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怎样陪伴(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没有给足爱的)

导读: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可是如果在孩子生命的早期,父母没有给够孩子爱,随着成长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怎么办?如果爱的银行的“存款”是负数,眼看着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父母还有“还爱”的机会吗?孩子还能有机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吗?

童书妈妈小丽,家有两宝,教育专业出身,但不是专业教育孩子。多年童书育儿媒体从业经验,陪娃读过上千本童书,愿放下自己固有的期待和观念,跟随孩子的成长引导,分享这一路的收获和坎坷。欢迎同频有缘人关注。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选编自中国家庭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张文质教授《急不得,慢不得》一书。做父母的是不是欠孩子的?小的时候欠的“帐”要怎么还?也许看完文章您会有所启发。

小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怎样陪伴(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没有给足爱的)(1)

《急不得,慢不得》,作者张文质

张文质教授长期植根于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的研究,是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慢教育思想的提出者。至今已出版个人著作20余部,其中《教育是慢的艺术》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十年经典之一,《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之TOP10。

小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怎样陪伴(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没有给足爱的)(2)

我有一个观点,孩子生命早期获得父母足够多的爱,这个世界就是可爱的,孩子早期没有得到父母的爱,这个世界就是黑暗的。这个观点和张文质教授“童年时获得够多的爱,孩子一生都不缺爱”不谋而合。

爱就像在银行里存钱一样,存够了钱,你一辈子都不缺,可以随时从那里源源不断地取出来。若是爱的账户里没有钱,甚至是负数的,孩子一生都在苦苦寻觅那份内心缺失爱的黑洞,怎么填也填不满的黑洞。

这个观点引起了很多父母的反思。有一些孩子在童年时没有得到足够的爱和陪伴,与父母的情感融洽度也不够。如果童年时给孩子的爱不够,父母现在该怎么办呢?特别是孩子已经显现出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父母们会表现得非常着急和焦虑。其实最简单的答案就是童年时给孩子的爱不够,现在赶快补啊。

父母一旦意识到自己曾经给孩子的爱不够时,就需要及时做出改变,需要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还有的父母觉得跟孩子之间比较生疏,孩子也不能够接受父母的爱,甚至亲子关系很别扭,孩子会有意识地躲闪开父母。这个时候,父母不要泄气,不要浅尝辄止,不要觉得孩子跟自己生分,甚至有敌意,然后就生气愤怒,觉得孩子不识好歹,继而去苛责孩子。这个时候,就是考验父母爱心和耐心,只要父母真正用心去改善,真正发自内心的想要去给到孩子爱,就可以化解跟孩子之间情感的隔膜。

小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怎样陪伴(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没有给足爱的)(3)

留守儿童的父母,你欠孩子一个真诚的拥抱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父母因为种种原因把孩子放在奶奶家、外婆家或者保姆家,父母因为长期不和孩子一起生活,孩子就和自己的父母变得特别生疏。就像一位妈妈说的,大的孩子是自己带,小的孩子是交给别人带。结果,小的孩子就像是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等妈妈下班回来,这个小宝宝居然跟姐姐说:“姐姐,你的妈妈回来了!”这位妈妈听了后,很难过。我也觉得很难过。

原本母子之间的亲情是美好、甜蜜的,但是,这种情感在那个小宝身上却没有体现出来。这个时候妈妈怎么办呢?妈妈千万不要生气,批评孩子不懂事,更加不能嫌弃孩子不和自己亲,说自己白生者孩子之类的话,也不能光流眼泪自责而不去改善。自责不是爱,妈妈要特别用心地去无条件包容和爱孩子,观察和了解孩子的需求,去满足孩子的需求,陪伴孩子玩耍,让孩子放下戒备之心,重新接纳父母,才能真正改善亲子之间的关系。

小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怎样陪伴(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没有给足爱的)(4)

孩子越是冷漠和抗拒,就越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一直到母子关系有所改善为止。否则等孩子长大后,在他的心里,在冷漠的背后,他是有很大怨恨的。在适当的时候,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当时的困难和自己行为上的偏差与错误。父母也是凡人,都会有做错的时候,意识到自己曾经做错了,就要跟孩子道歉。也许孩子一直在等着父母表达一下歉意。有时候父母的一滴眼泪就可以融化孩子内心里那座非常庞大的冰山。父母要有勇气、有胸怀、有能力,放下高高在上的所谓父母身份,先和孩子道歉,主动地去跟孩子达成和解,去拥抱孩子。我们要做这样的父母。

爱的弥补和回馈,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有些父母会疑惑,我已经错过了孩子成长最好的时期,孩子的童年已经缺失了太多父母的陪伴和爱,孩子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我现在无论怎么做也无法弥补了,太累了。其实,童年缺失了父母爱的孩子,一直在心里默默期待着那份爱,只是很多时候很多孩子一直没有等来。所以,只要父母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童年时自己父爱母爱缺席,任何时候开始去给到孩子爱都不晚,越早开始越好。

小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怎样陪伴(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没有给足爱的)(5)

父子之间,老父亲垂垂老矣,儿子已人到壮年,由缺爱导致的父子关系差,也是可以弥补和修复的。就像现在,我在跟父亲相处的过程中,能体会到我父亲的心情。我父亲宠爱自己的孙女,一方面是因为对孙女的爱,而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因为对我的某种补偿。我父亲意识到过去欠我的东西,现在用这种方式来补给我,这在他对我的态度里面也都能慢慢地感受到。应该说,这是人具备的一种普遍的理解力。只要你这么去做,你的孩子就能感受得到。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善父子关系,但这么做也总是有意义的。

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小的时候被送回老家由老人带。孩子接回来后,朋友又经常出差,所以,孩子跟朋友之间有隔膜,很容易跟朋友发生冲突。我跟朋友说:“这个孩子身上是有怨恨的。今后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他很容易把自己童年时期缺乏父爱当成失败的核心原因。也就是说,他更容易从外部找原因,而不是从自己的内部找原因。这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小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怎样陪伴(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没有给足爱的)(6)

只要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要马上去行动,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要觉得事过境迁就没有意义了。其实,所有爱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只是有时候成效会明显一些,有时候会慢一些,甚至有时候看上去好像没有成效。但是,所有爱的表达、爱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

我曾跟我女儿聊过一个词,叫“功不唐捐”。这是一个佛家的词语,原来是叫“福不唐捐”,意思是一个人所做的功夫,所付出的努力,都不会白白地付出,所有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我觉得这个词能够很好地表达我的一个建议和对大家的祝福。让我们都成为改善者。让我们都成为爱的付出者。我们要相信,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一定会得到更多的爱,我们的家庭也会变得更加幸福和美满。

已获授权原创首发,如果您觉得对您有益,请支持张文质教授的新作《急不得,慢不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