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兰陵风景区有哪些地方?临沂兰陵:千年文化高地儒家文化圣地

千年文化高地兰陵之上,兰草茵茵,芳香郁郁。

在这片几千年来一直沐浴着荀子儒家文化的圣地,荀况大师思想的光芒透过尘封的历史扑面而来。当时代发展的大潮掠过鲁南这片土地时,兰陵的文化气质从沉睡中醒来。

9月底的一天,站在兰陵的塔山顶上放眼东望,泇河如一条白练飘绕着安静祥和的县城,波光鳞鳞。目光越过河水,就能看到兰陵文化广场上的兰花标志如蓓蕾初绽,掩映在楼群花树之中。多年前的烈日下,我曾经走在这条土路上拿着5分钱去买冰棍。从垂髫稚子到长发及腰,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到家乡仔细触摸这座城市,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已然经历了一场沧海桑田的变迁。

山东兰陵风景区有哪些地方?临沂兰陵:千年文化高地儒家文化圣地(1)

首届广场舞大赛

文化高地:兰陵往事贯古今

离开兰陵已经有18年,我试图沿着记忆中的路想找回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却发现再也没有了记忆中的影子,眼前是整齐的沿街小楼,繁华而宽敞。

再次来到兰陵是今年的10月10日,正巧,这里的首届广场舞大赛正在兰陵文化广场火热进行,上至七十多岁的老者,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几百人轮番表演。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震介绍,这是兰陵县“文化强县”建设的一个片段。

来兰陵,就一定要来领略兰陵县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从楚国在这里设邑算起,兰陵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境内最早设立的县治,有着“山东第一县”的美誉。

兰陵文化的开创者非荀子莫属,同时,他也是兰陵文化第一个辉煌时期的缔造者。

荀子庙,这位先圣的长眠栖息之地,就坐落在兰陵镇驻地东南1000米处。走过“博雅”、“知明”和“长青”三座牌坊,眼前是一片空旷的广场,这是荀子庙的劝学广场,在广场东西碑廊上篆刻的是《荀子》三十二篇,总共7.5万余字。

正殿中,巨大的荀子塑像巍然而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春秋时期,鲁国设次室邑,鲁归楚后楚国改次室邑为兰陵县。公元前255年,荀子受楚相春申君所邀,两任兰陵令18年,在荀子的治理下,兰陵很快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的高地。一大批青年才俊慕名而来,韩非、李斯、陈嚣、毛亨、浮丘伯、张苍等都曾不远千里前来兰陵求教。

荀子曾在兰陵讲学、著述、安家,最后葬在兰陵,大量的史料证明,大殿后面的墓冢就是荀子墓,1977年,荀子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每年都有学生来荀子庙齐声诵读《荀子·劝学篇》,以祈求考入理想的学府。

这次回到兰陵,目的之一就是探访历史文化给兰陵留下的印记,同行的是山东大学兰陵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焦子栋。

这位年近六旬的专家谈起兰陵文化如数家珍。他说,关于兰陵名字的由来,最有可能的一种说法是,兰陵之名得之于楚,公元前284年,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子兰,子兰是楚怀王儿子,尹以兰自比,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县。

要想走近兰陵文化,兰陵萧氏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高标。位于兰陵镇小仲村西南500米处的萧氏文化园里,长眠的是西汉名臣,一代儒学宗师萧望之。萧氏在当时是兰陵最显赫、也是兰陵望族中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家族。

萧氏文化园的建筑虽然低调古朴,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为海内外萧氏宗亲的文化纽带与核心纪念地。今年5月8日,这里举办了全球萧氏经贸文化洽谈会,来自全球5个国家的180多位萧氏宗亲齐聚兰陵,共同祭拜萧公望之。

萧望之出生于兰陵荀子劝学之地,他跟随儒家第十二代传人后仓学习了十年,与匡衡、疏广、疏受为同学。

萧望之担任太子太傅期间,在西汉宣帝刘询召集的一次石渠阁学术会议上和诸多儒生一起讨论儒学,奠定了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班固在《汉书》中评价萧望之:堂堂正正,不屈不挠,身为儒臣泰斗,有辅佐帝王的才能,是为古代社稷之臣。如果将萧望之定为第一代,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分别是他第十八和第十九代孙。

现在,萧氏宗亲遍布世界各地,尤其是港澳台、马来西亚等地区,以兰陵堂为总堂的萧氏分堂已有56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