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打天津后取塘沽(先打天津后取塘沽)

先打天津后取塘沽(先打天津后取塘沽)(1)

文/晓农 韩洪涛

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后的东北野战军,按照中央军委的部署,自1948年11月初陆续入关南下,集结于冀东,协同华北野战军即将发起平津战役。

就在11月9日,中央军委自西柏坡发出一份给“林罗刘”的长达千字的电报,对平津战役的兵力部署、战役方略,包括歼敌的先后顺序,作了明确指示。相距十几个小时,即当晚23时,中央军委又作出一项决策:成立平津战役总前委,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为前委成员,林彪为书记;从即日起,华北野战军及冀中军区的部队,统一归“前指”指挥。毛泽东主席为此给华北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发去了电报。

震惊中外的平津战役开始铺开。总前委指挥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实施了战役的第一个阶段——扫清外围之敌。11月22日,傅作义最为看中的手中王牌——第35军在新保安被全歼,曾被捧为“北国骁将”的军长郭景云自杀身亡。24日,张家口战役结束,守敌第11兵团除兵团司令孙兰峰化装成伙夫逃生外,7万余精兵被消灭在各个战场上。

作为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刘亚楼,感受到了一种有生以来从未有的忙碌。两大野战军围绕着整个战役的战略部署,有待于他与林、罗、聂共同制定,一旦确定下来的具体部署,都要通过他去付诸实施。许多繁重而急迫的工作压在他身上:各个兵团、纵队的行动方案、粮弹供应、包括地方民运工作、各种各样的请示等等,都需要他批阅答复,真是日理万机。当然如此的繁忙,刘亚楼在内心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欢愉。他阔别国内战场七八年,1945年8月随苏联红军回到东北,回国不久就跻身于东北民主抗日联军的最高层,成为东北野战军参谋长。这支拥有百万精兵强将的大军,出关后一路连战皆捷,所向披靡。大快人心的战局发展,怎能不让刘亚楼心情振奋呢?

张家口战斗结束不久,12月11日,中央军委发来电报,指示总前委实施这样的战略部署:东面先歼灭塘沽之敌,控制海口,西面拿下新保安,“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

先打天津后取塘沽(先打天津后取塘沽)(2)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负责人在平津前线司令部合影。

刘亚楼最早阅读到中央军委的电报,打算自己送到林彪司令员那儿。正走到门口,忽然停住脚步,凝思了少时,又返身回到屋里,站在作战室的地图跟前。这是一张几乎占去了整个墙面的大军事地图,两支红色的箭头拖着扇形尾巴指向塘沽、天津。刘亚楼的目光就在两地之间的地方缓缓地移动,他的眼睛里还奇异地映现出这一地方的情景:塘沽以东、以北地形开阔,盐田连绵,纵横的河流,不能构筑工事,不便于大部队运动。他将目光移向连接海面的图上,又仿佛看到蒋介石的兵舰摆于海面,敌17兵团司令部就设于舰上,只要兵团司令侯镜如发令,塘沽的5个师守敌可随时登舰逃去。

刘亚楼的脑子里随即闪出一个念头:“不,塘沽之仗不能打!”可是,这个念头刚闪了一下,另一个意念又袭上心头:“这可是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呀!既然军委把攻取塘沽列为关切全局的‘最重要之点’,必定有其不可否定的战略意义,难道自己能够超过中央军委的见地吗?”

刘亚楼愣在地图跟前,足有七八分钟才迟缓地转动身子,然而思维还没有完全解脱出来,仍在肯定与否定之间,细细地琢磨着,末后决定暂将心中的想法压住,过几天再说。

就在12月14日,担任攻取塘沽、大沽的第7纵队司令员邓华,给总前委发来电报,提出攻取塘沽势必使敌人迅速东逃,于战役不利,建议缓攻。

刘亚楼阅了这份电报,心里一振,不能先打塘沽的想法坚定起来。

翌日上午,刘亚楼乘坐军用吉普车,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攻塘前沿指挥部,先与邓华交谈了半个小时,然后由邓华陪着来到8纵和第12纵队,听取段苏权、钟伟两位司令员的意见。整整一个上午,刘亚楼才结束这次带着目的的实地考察,草草吃了中饭返回总部。到这种时候,一种“建议中央军委不打塘沽先夺天津”的决心,已经在这位参谋长心中形成,但与此同时,刘亚楼又总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是呀,整个战役的关键战斗就要打响,在这种时候要求改变作战计划,的确不是一件寻常的事!首先,这种建议是在中央军委已经作出决定的情形下提出来的,让军委收回成命,该有多大的困难!弄不好有“不执行命令”或“抗命”之嫌。如果这样的话,作为野战军的参谋长,问题就大了。对于这一点,刘亚楼已考虑了许多次。但有一种更为强烈的意念紧紧攥住他的心,这就是对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刘亚楼回到总部,立即见了林彪司令员和聂荣臻司令员。(罗荣桓已赴西柏坡参加中央的会议)他向两位首长坦陈了自己的看法。

林彪听到刘亚楼讲完后,口里“呃”了一声,随即皱起眉头没有说话。

聂荣臻说话了,语气不无忧虑:“军委要求我们务必在东面先打塘沽之敌,这是含糊不得的,也不允许含糊。电令是‘先打塘沽,后取天津’,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商量的余地。”

刘亚楼怔了一下,语气平缓地解释说“塘沽是敌人南逃的唯一通道。我们必须重视。问题是,先打塘沽在战略上不合算!仗打起来敌人必定死守,平、津之敌有可能增援以至倾巢突围,到时候将是一场恶战。问题更大的是,敌人不死守的话,后果就严重了。塘沽守敌连司令部都搬到了军舰上,能老老实实挨打而不迅速逃去吗?他们就像一群落在树上的飞鸟,即使你是神枪手,枪一响顶多打死二三只,其余的必然全部惊飞,不能全歼,却让我们付出偌大代价,这合算吗?”

刘亚楼越说越有些激动了:“拿下塘沽,控制海口,固然能起到堵死北平之敌退路的作用,但如果转而打下天津,不是同样能封锁北平之敌的海上逃路吗?要把傅作义打痛,伤其元气,必须攻打平、津两处。北平是文化古都,打不得,只有打天津合适。这样把打塘沽与天津的顺序调换一下,对我们是大有利的。”刘亚楼说到这里暂作停顿,目光有些不安地落在两位首长身上。

“你再说具体一点,打天津较之打塘沽有哪些益处?”这是聂荣臻的发问。

刘亚楼显然有所考虑地作答:“从中央要我们抑留华北之敌的指示精神考虑,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由傅作义的心腹陈长捷防守,我们打下天津,就打到傅作义的痛处了。第一,他们从海上逃走就几乎不可能了;第二,傅在北平的20多万人马,不接受我们的和谈条件,就只有被围而歼,这叫逼和;与之相反,如果我们先打塘沽,有可能让敌人不战而逃,我们则无法堵住,这就得不到预期战果。”

坐在藤椅上一直静听的林彪,待刘亚楼说完,语气有些不同往常地说:“先打塘沽还是天津?这个顺序弄不好,势必影响到整个战役呢。”

刘亚楼和聂荣臻都明白林彪这话的分量,均是一时无从答话。

先打天津后取塘沽(先打天津后取塘沽)(3)

◆天津战役中,我军战士正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天津城防。

这时的林彪用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着,口里喃喃有声:“天津—塘沽?塘沽—天津?”

好几分钟后,聂荣臻缓缓说道:“我到西面指挥平张作战的几天来,也想到过打平、津、塘从哪儿下手的问题,觉得打塘沽的时机需要斟酌。只是平张战斗太紧张,来不及细想,没有形成腹案。现在听亚楼提起,甚觉有理。”

林彪的独有性格在这种时分得以展现,他像无视刘、聂在场那样旁若无人地把手按在桌上,眉头紧蹙着凝思了二三分钟,才抬起头,以不高的声音说道:“参谋长考虑得对,这个顺序是可以变换一下,向军委发报吧。”

刘亚楼听到这里,一直有些悬着的心落到了肚腔,林彪毕竟是重要的决策者啊。这时候的聂荣臻也点首而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共产党人是讲究实事求是的,‘君命’与实际不符,则可以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拿出自己的主见。”

连林彪也友善地点了点头,口里“嗯”着附和了一声。

12月29日上午11时,由刘亚楼起草,经林彪签发的给中央军委的长电报,化作电波传向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电报发出之后,刘亚楼总觉得心里有些悬着,尽管事务那么忙碌,脑子里还忘不了这件事,到了晚上11点钟,他仍然不想去睡,脑子里挂记着“军委怎么还不回电呢?”

就在刘亚楼内心焦虑难安的时候,是晚23时后,中央军委发来电报,是致“林聂刘”的:“同意你们放弃攻击两沽计划,集5个纵队先夺取天津是完全正确的。”

刘亚楼阅完电报,心情激动,立即唤来值班参谋,交代说“林总没睡的话,就送上去。”

翌日清早不到7点,刘亚楼来到林彪住处。

“林总,我有个请示。”

“哦?”林彪的目光和声音都有些狐疑。

刘亚楼的神色有些庄重,说道:“军委已经同意我们先打天津,我请示党把攻城的指挥任务交给我。”

“难怪你积极地要求先打天津,原来是有‘野心’的呀。”林彪以很少有的笑容说道。

刘亚楼语气诚恳地回答:“淮海战役的胜利指日可待,平津战役一结束,蒋介石的主力就基本完了,很难有大仗打,我想借此机会锻炼自己。”

林彪心情很好地点头,回道:“我知道,你的心早就痒了,早就想单独指挥一个大的战斗,这好嘛。你来东北时,我就说过,会给你机会的。”林彪说完,又想起什么,再道:“亚楼,你可是扭动了‘乾坤’呢——平津大战的‘乾坤’。”

刘亚楼听得一怔,旋即明白,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我只是心里这么想的,还是你和聂总决断的嘛。”他说完见林彪“嗯”了一声,便告辞转身出门。

刘亚楼自告奋勇担任天津前线总指挥后,对战役的方方面面作了认真思考,如蒋军空降增援、或派海军运兵到塘沽袭我后背、还有敌人据守外国人楼房是否坚决进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由总前委上报中央军委。军委接报后很快作答:“同意刘亚楼所提各条建议。”

先打天津后取塘沽(先打天津后取塘沽)(4)

◆1949年1月,攻城总指挥刘亚楼在天津战役中指挥部队攻城。

1949年1月4日,刘亚楼召开攻津部队高级将领会议,东北野战军6个步兵纵队及特种兵纵队的司令员、政委出席会议。刘亚楼提出的作战方针是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再围歼,先吃肉再啃骨头。会议特别就炮兵和坦克与步兵的配合,作了详细研究。这次攻津战斗,参战的炮兵、坦克比任何一次都多,还有工兵参加攻坚作战。刘亚楼已经为这种各兵种的协同作战,编写了《关于天津攻坚战的协同计划》,下发到各连。

1月8日、9日,攻城部队按照刘亚楼命令对城外守敌发起攻势,两天内全部扫清天津外围之敌,使陈长捷的军力折损了一万余人。

刘亚楼一直在苦思最佳的攻城方案。他想如果能将敌军主力调到城北,造成中心地带兵力空虚,然后从东西方向攻打城区中心,将天津城拦腰斩断,战斗将对我有利。可是,陈长捷亦非等闲之辈,会按照我军的调遣把部队主力放到城北吗?刘亚楼决计先给敌人一个疑兵计,下令各纵队将大口径火炮、坦克和装甲车,夜间向北边移动,布设阵地,摆出从城北发起强攻的姿态。解放军的重心北移之行动,第二天就为陈长捷所侦悉。但生性多疑的陈司令官生怕轻易上当,便命人凑起一个“工商联合代表团”,以斡旋谈判为名前往天津以西的杨柳青,刺探我军的攻城准备和主攻方向。刘亚楼正担心陈长捷不会轻信,听说有这么回事,决定来个将计就计。

陈长捷的“工商联合代表团”在杨柳青干等了一个来小时,才见到风尘仆仆赶来的刘参谋长,只见他的吉普车沾满了泥浆,其大衣也落了一层尘土。刘亚楼连声道歉说:“对不起,让诸位久等了!我一路紧赶,经过宜兴埠,沿路坑坑洼洼,汽车差点出不来。”混在代表团当中的敌参谋人员心中一计算:刘亚楼的车走了1个小时,证明是从北边杨村来的。谈判中,代表团的这些人虚假搪塞,刘亚楼洞悉其奸,针对性地予以周旋。

1月12日,陈长捷安排了再次的出城“谈判”,以进一步探测我军的主攻方向。刘亚楼明了对方的用意,临时安排了一次炮兵试射,以便更加坚定陈长捷“共军主力在城北,北城是主攻方向”的判断。

陈长捷欲借谈判拖延时间并侦探我军的主攻方向,非但企图不能得逞,反而中了刘亚楼的计。这期间,虽然守敌通过多方侦察,怀疑我军指挥部在杨柳青,我军的主攻方向在城西南面,也派飞机轰炸过杨柳青,但“蒋干盗书”后的陈长捷,仍把我军主攻方向固定在城北,按此部署将主力151师从市区中心调到城北,造成金汤桥核心城区的兵力空虚。战后被俘的陈长捷不禁跌足长叹:“我上了刘亚楼的圈套!”

中央军委要求刘亚楼在3天内攻夺天津,而林彪司令员只限定4 8个小时结束战斗。刘亚楼表态时却是那么气吞山河:“打锦州我们只用了31个小时,现在我们有了1300门大炮和几十辆坦克、装甲车,保证在30个小时内把天津敌人打趴!”林彪和聂荣臻深知刘亚楼不是说大话吹嘘的人,信任地点首称好。

先打天津后取塘沽(先打天津后取塘沽)(5)

◆会师金汤桥。

对天津的总攻定在1月14日。根据当日浓雾得在上午9时后才能消散的气象,刘亚楼定于上午10时发起攻击。10时整,雾气散去,紧急撤回的各个炮兵部队,按纵深梯次分布为4层,对准各个敌方阵地。随着3颗绿色信号弹的腾空升起,我军的1300多门火炮同时怒吼,向预定目标进行轰击。这是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以压倒性炮火展示自己的神威。随着“破坏射击”“压制射击”“克服护城河射击”“向纵深推进射击”的“四重奏”,敌人的阵地一个个被摧毁,陈长捷苦心布置的“天津大碉堡”,被打得稀巴烂。炮击之后,各个纵队按照预定目标发起了凌厉攻势。打到当晚9时,从西城区打进来的我军已打到金汤桥,与东面部队会合后,实行猛烈的分割穿插战术。至1月15日凌晨,我军攻占了守敌最大的军事要点海光寺,接着打进了天津警备司令部。经过两个小时的血火鏖战,我军从院外打到里屋,冲进了地下室,把冒着青烟的各种枪口,逼在几十个军官面前,使之惊惧失色,其中有傅作义寄以厚望的“悍将”——天津守军司令陈长捷。

攻城战斗打响后,被陈长捷调到城北加强防守的敌主力151师,半个小时后才察觉出北面并非解放军的主攻方向,欲重新折回城中心,但已被东北野战军的助攻部队钳制住。该师在北城阵地坚守了12个小时,发现已是陷入被围遭歼的绝境,又见守城的大势已去,只得放下武器受降。

随着敌151师的缴械投降和陈长捷在地下室被我俘虏,至15日下午3时,整个攻城战斗全部结束。刘亚楼计算了一下时间,我军以29个小时攻占了天津,歼灭守敌13万余人。

攻克天津的硝烟战火尚未散尽,刘亚楼命令第12纵队迅速逼近塘沽,于1月16日下午向守敌发起攻势,突破前沿阵地后向纵深推进,攻夺新港。果如刘亚楼事先所料,侯镜如惧怕被歼,急率主力5万余人登舰南逃。但其后尾动作稍慢,被解放军歼灭3000余人。

中央军委接到天津被克的战讯后,毛泽东高兴地对朱德、任弼时等人说:“拿下了天津,华北的问题解决一大半了。”说到这儿,他的心头涌上一种感慨,声音沉缓得多了:“天津之役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是刘亚楼在紧要关头上献上良策,他把先打天津再打塘沽的顺序这么一倒,战局的结果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平津战役的‘乾坤’给刘亚楼转动了一下。”

战争谋略在战役中的凸现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所谓“棋高一着转乾坤”。刘亚楼在大战前夕勇于谏言,使中央军委重新决策,更改方略,这对于天津战役的取胜奠定了基础。此役是我军有史以来最著名、最漂亮、最快速的一次攻坚战,对于平津战役来说是关键性的一仗。刘亚楼堪称精湛的军事谋略和对党负责的可贵精神也见于其中。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