但都不知道怎么落地,现在想想,原因就是没学以致用,执行力差,只会记录,不会用,也没机会让我去实践

当时我加入了雨总的销售群,看到群内716学员的分享,热血沸腾,但心里很犹豫,这是不是真的?靠不靠谱?要是假的该怎么办?我在群里蛰伏了4个月,看完大部分人成长案例后,心态逐渐从怀疑到认可,再到相信。

我也想进去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团队,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进步那么快,为什么那么多人产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于是我跟女朋友商量后,报名加入了716团队。

三、成功环境造就成功者。

1、我的市调过程。

晚上11点进学员群,刚进来团队同学都在欢迎我,就冲同学们的热情,我都觉得值了!

4月25号,我辞职离开的原来的工作岗位,对于辞职这件事,我早早就有准备,我想早早进入新环境,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当时老大不建议双线作战,但我心意已决,我再也不想在那个环境待下去了,我要努力证明自己。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看的出来,我是个比较有主见的人,但往往这种主见会让人吃亏,如果现在让我选择,我宁愿学习四个月再出去找工作,刚开始两月实在太累了,老大说的才是正确的。

当时我离开内蒙到了太原,开始市调房地产公司,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说实话,我是一个内心不服输的人,团队越是让同学们不要双线作战,我越要去挑战,团队让咱们先从快消入手,我就要去试试项目销售。

看了面试的视频,当时我把目标定在太原顶级房地产代理公司,我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后面实践证明,听话加执行才是成功的捷径,除非你有绝对的自信去挑战项目销售,而且可以做到716,甚至718来学习,不然就只有哭的份。

当时我用了8天时间,市调了太原40多家楼盘,最终确定了一栋楼盘,说到市调楼盘,我分享一下个人经验。

第一,咱们分析,如果你去楼盘,什么样的人才能接到置业顾问的热情接待?

肯定是有足够经济实力的人,现在从衣着、谈吐及车辆的好坏基本能判断出一个人大概的经济实力,如果对方经济实力有限,即使我说的再天花乱坠,他也没购买的实力,对不对?

如果你想从置业顾问嘴里套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格局一定要装的大点,不要对方说出价格后就变得畏畏缩缩,就当自己拥有千万资产,爷今天就是过来逛逛的,心情好就买一套。

市调时如果自己有车就开,没有的话问朋友借也可以,最差咱也得穿的像个有经济实力的人,不然的话,很有可能被置业顾问划归到C类客户(无意向客户),问题都不好好回答你。

第二,尽量不要问太专业的问题。

每个楼盘的置业顾问接待过各种市调的人群,他们对这块很敏感,如果让他嗅到一丝这方面的气息,基本上后面的问题他都会开始应付你了。

千万不要上来就问你们容积率多少啊?层高啊?房源还有多少啊?这种问题一问就露馅,尽量采用小白式的词汇。例如:你们项目绿化怎么样?楼间距多少?房间多高啊?卖的怎么样啊?

这类问题,虽然得到的答案都一样,起码这才是正常客户应该问的,问题要尽量平民化。

第三,一定要表现出强烈的购买欲望。

这样接待你的置业顾问才会把你列入A类客户,即使你走出这个售楼部,他也会主动联系你,这时想套有价值的信息就相对容易。

第四,房子具体的销售情况,从房地局的网站上可以查到,千万不要相信置业顾问的忽悠,说自己的楼盘卖得如何如何火爆,网上数据才是最真实的。

这是我四点体会,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做别的行业市调,也可以借鉴,所有市调想有结果,都需要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有购买实力,且有意向的客户,这样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相信大家也看的出来,我这些招数都是书中的招数,不就是线上线下结合那几招吗?所以想成功,就得听话加执行。

经过几天市调,最终我确定了一个楼盘,这个楼盘是学区房,是SL公司代理的,而且是新盘,团队领导也不错,各方面都挺符合我的要求。于是,我满怀信心的,在智联招聘上向SL太原分公司,投递了我的简历。

公司要求至少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我觉得凭这份市调报告,足以打动人力的主管,咱好歹也是在团队学习训练过的人,应付个面试还不是小菜一碟,大家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吗?

我的简历不到1分钟就被PASS了,这个我记得特别清楚,下午2点40投的简历被查看,2点41分就被否定了,连个面试的机会都不给我,当时我那个心酸啊!

咱好歹也是在716团队学习训练过的人,怎么能轻易认输?当时我拿起笔写写画画分析:为什么会PASS掉我的简历?

从被PASS的时间来说,他只用了1分钟,所以我分析,他肯定没用足够的时间看我的简历,显然我的优势没被对方看到,被PASS是正常。

从招聘者心态分析,他每天会看几十上百份简历,哪有那么长时间挨个仔细看?基本都是看几眼,直接决定是否给面试的机会,看到没经验投递的简历,肯定第一时间PASS。

这里给大家说个小技巧,在写自己的简历的时候,其实可以稍微撒点谎,这样可以增加自己面试的机会,如果你进入面试环节,一定要如实给面试官说明自己的情况。

这个我觉得可以理解,毕竟我是真心想加入贵公司,如果我写成自己是个小白,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我觉得大部分面试官都可以理解。

从智联招聘的简历模板分析,这种简历模板格式固定,第一页是基本信息、工作经验等的描述,我想把市调报告和自荐书放到第一页,让招聘的人第一时间看到我的具体情况,但他的模板满足不了我这个要求,我也没法定制专属我自己的简历格式。

从这三个方向,我分析出被PASS的原因,这时我怎么办?放弃吗?哥们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吗?做销售要把握主动权,这时我又想到一招,最终得到了面试机会,大家知道我用的什么招吗?

既然网上不给面试机会,那我就杀到公司,你总不至于这个机会都不给我吧?我从网上搜到了人力部主管的电话和姓氏,直接杀到公司去面试,当时公司人力部主管看到我很诧异,问我:为什么上门面试?

这时我说了提前锤炼好的话术:“我觉得网上的资料不能够全面展示我的能力,所以我想当面来面试,一是让公司更全面的认识我,不想让公司失去一个未来的销冠;二是即使我面试失败,也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次面试做好准备;三是想让公司看到我的诚意,我的确很希望加入这样一个有活力的公司。”

这个话说的有点大,不过很管用,呵呵!哥们这话术还行吧?

这都是市调得来的,剪刀加浆糊搞定,就公司HR来说,他们也希望招到一个留得住的人才,而不是一个频繁跳槽的人,人力主管大概是看到了我是一个比较用心的人,口齿也比较伶俐,所以就给了我面试的机会。

刚开始面试的时候,都是HR主动发问,问了之前工作的情况,以及对置业顾问这份工作的了解程度,我一边回答他问题,一边想怎么把话语权抢过来。一旦进入他的节奏,我就处于被动地位,思路也会被他带走,当他问到我怎么看待太原房地产市场的时候,我知道,机会终于来了!

这个话题我仔细研究过,即使他不问,我肯定也会主动往这个方向上引,不然怎么发挥咱的优势?我从目前全国市场的情况分析房地产行业现状,以及房地产作为支柱性行业,影响着上百个细分行业。

再根据太原供求关系、目前去化速度、政策导向及未来市场供应量等几个方面,细细分析了目前太原房地产市场的情况,这些都是我提前市调出来的,让我当时想,我哪能知道这没多啊?

说完这番话后,我明显的发现HR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我趁热打铁,分析了目前大型房企纵向一体化转型之路,小型房企为了生存则会改变发展方向,向多元化发展,最后又分析了目前代理公司面临的困境。

我觉得这些说得都比较肤浅,大部分都是网上得来的消息,但从一个纯行业小白的角度来分析,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觉得任何人都会对你高看一眼,最后HR开玩笑的问了一句:你确定不是来面试经理岗位的?

面试过程轻松又愉悦,因为我把心态放的很好,我就是来展现自己的,你可以不要我,但我必须为自己负责,而且一坐下来,就相当于至少一半的主动权在我手里。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面试的视频,这个在网上也可以搜到,一定要主动向面试官发问,如果你只是被动回答问题,你就和千千万万的面试者一样,怎么可能给HR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试本身就是一件平等的事,他在挑选我的同时,我也在挑选他们,和HR聊得比较开心,最终我的能力也被他认可,我离开公司不到1小时,我就接到了复试的电话。

怎么样,哥几个?其实,面试没咱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不给我面试机会,我就杀到公司去面试,总不能这样的机会都不给我吧?接到复试讯息后,我开始积极准备第二天的复试问题。

第一天面试只是关于我一些基本情况的了解,第二天面试需要的是真材实料。第二天,拿着精心打印出来的市调报告,我雄赳赳气昂昂面试去了。

相对第一天的面试,领导其实更希望看到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的态度,这时我和项目经理扯房地产行业,这是拿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优势对比,这可不符合咱们716团队的作风。

随时激发自身优势,隐藏劣势,这是我第二天面试的主旨,经理开始谈论房地产行业现状时候,我就静静的在旁边听,并不时点点头表示附和。

当经理询问我对房地产市场看法的时候,我摇摇头说:“我之前没做过房地产行业,但我为了加入贵公司,特地在面试之前做了一份市调报告,不知道您有没有兴趣看一下?”

这时案场经理立刻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当我从包里拿出市调报告时,我看出了经理的震惊,因为这份报告足有30页,厚厚的一沓。

经理细细的看完我的市调报告后,当时就对我说:“小伙子,你真的不错,如果不是这份市调报告,我一定会把你推荐到另一个项目去做,通过这份市调报告,我看到了你的细心,所以来我的团队吧,我看好你!”

我的市调报告从竞品品牌、规模、交房时间、优惠政策、预售证办理情况、周边交通、配套、及楼盘的销售情况等一一罗列,再逐个分析各个楼盘的优劣势。

这时仅仅依靠线下市调,是无法支撑起这个市调报告的,线上的网站——搜房、安居客、新浪乐居、腾讯房产、中国指数研究院等,以及各大房产论坛、房地产交流群,能用上的基本上全用上,一点一点的这个市调报告就丰满了。

我这个市调报告还有一招杀手锏,我不仅去售楼部市调,还实地去了该项目周边竞品小区里深入市调,大家觉得我这招够绝吗?既然市调咱们就要做到极致,光从售楼部能得到什么信息?

我深入到小区,找小区业主聊聊,了解第一手的资料,至于这个理由嘛,这还不好说,搜房网最近在搞一个,关于太原楼盘小区物业打分评比项目,我想深入各个楼盘实地采访一下各个业主的心声,哈哈,够不够绝?

当时项目周边有5家竞品,我白天市调完售楼部,下午就去各小区里面找业主聊天,问一些竞品的具体情况,例如小区物业怎么样?住房质量怎么样?家里有没有漏水情况?

反正就是聊天,那些老大妈老大爷闲着没事,资料很快就收集的差不多了,这为我后期业务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毕竟业主的意见才是最真实的意见。

以后客户问起竞品的项目时,哥们啥都不说,直接把这套市调报告拿出来,绝对比费尽口舌解释1小时有效果,是不是?这都是我通过学习预热课程总结的。

别人面试完进入团队,都是由老人带着去走访楼盘熟悉环境,我直接跨过这个环节,进入案场就开始背销讲,这就是思维模式的力量,改变一下思维模式,马上就变得高大上。

2、用“三大”成交客户。

这个客户是我电CALL打来的,特别不容易,因为当时我没上岗,做过地产的人都知道,没过销讲之前是不能接待客户的,如果是我自己电话打来的客户,我就可以接待。

当时我接这个客户时,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而且我师傅当天忙,没在旁边盯着,我就自己独立接待客户,通过交流发现,他们就是过来看看,其实并不是特别中意我们的房子。

因为客户的孩子还小,马上要升小学,我们的房子对口的是一个知名初中,客户最大的需求满足不了,你说这时我该怎么办?

客户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准备买学区房给孩子上小学,之前看了不少房子,中意的是竞品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签约A小学,是太原排名前十的小学。

我们项目签约B中学,业主可以直升初中,我们这个初中也是山西排名前五的学校,客户中意大户型,但纠结于上小学重要还是上中学重要?孩子明年上学,这就是客户具体情况,你们说我该从哪个方面入手攻破这个客户?

客户走了以后,晚上回到家,我用《提问思维模式》写写画画提问,想把这个客户争取过来,毕竟这是我接待的第一个客户,我不想这么轻易放弃。首先分析竞品项目的优势:

1、大品牌,品质有保障,可以承担更多的品牌溢价;

2、产权70年,我们只有50年;

3、竞品精装修,我们是毛坯房;

4、竞品还没开盘,可选性房源较多,优惠力度较大,我们已经开盘半年,几乎没优惠;

5、竞品对口小学,正好解客户燃眉之急,我们中学虽好,但也是客户6年后才要考虑的事,讲的再好也说不到客户心坎里去。

分析一圈下来,再看看自己的项目,貌似没一点能比过人家的,难道就这么算了吗?不行!这个客户我必须拿下,以后这样的客户还会有不少,如果这个拿不下,以后的客户怎么办?我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个问题?从哪里找竞品的劣势?

当时我就想,既然大方向不行,咱就用《目标细分》一项一项分析,总能找到竞品的劣势。

1、从价格做分析,竞品精装修,均价11000元/平,我们均价9500元/平,毛坯房,综合下来没价格优势,竞品是大品牌,果断摒弃。

2、从交通分析,竞品紧邻龙城大街,是太原一条城市的快速路,我们项目周边虽然有四条城市快速路,但片区内的交通情况较差,想要具体呈现出来至少要2年以后。就交通来讲,业主在哪里上班这个不知道,我们这个项目距离市中心4公里,竞品8公里,这条是小优势。

3、从户型来讲,客户中意大户型,竞品项目128平米,我们130平米,竞品的主卧、次卧、客厅朝阳,客卧朝北,明厨明卫,我们户型只有主卧和客厅朝阳,客卧和次卧朝北,卫生间没窗户,户型方面竞品占尽劣势,果断PASS。

4、从交房时间来讲,竞品刚刚打地基,我们已经施工一年,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一年的交房优势,以目前的施工速度,我们项目明年年底交房,那竞品就要后年交房,客户孩子明年就要上学,能赶上吗?

分析到这一条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些发力方向,我马上去网上搜集竞品视频的讲解,我发现竞品的置业顾问,在视频并没重点讲解A小学的情况,

这可是竞品项目的最大亮点,为什么不讲?

这是突破点,需要深入调查,如果学校明年9月不能如期开学,竞品这条优势荡然无存,那么我的机会就来了。

从小学和初中重要性做对比,小学打基础,中学是提升阶段,初中是孩子重要的阶段,所有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在这一时期形成,上好小学的目的是什么?上好的初中。

但上好的小学一定能上一个好的初中吗?答案是不一定!以目前太原的形势,教育资源平衡化很可能导致好学生不一定能上好学校,但好初中能上好高中吗?能,一定能!为什么?

高中是面向全市招生,择优录取,好成绩就一定能上好学校,这么分析下来,我们项目的优势就显现了,好初中等于好高中,好小学不一定等于好初中,继续单爆这条。

通过一番分析,我总结出了自身项目的两条优势:第一、竞品不一定能保证业主的孩子上A小学,我们的项目可以保证孩子一定上一个好的初中;第二、上好小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升入一个好的初中,我们的项目正好可以满足这点需求。

接下来我用《单点爆破》对这两条优势进行单爆分析。首先,竞品能不能保证客户的孩子明年及时升入小学?

小学是划片入学,这就意味着,小学周围1.5公里的业主都有机会上这个学校,但是不是所有业主的孩子都能上这个学校?这需要看学校的招生人数。

因为一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就需要摇号,一旦摇号,这个学区房的价值就要打折扣了,我从网上市调这个小学,周围1.5公里范围内的小区的数量,一共12个。

利用数据匡算出,1.5公里内的这些小区共有1.3万户业主,具体方法是依照小区的规模及入住密度来计算,以竞品项目为例,竞品占地55亩,共6栋楼,住户是1100户,这个规模在楼盘里只能算中等。

其他11个项目规模有大有小,取竞品项目住户为平均值,再乘以12,得出区域内业主数量为1.3万户,再根据业主年龄分布计算,有上小学需求的业主数量大概在1000户左右。

太原规定公办小学最多能招6个班,每个班最多招45个学生,也就是这个小学明年最多能提供270个学位,但却有大约1000户的业主孩子需要上这个学校,1000个人抢270个学位,这个几率是不是有点低?

从项目交工时间推算,我们项目去年4月份打地基,最早也要明年6月份才能交房,竞品今年4月刚刚打地基,最早也得后年年初才能交房,业主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学,这点显然竞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即使竞品给客户承诺,只要交房之前就能落户,但从太原的政策来分析,至少需要户口落到该区域两年才能算本区户口,这个时间显然赶不上,无论从入学时间还是入学几率讲,竞品都不能100%保证业主的孩子上这个学校。

光从这一点觉得就能打动客户吗?竞品如果满足不了这个要求,客户找一个能满足要求的房子不就行了吗?问题还是没得到彻底解决。于是,我从小学和初中的重要性再做分析。

小学是打基础,初中是拔升阶段,业主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小学,就是为了让孩子上一个的好的初中,但目前太原为了教育平衡化,所有公办好的初中全部摇号入学。

也就是说,即使你孩子成绩再好,也不一定能保证上一个好的初中,这个是几率的问题,但上一个好的初中就意味着一定能上一个好的高中,因为高中是看分数来录取,这两者的关系相信不需要我分析,大家也能看的出来。

分析出这两点后,我仔细锤炼了一番话术,客户不是都喜欢听故事吗?那我就以自己为例,给客户讲自己的故事,我上的小学很一般,但初中还不错,成绩也挺好,所以上了一个好的高中,这样才考上了211工程学校。

因为是我自己的故事,所以我讲的很动情,客户听的也很仔细,我又把自己的一番分析给客户讲了一下,客户表示自己会考虑,这时我已经知道,客户动心了,因为我抓到了他的痛点。客户花这么大价钱,不就是希望将来孩子能上个好大学吗?OK,来我们学校就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课程一直强调:开单=人情做透 利益驱动。我这利益驱动有了,人情怎么做透啊?这么短的时间做透人情,显然有点困难,我和客户交流的时候,知道客户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

客户说自己很长时间没去过学校了。于是,我专门跑到学校拍了几张学校的照片发给客户,嘿嘿,是不是瞬间就能让客户感觉到,我这个小师弟的良苦用心啊?

给客户发照片的时候,我写了几句话,大概意思是学校变化挺大的,只有这几个地方一直没动过,不知能不能唤起师兄大学时的记忆?这几句话说的我都觉得酸的不行,但的确起了一定的作用,客户很快给我回了邮件,感谢我的用心。

又过了几天,客户给我打电话,问我当天看的楼层还有没有?这时我知道有戏了,果然工夫不负有心人,如果当时因为客户需求不对口,而果断放弃这个客户的话,损失的不仅仅是客户,而是自信心。

有句话说得好:业绩治百病。这真的是至理名言,我对这句话有深刻的理解,因为后面开单的客户,都是因为我大胆用“三大”成交的,而且每个客户关系都处的很好。

做房产销售的都知道,每个人手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难缠客户,但就我目前成交的几个客户来讲,一个都没有,每个客户都特别认可我,也认可这个项目。

现在我充满了自信,坚信自己每天的付出都不会白费,坚信只要按照课程的指导去学习、去训练、去实践,一定会在在自己的行业取得成功的。

其实,我觉得今天分享不是来展示,我更希望今天看分享的朋友,能从中借鉴一些有用的为自己所用。

最后来分享一下自己的业绩吧,本月成交4套大户型,总业绩500多万,排号12个,团队排名第一,估计本月收入破3万,加上这几天开始逐个解筹,今天解筹6套,加上前面的500W,现在总业绩是1100万,预估月底能突破1500万。

现在我才上岗一个半月,领导已经开始让我带新人了,团队来了3个新人,领导安排了两个给我们的主管,一个安排给了我,团队其他人都最少干了一年以上,我只是比这些新人早入职2个多月,所以,我真的非常感谢老大,感谢“三大”,感谢“716团队”!

今天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老大,感谢队,感谢各位群友的耐心看我的分享!

祝各位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事业步步高升!

蓝小雨是谁?

蓝小雨716特训介绍(2021)

注解1:

716特训核心课程:三大思维模式(提问思维模式、目标细分思维模式、单点爆破思维模式) 简称“三大”

注解2:蓝小雨学员团队,称之为“716团队”

掌握《三大思维模式》,不仅能用在解决销售问题中,在面试、考试、策划、创业、家庭,感情上遇到难题,也可以用三大思维去应用解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