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天坑最新传说 陕南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我国已发现的天坑多分布在陕南、四川、重庆、广西、贵州和云南。从图1可以看到,天坑分布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是因为天坑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母岩为碳酸盐岩。陕南天坑主要分布在宁强、南郑、西乡、镇巴、城固、勉县等地。常规天坑31个,大型天坑17个,超级天坑1个。其中著名的汉中天坑群由断崖、峡谷、石芽、石林、岩溶湖泊、峰丛、洼地、竖井、天坑等地表岩溶与溶洞、地下河、岩溶泉等地下岩溶组成,数量多、分布广泛、类型齐全。

汉中天坑最新传说 陕南天坑是如何形成的(1)

图1 中国天坑分布图(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一、形成原因:分析天坑的成因,离不开喀斯特地貌的理解。喀斯特地貌它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成分CaCO3)进行溶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我国云贵高原、陕南地区等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图2)。 在喀斯特地区,始终存在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地表的,一个是地下的。地表岩溶世界显而易见,如峰林、峰丛、石林,它们兀立于地貌,峻拔秀丽,就像是从地上生长出来的景观。而地下岩溶则神龙见尾不见首,溶洞、地下河、洞穴沉积物,它们更像是隐藏在大地深处的另一个世界,神秘莫测。

汉中天坑最新传说 陕南天坑是如何形成的(2)

图2 喀斯特地貌

二、其他主要表现方式:石钟乳,溶洞顶形成的悬挂的锥状沉积物。石笋,从洞底向上生长的笋状沉积物。石柱,石钟乳与石笋连接在一起时称为石柱。钟乳石、石钟乳、石笋和石柱统称钟乳石(图3)。

汉中天坑最新传说 陕南天坑是如何形成的(3)

图3 石柱和石笋

三、主要意义:体现在景观价值、科学价值和保护农田方面。首先,天坑内分布竖井、断崖与峡谷、峰丛与洼地、石芽与石林等地表岩溶组合,以及溶洞与地下河地下岩溶组合,是完整的岩溶系统,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其次,天坑形成演化受大地构造背景、地层岩石条件、水文地质及气候条件的控制,反映了岩溶台原区的地质历史和演化阶段,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图4)。另外,在我国南方的许多耕地都受到天坑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天坑可对农田实行有效的保护,避免灾害发生(图5)。

汉中天坑最新传说 陕南天坑是如何形成的(4)

图4 陕南天坑(来自中国国家地理)

汉中天坑最新传说 陕南天坑是如何形成的(5)

图5 耕地被天坑损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