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星的真实现象(脉冲星为何失踪)

毫秒脉冲星(MSPs)是进化的中子星,具有短暂的自旋周期,在低质量的X射线双星阶段经历了广泛的质量转移。MSPs的形成经常发生在球状星团(GCs)中,球状星团是由数万或数百万颗恒星组成的集合。然而,直到最近,只有一颗毫秒脉冲星在NGC 6397中被探测到,这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两个球状星团之一。现在,科学家们不仅在我们邻近的气相色谱中发现了第二颗脉冲星,而且他们还进一步了解了其他脉冲星“失踪”的原因。

脉冲星的真实现象(脉冲星为何失踪)(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张磊博士在用澳大利亚的Parkes射电望远镜观测NGC 6397时,在一个黯淡的双星系统中发现了一个新的5.78ms周期的毫秒脉冲星。使用南非的MeerKAT射电望远镜的天文学家证实了这一发现。

NGC 6397B只有在脉冲星位于其轨道上最接近观测者的一侧时才能被探测到。在所有球状星团黯然失色的双星中,它的轨道周期是最长的,为1.97天。这个轨道周期也与之前发现的X射线源U18相吻合,它之前被认为是一个"隐藏的毫秒脉冲星"。最近的研究证实,U18就是NGC 6397B。

这项工作最近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NAOC的李迪教授作为通讯作者,利用最近安装在Parkes射电望远镜上的超宽带低(UWL)接收器系统,组织了首次对NGC 6397中的新脉冲星进行相干的去分散搜索。

士利用Parkes射电望远镜2019年4月12日的初始观测数据发现了这颗新脉冲星。在三年的时间里,Parkes射电望远镜进行了39次观测,同时还有MeerKAT射电望远镜的两次观测。

NGC 6397B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无线电信号的微弱性和延长的无线电静止期。研究人员建议,NGC 6397B可能代表了一个极其微弱和严重遮蔽的双星脉冲星的子群。据研究人员称,这可以解释球状星团密集核心中明显过多的孤立脉冲星,在那里,恒星的相互作用预计会优先导致双星。换句话说,双星可能并非不存在--它们可能只是很难被探测到。

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些微弱的脉冲星在无线电波段中很难被发现,要么是因为它们被嵌入到等离子体云中,要么是因为它们的伴星正在积极地吸积物质。

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检验这些解释是否正确描述了为什么在球状星团中很少发现双星脉冲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