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培养出多少院士(南师大87岁老教授捐出毕生积蓄)

作为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多年来,从南京师范大学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遍及海内外,在各行各业上发光发热之余,始终心系母校建设发展。近日,学校文学院收到一笔100万元的捐赠用作设立奖学金,捐赠者正是一位“南师人”——文学院87岁退休教授凌焕新先生。江苏新闻、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南师大培养出多少院士(南师大87岁老教授捐出毕生积蓄)(1)

南师大培养出多少院士(南师大87岁老教授捐出毕生积蓄)(2)

凌焕新,南京师范大学1956级校友,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负责人、校学术委员,江苏省作协理事,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他长期从事微型小说方面的研究,是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2016年被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国际研讨会授予杰出贡献奖。

凌老出生于1934年,1956年进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现南师大文学院)学习,1960年留校工作直至退休。凌老回忆说,自己是家乡小镇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时不但因为土改分到了土地,还实现了文化翻身。知道自己的生活来之不易,他对党也分外感激,自己也非常努力。在50余年的从教生涯中,凌老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教书育人的事业上,为南京师范大学和文学院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南师大培养出多少院士(南师大87岁老教授捐出毕生积蓄)(3)

100万元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也是凌老的毕生积蓄。当被问及捐赠的初心时,身为一名老党员的凌老说:“我已经87岁了,回顾我的一生,我从一个贫农的家庭走出来,读书工作。如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现在的生活。我觉得最应该报答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一直在想我应该做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我一辈子都在教书,现在退休了,我想为文学院、为学校、为党的教育事业再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我就想到设立这个奖学金,希望孩子们不要忘记党对于他们的培养……”

南师大培养出多少院士(南师大87岁老教授捐出毕生积蓄)(4)

凌老和胡敏强书记共同为文学院的学生颁发首届“感恩”奖学金

一直以来,南京师范大学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形成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和绿色通道等多元融合的助学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形成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四维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助力广大学子成长成才。

南师大培养出多少院士(南师大87岁老教授捐出毕生积蓄)(5)

截至去年8月,南京师范大学累计设有各类资助项目30余项,如国家奖学金、校长特别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伯藜助学金等,每年评审和发放奖助学金3300余万元。根据学校2021届本科毕业生奖助学金大数据显示,本届获得奖助学金最高的前20位同学,人均获得的奖助学金数额超过8万5千元。

数字背后,不仅有同学们的刻苦努力与辛勤付出,也有党和国家、学校和社会对大家的不懈支持与无限关爱。而同学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则是对这份支持与关爱最好的回馈。

南师大培养出多少院士(南师大87岁老教授捐出毕生积蓄)(6)

南京师范大学的目标从来都不只是经济资助,而是希望引导同学们树立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的价值观,依靠奖助学金支持,奋发成才,回馈社会,报效祖国。欢迎广大考生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在南师得到丰厚成长,在南师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注"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阳光网,南师招生,南师资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