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体现了什么(故乡意味着什么)

要我说,家乡就是安全。在家乡,我们绝对精通认识—了解和相信—信任的辩证法 :既然我认识他们,我就了解他们,并敢于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因为我们可以在我们的认识与了解中拥有合理的信任。这些具有词源关系的词语构成的整个领域 :忠诚(treu)、相信(trauen)、信任(zutrauen)、 托付(anvertrauen)、 亲昵(vertraulich) 和依赖(zutraulich),属于更为广阔的自我安全感的心理学领域。在期待不会不确定、在没有完全陌生的东西让人害怕的地方,人们会觉得安全。生活在家乡意味着,已经熟悉的东西在我们面前一再发生,每次只有微小的改变。如果人们只了解自己的家乡,那就会在地方的闭塞中走向精神的荒芜和凋谢。可如果没有故乡,人就会陷入无序、错乱和涣散。

有人总是会反驳,流亡也许并非不可治疗的疾病,既然长期生活在其中,与之相处,陌生的地方也会变成故乡。人们会说那是找到了一个新的故乡。如果可以慢慢地、慢慢地学习,解密陌生的符号,这么说也没有错。在陌生的土地上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像“在家里”一样:人们最终掌握了这样的能力,依照他们的语言、面部特征、服饰来同周围的人打交道、融入他们,一眼就能认出一座房子的年龄、功能和经济价值,毫不费力地就能将新来的居民和他们的历史、风俗联系起来。但即使顺利的话,对于一个在成年时来到一个新国家的流亡者来说,也不可能自动了解那些符号,而是需要付出某种精神努力的理智行动。只有那些很早就接纳那些符号,并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把握而学到其含义的人才会愿意将之变成我们人格的组成要素和常量。就像人们不需要学习语法也能学会母语那样,人们就这样体验家乡的周遭世界。母语和家乡的世界与我们一同成长,长入我们体内,变成确保我们安全的亲密感与信任。

在这里我们又会碰到那种传统的、在民歌和陈腐的格言智慧中表达出来的故乡想象,之前我曾回避它,可这儿回荡着的是人们多么不愿意听见的回声啊!一位年老的保姆讲着童话,坐在床头的母亲的面庞,邻居家院子里的丁香花香。为什么不也是村头菩提树旁的纺车和轮唱小调—这种像我们这样的人只是从文学作品中才了解的景物?人们想要把那些令人尴尬的迷人小调从脑海里赶跑,它们让人联想到“故乡”这个词,会引出一系列对故乡艺术、故乡诗歌和各种家中无聊举止的不愉快想象。但它们太顽固,它们长在我们的脚跟上,总是有自身的作用。人们必须防止一看到“故乡”这个词就立刻想到精神的低等。因此,没有新的故乡。故乡是童年和少年时居住的地方。谁失去了故乡,就永远是个失落者,他也就学会了不再像一个醉鬼一样在陌生的地方跌跌撞撞,而是毫无畏惧地将脚立在大地之上。

故乡体现了什么(故乡意味着什么)(1)

故乡体现了什么(故乡意味着什么)(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