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殊院干嘛的(成都文殊院你来过吗)

文/兰华茂一,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成都文殊院干嘛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成都文殊院干嘛的(成都文殊院你来过吗)

成都文殊院干嘛的

文/兰华茂

在成都工作,那日闲暇无事,铺开巨幅的城市地图,专挑些名胜古迹,烟柳画桥之处,顺逆时针数遍,却被正北方向的殿堂层叠,塔林矗立所吸引,于是我记住了她的名字——文殊院,于是兴冲冲奔了去。

一夜的瓢泼大雨,凌晨的时候居然停了,偶尔溅落几颗冰冷的水珠,滚在我的脸上,冷嗖嗖的,风轻轻掠过,摇曳着浓密油亮的叶子。

远远的,我看见巨大的牌坊,纵横于街口,是青石精雕细琢而成,威武雄壮的狮头,气势恢宏,廊坊翘立的尖顶,透着古建筑的韵味,其身遍布祥云,上书斗大的文殊坊,左有吉祥福地,右有智慧禅林,又有德慧门,上有对联:诚意修身开慧眼,正心行善结禅缘。站在门下,琢磨着寥寥数语,让我禁不住肃然起敬,向我开启一方佛的神秘天地。

置身于两厢森立的长廊,恍入数百年前的蜀都小镇,不知所往。

但见褚红厚重的院墙之上,参天大树拔地而起,其叶如炬似盖,婆娑逸趣,把整个文殊院隐于无边的绿洋之中,平添一份庄重和苍翠。连绵的红墙头,是笠大端正的隶字:南无阿弥陀佛。

文殊院,系中国名寺,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古名信相,创建于隋大业年间,距今有1400年历史,曾毁于明末兵火。清康熙三十六年,慈笃禅师发愿恢复,因其德性远播,众谓其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于是官民捐资重建,遂改名文殊院,目前有五重殿宇,占地近百亩,塔、殿、亭、廊、阁林立,并开办空林佛学院,图书馆,慈善功德会,空林讲堂培养僧侣,是中外信士,宾客朝拜和观光的佛教文化胜地。

门口,大殿是红黑的主基调,屋檐高挑,尖上悬挂铃铛,整整齐齐的浏璃瓦,悄悄爬上油油的苔痕,高大坚固的护栏,依然是褚红凝重的墙体,两旁是威武雄壮的狮雕,廊柱粗大,高高的铁皮门槛,镂空精致的窗格,只看见古信相寺牌匾,对联云:陆海涌精蓝永祝国祚万亿,蓉城辉法界长宣化三千,却不甚明白。

殿正中端坐弥勒佛之身,金碧辉煌,安祥丰满,气宇轩昂,灵韵生动流畅,袈裟飘动,栩栩如生,笑容可掬,才有:大肚包罗见胶位住兜率主,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尔勒尊,又看得我云里雾里。只好惭愧自己才疏学浅,与佛无缘。

两边四大天王侍候,极尽威武雄风,须发皆突,张牙舞爪,其手持或剑,或伞,或蛇,或琵琶,各得其妙,让人徒生敬畏。

转过此间,豁然开朗,但见香烟缭绕,善男信女,都匍匐于前,逢佛必拜,虔诚之致,天井之中,有一灯架,层层叠叠,什么智慧灯,吉祥灯,平安灯,共有七层,连绵不绝。

几棵银杏古树参天蔽日,此时我听见悠扬浑厚的钟声,直入人的心魄。

却见一佛,臂长过膝,温和慈祥,曰:长伸手接远客相随同路人,久立等进上打瞌偕行。让我想起三国时,以哭著名的刘皇叔。他的面前,摆了几十盆紫色的花盆,绚烂沉郁,点缀些猩红的黄色。

左边架上横列肃穆的法鼓,妙意能除三世苦,威震远征九霄云,右边对称的是金钟,又联:晨钟暮敼警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圆苦海过路人。真是绝妙说辞,这才明白钟瑟相和的根由,慨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沿回廊徐进,殿宇次与枇邻,巍然矗立,蔚为大观。忽又见一佛眼垂青,云: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有何不可,慧生于堂堂生于白在在生生还是天生,我惶然,此中大意在乎绕舌之间否?此佛前供几之案,清爽地摆放着三四个花篮,百花吐蕊,娇香袭人,更有红朴朴的苹果,芬芳欲滴。

橱格之间,供奉众多的经卷,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如:影尘回忆录,五式表解,佛教三世因果文,佛说阿弥陀经,大小咒,大悲咒,勤修念佛法门,金刚磐著波罗密经等等,有的还是繁体古本,让人目不遐接。

镂空的窗,几乎全是木质结构,错落有致,让人喜欢的是那些夸张奔放,俏丽婉转的图案,或莲蓬,或云汉,或鱼虫,或山水,应有尽有,各得此中真妙。

探寻左边通道,曲径通幽,没几步就是遮掩天地的假山,瘦骨嶙峋,颇有些高山峰谷的魅力,它的背后不远,就是著名的放生池,两边树林阴翳,古木郁苍,空气潮湿而清新,却见弯弯的池塘,绕在破旧苍凉的木亭边,近身观瞧,绿藻轻浮,池水涟涟,倒映无数的嫩叶,我惊诧于水中大大小小上百只乌龟,觅食,玩耍,栖息,又争先恐后地抢食游人信徒抛掷的馒头饼干,轻松自在,其乐融融,也有些锦鲤徉徜其间,不免担心它的前途渺茫。如此清幽空旷之地,怡养天年,比起那些酒菜饭桌上任人宰割的骨肉同胞,岂非天上人间?思及此处,我不禁有些感喟。

嘶啾的鸟鸣,不绝于耳,更有此起彼伏的亢长的蛙鸣,找寻了半天,也不知他们藏身于何处。灰白的鸽子,在我的脚边摇摇摆摆,并不理睬我,让我郁闷不堪。忽然,三三两两的蝶,翩翩起舞,出没于红花绿叶之间。

游励所见,不断有铭文篆刻,挥挥洒洒,其文如文殊应世,结戒七义,涛声天尽,早悟三空,清凉功德,法雨宏开,圆如中道,华尔弥天,其法龙飞凤舞,写意天成,尽得中华传统文化之魂。

又见一佛,说什么:心发菩萨群生登净域,手擎宝杵护持正法住世间。青石古色古香,光亮簇新,香炉神龛,置于深远的庭院之中,沉郁凝重,顿时心生敬畏。

揉揉眼睛,才发现5-12汶川大地震的损害,屋瓦掀起,泥土下沉,石板挤裂,危栏歪斜,不免有些惆怅。

蓬台座上,中有牙塔,供有几颗花生,且缀有密密麻麻的楷字,南无尊胜幢幢菩萨,不知所云,似僧侣口的嘟啷的玄文相仿。

偏僻的侧殿,挂一金匾,文殊院字性大和尚开座志庆——

几案之上,书籍整齐,毛笔闲置,更有一幅泼墨的听荷图,寥寥数笔,荷叶田田,露珠滚逸,水波激荡,蜻蜓上头,尽得夏凉之佳竟韵味。

殿堂之间,警世明文随处可见,一,不患寡而是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二,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庙宇到处悬挂着宫灯,其穗如缕,制作精巧,灯影之中,图案诗意朦胧,其意深远,我想,倘是冥冥夜间,月黑风高,璀灿的光华,别一番仙风道骨的景致,岂不美哉?

随处可听鸣金之声,跪垫整齐,绵长的吟诵,浑圆的珠子,铜制斗大的福字,被人从上自下,从左到右,从里沿外,触摸得闪闪发光,据说将富禄盈门,喜事多多。在年深久远的它面前,我的灵魂也为之震颤,苦难而善良的人民。

佛教文化,对于如今这个纷繁尘杂,人欲横流的社会,是另一个空濛玄妙的世界,彼此的对与错,是与非,不得不佩服于她强大的生命力。

忽一缕缕灿烂的光晕,透过遮天蔽地的树荫,穿越殿堂楼宇,粗大的柱子,静静地倾泻,在我的心里,燃烧起阵阵的暖流。

举首望去,高大翘立的屋檐顶上,龙抬头,竟是笑容可掬的佛像之身,蓝天白云,不停地旋转起来。

版匾之多,诗文之盛,什么光吞加象,直明峻德,法相常往,人天津望,诸佛欢喜,甘露飘香,建正法幢,慧日高悬,书法精妙,其意也深不可测。

森严高大的正殿前,正在施食法会,烛火绰约,烟雾缭绕,才和时代有些无声地接轨。在它的面前,大家步履沉重,也不免有些黯然。

上有一联,曾云,权持法嶂重现南山天人供,演权宣数继灵惊顶波写苍。又云,于画豪端见宫王物,圣微垒见转火猿轮,再云,菩提智能脱德六时吉祥,金刚体童子心三川感应。真是晦涩难懂,故弄玄虚,不知是佛教之悲,还是佛教之喜?

此乃说法之堂,云大振雄风,随喜功德,狮吼雷音,左右横立两尊宁铜四不象,光亮稳重,工艺精湛,虎视眈眈。也看到了现代的水晶吊灯,灼灼生辉。

行来一路,沉郁凝重的青石,整齐划一,走的人多了,隐隐有些光亮。清洁的地面,飘落了些花絮柳条,绵薄的绿衣,散发出淡淡的一缕馨香。

也有些佛教的宣传栏:禅说,禅宗小故事,森林里的一棵树,佛光菜根谭,法句经,生活的层面,虚室暖流眼,除却心头火,人生多少重,岂遭混淆,学佛群疑,无声的歌唱等等。

转过幽长的回廊,粗壮结实的木头架子,陈列着硕大无比的木鱼,竟然涂上一层藏色瑰丽的油彩,大眼,张嘴,其身其鳍其尾,活灵活现,到也有些细致的精工。

旁边的屋顶高梁之上,悬挂一口巨大的铜钟,数人才能合围,冷冷的、黑乎乎的金属体,上面冶炼有一组组细密的图案和花纹,祥云,凤凰,莲台,松柏之类的山川景物,我默默地揣摩,这木鱼需要几人来敲,敲出来的声响必然浑厚,幽远到数殿之外。

最后是森严壁立的完纪宣楼,殿宇紧锁,阁道相绕,更见我佛慈悲,气度雍容,烟雾绰约,浓浓的一股清香盘旋。其联曰:教有万流体性殊不可取法格法非法非非法,佛有慧根源自别故漫下危中垂上天上上天。什么戒德重光,俯弘六度,以式为师,龙树真谛……

摇曳着的紫红的桑椹,在绿叶扶衬中,星星点点地缀在心里,是波澜不惊的情潮,更如一段轻盈悦耳的风铃。

黑漆的木栏之内,英俊神武,风流倜傥的二郎神扬戬,左边照妖镜闪闪放光,右手紧握三尖两刃,盔甲鲜明,衣带飘飘,仙气十足,脚边啸天犬张牙舞爪,两眼迥迥,就等主人一声令下,扑将前来,把妖魔鬼怪立马撕个粉碎。

正法眼藏,一联云:孤迥迥峭巍巍坐断古今名利语,净裸裸赤洒洒直超天地圣民踪。此乃藏经楼,平地起山式建筑,高15.84米,康熙36年始建,楼上本文殊院藏经处,楼下为举行佛事活动场所,现供奉有缅甸玉佛一尊,系缅甸佛教界之赠品,殿壁中有狮子吼,彩图一幅,狮子系兽中之王,雄狮于峭壁悬崖,登高一呼,百兽震摄,万禽臣服,佛教以此自喻,象征其智慧和超越,以百兽比作烦恼,意为佛教可以断除烦恼,战胜一切贪欲。

右殿角落通道,再现洞天,是一字排开的佛教用品店,美其名曰:经书流通处,有李树同说佛,佛法与人生,金刚经,大圆满精萃,佛心梵语,净土五经一论。

也有地藏菩萨本原纪,百法叩门论疏,禅秘要法纪,释迦宏法,口念处,游光安乐道,真是五花八道,洋洋大观。

法物流通处,人流如织,什么书简,佛珠,玉佩,僧鞋地,雕像,石塔,木鱼,面鼓等等,应有尽有,信士游客,各得其所,其乐融融。

前面一字排天的碑贴,可谓别具一格,罗城碑主倍相陲,和平塔照空林堂,康熙皇帝游江南金山寺御题,林林总总,耀古千秋。书云:弘范三号,庆脱众生,空林,穗文明相意,一拍禅机,说诗展天苍,三佳正范。

三转两绕,云深风轻,树影分移,突然矗立起千佛和平塔,其势威武,金玉其处,色彩斑斓,一幢幢直刺青天白日。

门边,左右石雕大白象,肥大雄壮,步履稳健,各驮一滚圆如瓜的地球仪,大洲大洋清晰可见,才知佛教的世界和平宿愿,却也有些来历。

塔高八层,锥形状,翘立的龙头,吞云吐雾,气盖日月。却又极玲珑小巧,精致诱人,尖挂铃铛,风过处,叮叮当当的轻响,如作画吟诗一般。塔文本身是蝇头小楷,蚂蚁上树一般,星星点点。最下面是超级莲台宝座,如花悄然绽放,高高的塔身,上绘有麻麻密密,金光闪闪的小佛像。石栏上朵朵祥云缭绕,错落有致,缠有几片红绸,细观慢瞧,定有些故事渊源。忽有几只麻雀啾啾飞来,欢喜觅食,蹦蹦跳跳于塔角边处,灵活异常。静静地屹立台阶之下,我想,不管是何方神圣,何方百姓,都会有些触动,有些感慨,有些震撼。

下有碑文,绕塔右行,功德无量,于是乎众人免不了皆右转,循行而去。

旁边是几棵千年的杪椤树,针尖硬刺的叶,合成宽大的蕉面,盘旋而上,是常青的绿,也是永远的岁月苍桑。其碑文:门开觉路,海霞真曲,;祥似云居更妸吸,诗如山宝多奇峭,又云,书非三代两汉还敢读,指挥神物沛世泽,百花齐放,不可枚举,书法之美之盛,彼得中华文华之精髓也。

曲曲折折的回廊,通幽的尽头是空林书画院,前有两尊铜麒麟,色调沉郁,身姿矫健,形色俊美,傲立天成,惹人喜爱,不愧为奇幻狂想之瑰宝神物。

右边林荫道端处,峙立有玲珑草亭,号曰六也,其高有三层,联为:绿藻半灯兴远意,淡泊宁静有高风,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根植于园林点缀,结构库八角凉亭式,清同治第九代住持悟修光复,加悬“六也亭”,六也为佛教常用语,包含六根,六尘,六念,六相,六喻等等,言简意赅。

后面的文殊阁,系文殊院继初创、中兴之后,又一大型主体建筑群,屹立于文殊院中轴线之后,它结束了文殊院没有文殊菩萨的历史,自上而下分为极乐堂,空林讲堂,空林图书馆,万佛屋光。

极乐堂是纳藏佛教僧侣骨灰所用,在极乐堂附设灵位,将僧侣及信士的骨灰安放于内,使入住的逝者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早入西天极乐世界。让殁者安,生者乐,既继承了传统,又对长期以来关心文殊院的大信士的回报。

此极乐福地,是宽敞明亮的地下室,灯黄绰约,影儿森森,空气凝重污浊,也有一股闷香袭来。烛光闪烁,几无游人,置身其中,倒也有些可怕。两边是拜仙访道的浮雕,极尽虚无缥缈,玄玄飞扬之笔法,入石十分。

大厅上悬挂横幅,写的是:清明节极乐福地超度法念。更见左右二联,法轮常转大发慈悲善含义心,彼岸先登终成正果等妙圆觉。

葱郁繁茂的丛林间,挑出一排排如虹的街灯,是文殊院的素食厅,倘是傍晚时分,灯火斓珊处,人山人海,高朋满座,盛状空前。

文殊院的斋菜远近闻名,是一间间宽敞明亮的大厅,名唤“斋膳堂”,整齐清洁,环境幽雅。木制框架结构,褚色的油漆粉刷,凝重而庄严,雕刻镂空的窗子,细腻的纹理。

屋子正中,是黑色的桌椅,朴素八仙桌,配以长条木凳,厚重而粗实。墙上,钉着几十小的木条,是素食的菜谱。名字倒也好听:白油肉丁,鱼香茄子,锅巴肉片,炒藕花,酥肉汤,等等。坐在膳堂,透过虚掩的房门,洞开的窗户,能看见明亮的天井,飘浮于阳光中的微粒。茂密的绿的叶子,以及那些巍峨森然,气势恢宏的殿堂庙宇。

旁边有几位虔诚的,白发苍苍的食客,用餐之前,双手合十,口中振振有词。齿皓唇红小和尚布菜置饭,走马灯似的,一盘盘地端将上来,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是楠竹编制的提篮,好些檀木格子,装着菜品,特大的鱼盘,在其中特别显眼。

丰盛繁多的菜肴,一字型排开,大盘小碟,满满一桌。粗粗一看,哪里是什么粗茶淡饭,全是些肉,鱼,鸡,鸭之类的荤菜,色香味样样俱全,美不胜收。恍惚之间,我竟然怀疑这是不是佛门净地。再仔细一瞧,却不是真正的鱼,肉,鸡,鸭,而是所谓的替代品。有的是豆腐做的,有的是某种瓜作的,还有一些,就不知道究里来由。再配以各种红萝卜,花心菜的装饰,真是别具一格。说说那道“鱼”吧,真鱼一般大小,有鱼身、鱼眼、鱼尾、鱼鳞,比例相仿。这道菜是用面筋做的,最后又细细地加一层黑,让人难辨真假。

不由得不赞叹,烹饪技术,摆盘艺术,雕刻技术,实在非比寻常,精细美观,让人垂涎三尺,悦目五分。

文殊院,人文荟萃,洋洋大观,纵读诗词楹联,不吝一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熏陶和渲泄,今集文殊院佳联绝对于后,供文人志士欣赏一二:

余云自可容收放,明月谁能使倒行。

慧炬常明,光得尘厘。

十方来十方去十方共成十方事,万人舍万人施成人同结万人缘。

无是无非无烦恼,有因有果有菩提。

大善为乐,穷苦总是菩提,千华执眼,同观无非幻化。

先后只此灯任任颠倒去来莫违初意,顿渐灭说但坚强清净总合祥机。

作者简介:兰华茂,内江市中区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多篇小说、散文、诗歌发表于报刊、网站、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