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谋士郦食其(刘邦帐下第一谋士的郦食其)

前言:《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这是一段对江湖的写实!

江湖况且如此!那么,军帐中呢?庙堂下呢?

且看郦食其为何最终选择杀身成仁:

为了成就沛公的皇图霸业,郦食其自荐游说齐王,愿使齐国成为汉室的附属国。游说成功以后,齐王与郦生把酒言欢,撤除历下的兵守战备以示归诚之心。。

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亨汝!

在高祖刘邦帐下的第一谋士郦食其,深知此次必死无疑。(下文表述原因)

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齐王遂亨郦生,引兵东走。

既知死,何不为大义赴死!以老迈之身,成就汉室的功业,还能帮衬一把弟弟,自己也能在史册上留下一笔。六十岁出山辅助沛公,也成就了一番功业,此时能杀身成仁,也不负此生!

刘邦和谋士郦食其(刘邦帐下第一谋士的郦食其)(1)

郦食其赴死 剧照

为高祖刘邦立下赫赫之功的郦食其就此惨死。

李白在《梁父吟》中称赞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生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原因陈述:一文一武的两兄弟助力沛公。郦食其为文,为刘邦行筹谋之事;弟郦商,为刘邦攻城略地。这是一对强有力的组合,也决定了他们在刘邦心中和帐下的地位以及影响力。这两兄弟强,相对应的就会挤压其他人的份量,也就会引发内部的倾轧与斗争。

兄弟二人组的功绩:

兄郦食其:

1、 献计并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为沛公拿下粮仓满溢的陈留,封广野君

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此时刘邦的势力,在郦食其的眼中不过是群散漫的乌合之众,既缺乏粮草,队伍人数也不多。当下之际,应先谋得一个稳定的大后方来做及时的休整,需不断扩充来进一步壮大实力。

刘邦和谋士郦食其(刘邦帐下第一谋士的郦食其)(2)

郦食其献计夺陈留

2、 配合张良智取峣关,携重金冒死入敌营,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降秦将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峣关易守难攻,以刘邦仅有的两万兵马强攻,即使取胜,那也必将是一场惨胜。张良是献计的,亲身涉险的却是郦食其。若论功劳,郦食其不下张良。

3、 危难之际谏言刘邦取荥阳占敖仓扼关口守白马,获得与项羽对峙的资本

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汉军在彭城、睢水的先后大败,刘邦被项羽率领的楚兵追的是屁滚尿流。若不是韩信攻赵,以及彭越在后方的游击牵制,迫使项羽不得不派龙且领兵进援赵地,项羽自己也得回军迎战彭越。

不得不说郦食其老先生的眼光何其毒辣,逆风局下难得空档的翻盘战机,被老先生发现并掌控了,霸王项羽一家独大的平衡被打破,刘邦也很快迎来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春天。

刘邦和谋士郦食其(刘邦帐下第一谋士的郦食其)(3)

郦食其献策

4、 再度以身犯险,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齐王归汉

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当时是,齐王占据千里之地坐拥七十二城,领兵二十余万之众。具备如此实力的田间,是任何一方都不敢小觑的势力,齐地靠海,且有黄河、济水阻隔的地理优势。若是攻打,极容易陷于长期的拉锯战中,还将大大削弱己方的实力,可能引发渔翁得利的结局。

郦食其自荐为说客,以三寸之舌替代千军万马拿下七十二座城池。这等功绩,实是彪炳千秋!令多少征战杀伐的名将黯然失色。

刘邦和谋士郦食其(刘邦帐下第一谋士的郦食其)(4)

郦食其墓

弟郦商:

1、领几与沛公同等规模的队伍加入,让刘邦实力骤然翻倍

沛公略地至陈留,六月馀,商以将卒四千人属沛公于岐。

大哥前脚助刘邦拿下陈留,小弟后脚就率全队加入刘邦麾下。对标此时二人的实力,其实是不分伯仲的。几股反秦势力先后从郦生门前而过,却单单只从沛公刘邦,在这里也不得不佩服其兄郦食其的毒辣眼光。

2、立战功,封信成君

从攻长社,先登,赐爵封信成君。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从攻下宛、穰,定十七县。别将攻旬关,定汉中。

配合刘邦攻打长社,率先拿下登城。后又攻打缑氏、锁渡口、破秦军,取宛、穰两地,平定十七座县城。

猛将郦商一路高歌的英姿,让刘邦是心花怒放,登城一战封信成君,后让其独自领兵平定汉中,这是刘邦对这对兄弟组合的充分倚重。

创业前期是道关键性的门槛,一般来讲,大权是肯定要死死抓在创始人手里的。一旦分权出去,意味着有被别人摘走桃子的可能性。所以即使要分权出去,也该是唯亲的分权。现代商业版图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家族式企业的身影,其道理如出一辙。

在历史记载的这段时期,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外戚吕氏一族领军权握财权的身影,此时郦商能独自领兵就很能说明问题。要知道,跟随刘邦一起举事的众多死党还没有拿到如此待遇。

3、战功卓越,未尝一败,加封陇西都尉,建国后任右丞相

项羽灭秦……以将军为陇西都尉。别将定北地、上郡。破雍将军焉氏,周类军栒邑,苏驵军于泥阳……出钜野,与钟离眛战……以梁相国将从击项羽二岁三月,攻胡陵。

其秋,燕王臧荼反,商以将军从击荼,战龙脱,先登陷阵,破荼军易下,却敌,迁为右丞相,赐爵列侯……以右丞相别定上谷,因攻代……以右丞相赵相国别与绛侯等定代、雁门……以右丞相击陈豨,残东垣。又以右丞相从高帝击黥布……降定郡六,县七十三……二千石已下至六百石十九人。

郦商一路战功赫赫,最后官拜右丞相。期间有一件颇为有意思的事:张良从建国后开始退居幕后,待郦商做到右丞相后,以病为由彻底退隐。(后文会解释)

这两人,一彰文涛一显武略,为高祖刘邦的汉室基业立下赫赫之功,两人一生忠心耿耿,未有不良记录,最关键的是这对最佳拍档还是亲兄弟。

刘邦和谋士郦食其(刘邦帐下第一谋士的郦食其)(5)

武略

倒是应了那句老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你们是威武了,有声望有地位有权利了,可让刘邦帐下的有些人可怎么出人头地呢?

下面就扒一扒刘邦帐下的几股势力:

1. 吕氏一族:这是刘邦老婆的自家人,出钱出人又出力,是嫡系中的嫡系。做出来的功绩也都有目共睹,所以也不会有不长眼的会去打他们的主意,是为第一梯队;

2. 沛县死党:这群人“狐朋狗友”是跟随沛公共同举事的革命战友,一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一起浴血奋战建功立业,有深厚的袍泽之谊,当为第二梯队;

3. 外来户第一波:郦家两兄弟。这两人的丰功伟绩上面已经表述,再次不做重复,加入革命队伍最早,是为第三梯队;

4. 外来户第二波:张良、韩信等人。

暂时就写这四波。要知道,核心的岗位其实就那么几个,刘邦总领全局,吕氏一族又占了大额,再给沛县的死党分一点,也就所剩无几了。

郦家两兄弟的强势加入,凭卓越的功勋硬是从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嘴里,咬下一大块肉来,已经殊为不易。

等到张良和韩信的加入,能喝点汤就很不错了。况且张良还是个一心二用的主,抱着刘邦的大腿还惦记着复兴韩国。沛公对此毫无芥蒂,但并不意味着张良可以替代郦食其的核心地位。

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韩地,得数城,秦辄复取之,往来为游兵颍川。

张良虽贵为韩国三代相国世家的子孙,且苦学“太公兵法”十载,但其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辣眼睛。对此,我相信张良自己也是心中有逼数的。韩国得以复兴,刘邦才是正主。

为了韩国的延续和发展,张良必须仰仗刘邦。可沛公是什么样的人,张良肯定也是十分清楚的,想要得到“投桃报李”般的回报,张良若不取代郦食其的地位,怕是很难办到。

且看张良献计的智取峣关: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献计,郦食其是具体的执行人,携重金入敌营以说降秦将。若不是郦士够机灵,这一下就该交代在秦将手里了。

再看张良对郦食其谋划的评价:

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

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同为沛公帐下共事的同事,这得是有多大的仇,要说出“陛下事去矣”话来。有没有闻到背后捅刀子的阴谋味道?

刘邦闯下目前的基业,心里面宝贝着呢。张良的一句“陛下事去矣”实在是太戳心,汉王不彪才怪。事实真的有张良说的那么严重吗?不尽然,这是张良抓住了刘邦心理,下的一场豪赌罢了。

为什么说是豪赌呢?

1.因为此时的汉王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战争的胜负谁也无法提前预估。

2.齐王坐拥七十二城领二十余万兵马,加上黄河、济水阻隔的地理优势,想要快速破齐那是做白日梦。若不是郦食其说服齐王在先,田间又怎会撤下兵备防守?韩信又怎能快速拿下齐国?

3.若不能快速拿下齐地,面对来势汹汹的龙且,战果是否会演绎成另外一个样子呢?

4.谁又能提前预估彭越“游击战术”的实际战况呢?

未来尚未发生,一切犹未可知,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现如今的我们是看到了历史的最终结局,可身为那时背景下的任何一个人,敢下如此判断吗?

那么回到郦食其的建议上,你觉得有错吗?

在我看来,郦食其的谋划对此时的刘邦而言,是最为稳妥的!

那为什么张良要哪样说呢?这就回到了开篇提到的江湖恩怨,不过此时的恩怨是指汉王刘邦帐下的各方势力的相互倾轧与斗争罢了。

动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中的革命战友的奶酪,风险系数太大。所以第三梯队的兄弟俩才成了可倾轧的对象,斩其一臂再把韩信送上高位,争取压住郦商的锋芒。(此处为推断之论,仅做参考!)

郦食其英勇就义以后,张良、陈平就成了刘邦身边最为倚重的谋士。在郦商位居右丞相时,张良退隐,这其中的意味各自体会吧。

借用一句经典名言来结尾: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

原创不易,若喜欢,还请点个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