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1)

文/易召

最近在大片林立的五月档有一部有趣的国产片上映——《麻烦家族》。光看片名,一部分观众也许想当然认为又是某个综艺节目的IP大电影,稍微了解一些影视资讯的知道是黄磊的导演处女作,但对于喜欢日影的小伙伴们来说,更重要的一点,这是一部翻拍电影,翻拍自日本导演山田洋次的《家族之苦》。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2)

这部片和原版的英文名是一样的都叫做“What a Wonderful Family”。但是原名却各有侧重,原版叫“家族之苦”,乍听有些悲情,但实则一出有笑有泪的轻喜剧,片名和故事的反差,带来莞尔的戏剧效果;翻拍版叫“麻烦家族”,听上去更像是一场闹剧,也确实更有八点档家庭剧感对于观众也许更容易记住。《家族之苦》的发布会上,对于这个片名,山田洋次导演也给了解释:原本也打算叫“脱线家族”或者“失速家族”,但是考虑到和前作由同班人马出演的《东京家族》调性做一个区分,而正好又能呼应导演之前的长寿电影系列《寅次郎的故事》,于是才叫《家族之苦》。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3)

当然说它有趣,并不仅仅是指片名,还有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以及电影之外的故事。

故事

先来说原作的故事,辛苦大半辈子的老爷爷退休生活优哉游哉,日常生活无非就是与老友们打高尔夫球散心,或者和爆肚店风韵犹存的老板娘调笑一番,生活惬意。在他妻子生日的那天,当他一如往常醉醺醺回到家中,经提醒想起是妻子生日,漫不经心地提出要送一份生日礼物时,看似逆来顺受的老太太竟然拿出了离婚协议书。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这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带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所有家庭成员均被卷入其中。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4)

这是一个非典型东方式却又只能在东方文化下发生才有看点的故事。矛盾的中心是离婚,而且双方是已经儿孙满堂携手走过大半辈子的老人。如何面对周遭关注与家人压力。视角切口小,却很能以小见大,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既然剧本已经如此成熟,而东方的传统家庭观也是相通的,那么将故事移植过来无需做太大改动。当然在翻拍的过程中也是这么做的,除了把故事发生地从日本搬到了京郊的一所别墅,其余基本背景、人物职业和关系等都非常忠于原作,除了一些细节为了更加合理做了本土化的改换,其余几乎原样重现。

人物关系与细节

全片主要家庭成员总共八位:处于漩涡中心的老夫妻俩,大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小儿子和女友。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家庭,而共处同一屋檐下处境让这群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家庭成员们面对这个窘境时候,变成了真正的“麻烦家族”。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5)

李立群和张伟欣扮演的老夫妻相对日版来说更加典型一些:一个是无所事事每天和老友打打羽毛球去爆肚店小酌几杯的退休小科员,一个是不甘平淡每天把自己打扮得精致去上写作班的老年女文青。单看这样的设定也很容易理解矛盾的来由。但片中老太太给出的离婚理由更加实际:“他有太多坏习惯让人讨厌忍了一辈子不想再忍”,而老爷子在酒后对英达扮演的老同学兼私家侦探给出的理由却是“年纪大了爱就不够了”。你看,一个接地气一个拽文腔,人设与台词的有趣对比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6)

相对于没事喜欢中英文夹杂的工作狂大儿子黄磊和全职主妇大儿媳孙莉,明显是海清王迅扮演的女儿女婿更有笑点和存在感,当然原作也是如此设定的。还有电影中两处关键情节也是他俩推进的:一是找到私家侦探调查老爷子和爆肚店老板娘,二是在家庭会议上被老爷子当众说“吃软饭”的女婿逼急拿出了手机里的照片,最终惹得老爷子发病急救送医。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7)

小儿子魏大勋和女友任容萱的戏份相较于原版有明显减少,看到有影评说他们的职业设定是调音师和护士,暗示对于这个家庭的作用的调和与治愈。这个说法稍微有点扯,但儿子搬家前的那句害怕自己走了家就真的散了,和来自离婚家庭的小女友,作为局外人,对于男朋友的父母离婚,说出了大家意想不到却又能代表大多数现当代中国年轻人观点的话。他们对于这场风波这个家这部电影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8)

还有不得不提的一位是闫妮扮演的爆肚店老板娘,她离异带着孩子又风情万种,是老爷子的半个红颜知己,对于作为观众的我来说,也提供了本片最大的金句。在说到自己为什么和丈夫离婚时,老板娘说:他对我很好,可是他不爱我。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9)

没错,维系夫妻感情,维系这一大家子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爱”字。也许它会在时间洗刷和生活的磨砺下变成亲情甚至变成习惯。也许在老太太的心中,它还应该加一个词“感恩”。恩爱恩爱,以恩为先。可归根到底,它终究是一份逃脱不开的羁绊,当日版原作里老爷爷对老奶奶说出那段话:“这么多年感谢你照顾,我想着必须做点什么。如果你希望我在这上面签字的话。这个愿望我觉得帮你实现也不错,真是人心无常啊。没有办法,将近四十年,不对,是四十五年吧。总之,那什么,能跟你在一起太好了。我是这么想的。ThankYou”。这句迟到了快半个世纪的谢谢融化了一切。老奶奶终于用微微颤抖的手撕掉了离婚协议书。

电影之外的故事

作为日本的庶民电影大师,年届九旬的山田洋次拍过无数的经典家庭生活电影。黄磊的这部几乎非常少改动的翻拍,可以说是向山田洋次导演的一次致敬。而有趣的是,原版《家族之苦》的前作《东京家族》,其实也是一次翻拍致敬,翻拍自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原作最后,老爷爷开着电视睡着,卧室电视里播放的就是半个多世纪前的这部黑白影片。片中还有自我致敬细节,比如老奶奶上的小说研习班,墙上海报就是《东京家族》。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10)

而在黄磊导演这里,致敬同样存在。片尾几乎同样的情节之下,电视机播放的是山田洋次的名作《幸福的黄手帕》。这一前一后,颇有薪火相传的味道。

闫妮离婚后表现对前夫无恨意(谁说离了婚有了孩子不可以风情万种)(11)

总之,这算是一部用心的工整的翻拍电影。当然还有一些有趣的客串大咖、彩蛋细节和本土化植入。我就不一一细数了。可以留给各位去影院慢慢发掘。相信无论冲着原著、导演还是阵容,在这个五月,走进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应该都是个不错的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