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4号地铁北延线站点出入口位置(聚焦4号线地铁4号线周日)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黄亚苹

5月26日,长沙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将正式载客试运营。从“地铁时代”到“黄金十字”再到“多点换乘”,长沙地铁在扩大市民生活半径、方便出行的同时,也悄然改写着整个城市的商业格局。

如果说,天福便利店、苏宁小店在地铁站的点位之争是战略调整,那与地铁无缝接驳的地下商业街、离地铁口数百米的大型综合商业体,则地铁商业拉入一个经营范围更加宽广、商业布局更为明确的战场。

4号线,这条横跨长沙西北至东南的“黄金走廊”,其运输的数十万计学生客流,无疑给沿线商业综合体注入了一剂更强有力的兴奋剂。

长沙4号地铁北延线站点出入口位置(聚焦4号线地铁4号线周日)(1)

消费群体随着地铁“延伸”

三湘都市报记者统计发现,地铁4号线开通后,3条地铁线路连通长沙市内五区及望城区、长沙县等新城区,串联起五一商圈、高铁新城、溁湾镇商业中心等多个商圈,滨江新城、岳麓山大学城等商业中心及黄榔副中心等重要城市功能中心被首次带入地铁商业圈,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流和商机。

“原先消费者集中在开福区、望城区、岳麓区,但横跨长沙西北至东南的4号线,将拉近砂之船奥莱与滨江新城、河西大学城、高铁站的距离,客户群体将更加丰富。”砂之船(长沙)奥莱总经理周丽霞介绍,地铁拓宽了商业的辐射范围,项目将面对学生、白领精英、市州市民等3类客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周丽霞介绍,针对大学生,砂之船奥莱打造的“超级运动馆”引入了SKECHERS全国最大奥莱旗舰店,PUMA、FILA、KAPPA、CONVERSE湖南最大品牌旗舰店,IT集合店等运动及潮流轻奢品牌,致力于打造社交新空间,“砂之船奥莱将为白领精英提供专属VIP尊享活动及服务;为来自地市的客群,提供国内A类品牌。”

“地铁2号线已运行5年,商场消费群体逐步发生变化。”通程商业公司运营总监欧海军介绍,从会员的备案情况来看,原来商场消费客群主要来自周边居民,地铁带来更多河东甚至望城、宁乡、益阳方向的消费者,“消费群体正随着地铁线‘延伸’,4号线预计将带来更多学生、外地游客等消费群体。”

长沙4号地铁北延线站点出入口位置(聚焦4号线地铁4号线周日)(2)

数据:3条地铁线路串起89个商业项目

地铁不仅扩大的市民生活半径,在商业大佬的眼中,地铁无疑扩大商业项目的辐射范围。记者统计发现,自长沙首条地铁线路2号线开通后,新开业商业项目大多“爱上”了地铁口,或直通、或步行几分钟即达。

2018年底,引入华中地区首家卜蜂莲花精品超市凯德壹中心开业,距离4号线“茶子山站”步行仅500米;主打定制服务及独家化体验的2751YOLO城市广场,位于地铁1、2号线五一广场接驳站的6A出口处。此外,将于2019年开业的高铁新城吾悦广场,离4号线“平阳站”步行仅400米。

来自赢商网的统计数据显示,长沙1号线、2号线及4号线一期工程共3条地铁线路共串联了89个项目,其中,有36个项目无缝连接地铁,直接承接地铁客流。

随着4号线的开通,沿线18个地铁站连通周边30个商业项目,通程佳慧生活广场、外国生活馆共4个项目实现无缝接驳;天虹CC MALL、通城商业广场、保利mall等将首次享受到“双地铁”福利。

长沙4号地铁北延线站点出入口位置(聚焦4号线地铁4号线周日)(3)

观察:立体交通网或改写湖湘商业格局 边缘商圈强势崛起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长沙远景规划12条地铁线路,线网总长度将达456公里。为应对新晋商业新丁的前后夹击、分食百万级客流,地铁沿线的老牌商业体正摩拳擦掌升级改造。

2019年2月,春天百货拉起装修围挡,将根据友阿集团统一部署进行整体经营调整,据了解,升级后的春天百货定位个性化商场,主营集团自采自营品牌。2018年,通程麓山商业广场店根据“品类提质、品种丰富、结构优化”的要求,通程麓山商业广场引入比音勒芬、艾米龙等更加年轻化、潮流化的品牌,期待满足旅游客群、周末家庭的购物需求。

“相较于五一商圈,砂之船奥莱的地理位置并非是黄金码头,尽管项目位于边缘商圈,但我们能提供更全的购物品牌以及5000个停车位、免费洗车等数十项贴心服务。”周丽霞介绍,地铁开通后,砂之船奥莱将针对辐射客群开展活动,如品牌大型内购会、全场1-5折购物嘉年华、好物疯抢等超优惠活动,在品类齐全的基础上提供超低价及超性价比服务。

除开提供吃喝玩乐购一站式购物体验,砂之船奥莱还将联合月亮岛打造“轻度假”休闲项目。“坐上地铁四号线到月亮岛踢一场足球、骑一圈卡丁车,累了就可以到砂之船奥莱品一杯咖啡,看场电影,吃个晚餐。”周丽霞对地铁4号线的开通充满期待。

“4号线开通后,原本向单一中心商圈聚集的人流能得到有效分流,边缘商圈将获得最大利好。”业内人士认为,地铁能起到优化城市结构的功能,既可以巩固五一商圈的优势,又可以为地铁沿线的商业中心带来丰富客流,提供更多商业机会,“成熟的地铁商业会成为新的中心辐射城市的某个或多个区域,传统落后的商圈被取代。”

思考:如何留住“赶路”的人流

“别看地铁人流量大,来来往往他们都很赶时间的。”采访中,业内人士坦言,地铁的“路过型”客流,决定它的业态都要围绕着“快”来进行,要符合上班族即买即走的购物习惯。

如何将人流转化为消费者和购买力,唯“快”不破或许是规律之一。2015年底,头顶“长沙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地铁商业”的运达中央广场实现商场与地铁的无缝对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从1号出站口进入项目负一层后,沿途均设置成煎饼果子、奶茶、化妆品集合店等“轻消费”业态。此外,与北辰三角洲一号口对接的Hipark凤凰海购物公园,则招入黄焖鸡米饭、舒芙蕾等人均消费30元左右的小吃品牌。

确实,并非所有地铁项目都能如预期般“人气旺盛”。5月10日,叮叮mall数十家商户在微信朋友圈发出集体维权公告,表示该商业体推广无力、招商混乱,以至于商户出现大面积亏损。退场商户不仅押金被全部扣除,有的还收到叮叮法务部的起诉,商户面临数十万到上百万的赔偿款。

记者手记:地铁商业更应摸准消费者脾气

交通一直是影响商业地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商圈的生死。

湖南首家肯德基、首批定点涉外酒家“又一村”、售卖时髦女装的四维百货……2006年,交通部门一纸单向通行的通知,给中山路商圈带来近乎毁灭性的打击。2003年波隆立交桥通车,市民步行购物的便利性大打折扣,曾经叱咤长沙商业的伍家岭商圈受交通横断之苦一蹶不振,直至地铁1号线开通、泊富icity美好生活中心营业有才稍有起色。

现如今,市场早已不是单个商业体撑起一个商圈的时代,作为解决出行需求、扩大生活半径的交通工具,地铁并不能成为商场越开越繁荣的保障。

无论是动辄十几万平米的“一站式”商业综合体,还是“小而美”的社区商业,在面对每天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客流时,都需要根据车站功能、客流、站类类型布局,只有摸准消费者脾气,最大程度发挥地铁对商业的推动效益、实现“1 1>2”的高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