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

每次炒菜时,起锅倒油都是一道菜的开始。但很多人对这第一步就一知半解!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

以前小编去超市买油的时候为了图方便,总是随手拿上一桶货架上最大的,带回家慢慢用。很少会仔细查看包装上的成分表。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3)

但其实很多关于油的知识点都藏在上面!比如,食用油的成分,热量,保质期,甚至还有等级…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4)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5)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各种油类“热”知识!以及一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用油误区”。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6)

学会了以后保准淘米粉们在之后的选购过程中,不踩雷区,买到适合自己的油,做出美味的菜!

赶紧点击收藏,下滑文章内容,学习起来吧!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7)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8)

可能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食用油的配料表上会标注油的质量等级。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9)

食用油从一至四共分为四个等级。

一、二级油的精炼程度较高,具有无味色浅、烟点高、炒菜油烟少等特点。杂质少,但营养成分也较少。比较适合高温烹调。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0)

三、四级油的精炼程度较低,色泽深、烟点低、油烟较大。但保留的营养成分也较多,做出来的菜更香。适合烧汤、炖菜或者调馅。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1)

如果更注重营养方面,建议选择三、四级的食用油哦~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2)

超市里买来的油,标注的保质期基本都是18-24个月。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3)

其实这个保质期,是指未开封状态下的油。植物油中含有大量脂肪,非常容易氧化变质。开封过的油如果长时间没有吃完,就会产生对健康有害的过氧化物。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4)

所以开封后的油最好要在三个月内吃完!如果家里人比较少,建议买小瓶的分装油,以保证新鲜的口感。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5)

时常会听到家里的长辈说这样一句话:“家里油吃完了,记得换一种新的买。”

不同的植物油,脂肪酸构成和营养特点都不同。所以经常更换油的品种,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更全面的需要。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6)

就脂肪酸的构成而言,橄榄油菜籽油较为相似;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较为相似。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7)

而我们可以每2个月左右替换一次,尽量选择脂肪酸构成差异较大的油类。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8)

热锅冷油:锅中烧热后,倒入食用油,并立刻放食材煸炒。适合炒制蛋白质含量较丰富的肉类食材。

冷油可以很好的控制食材的温度,使其受热均匀,更加软嫩多汁。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19)

热锅热油:锅烧热后倒入油,待油烧热后再放入食材。

家中常做的爆炒,或煎一些软嫩易碎的食材,都需要热锅热油。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0)

“热锅热油”时,该如何判断油温?

三四成油温:90°C~130°C,油面平静,插入筷子有少量气泡产生。适合做滑炒类的菜肴。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1)

五六成油温:140℃~180℃,油面微微冒青烟,插入筷子有密集气泡产生。适合煎、炒等烹饪方法,可以使食材不易碎。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2)

七八成油温:190℃~240℃,油表面有大量青烟,并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适合油炸,能让食材快速定型,外焦里嫩。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3)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人每日用油摄入25-30克(2调羹左右)为佳。

平时烹饪家常菜时可以尽量使用喷油壶,控制好用量。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4)

2. 炒菜时要注意控制油温。当油面冒大量青烟时,就说明油温已经非常高,容易破坏食材中的营养物质。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5)

3. 如果发现食用油颜色变深,或者有很重的哈喇味,就表明油氧化严重,不宜再食用。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6)

4.不要重复利用! 每次炸完食物,都会剩下不少油,直接倒掉可能会觉得太可惜。

但油经过高温之后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氧化物,如果进行二次加热,会使得致癌物质急剧增加,对身体有害。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7)

上面的这些知识点,淘米粉们都记住了吗?

先别急着划走!

如果还想了解油的分类和用途,

以及保存方法,就赶紧继续往下看吧!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8)

食用油按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动物油和植物油。

动物油:比如常吃的猪油、牛油、动物黄油等。炒出来的菜会特别香,但相对而言热量也会更高。适合用来煎制以及烘焙甜品。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29)

植物油:品类非常丰富,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油,基本都是植物油!小编今天就整理出了最富有代表性的几种!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30)

植物油中还有较为特殊的一份子:调和油。

即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精炼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调配的食用油。营养比较均衡,并且基本适合各种烹饪方法。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31)

选购调和油时,注意看配料表。每种油的含量百分比都会标注,淘米粉们可以按需选购。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32)

到手的食用油,到底该如何保存呢?牢记以下三点即可!!

1. 避光密封储存、远离火源。

2.避免新油旧油混放,定期清洗分装用的油瓶。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33)

3. 如果买了大桶食用油,可以用深色塑料袋包裹起来,延缓油的变质。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34)

这些关于食用油的“热”知识,各位淘米粉们都了解了吗?

希望掌握了这些,可以帮助大家做出更加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料理!

原来食用油还有这么多学问(食用油的这些秘密)(35)

文末互动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食用油的知识?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小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