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花开伴流年(木樨花开感恩您在)

长沙六中 张栎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埋着头,仔细研究着书本上的《师说》,听闻您用清朗的嗓音诵出此句,便抬头望向您——却见您的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

那时的我还不能明白这道光彩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感到了一瞬的震撼。

2019年,正值金秋,您为我们上了第一堂语文课。也是在这堂课上,大家知道了您的名字——桂花。您说这名字通俗易懂,简单好记,虽有些“土”,但也算得上漂亮。大家都被您逗乐了,课堂上欢快的笑声就像一串串风铃,清脆悦耳;又好似秋日爽气过堂,沁人心脾。

那堂课后,我们都亲切的称您为“花姐”。我却也发现,“桂花”这个名字对您来说简直在合适不过。——您像桂花那样,为我们传递着芬芳。在您的课堂上,原本封藏在书本里的经典都像是沾上了桂的香气,染上了花的绚烂。您用诗言绘成图画,用辞赋勾勒色彩,将它们编织成一个如硕秋般绚烂的语文世界,令同学们心旷神怡。那些平日里枯燥乏味的文学知识,在您的课上仿佛也挣开了试题的牢笼,还原了它本真的模样。

秋日的桂花乘着日光,呈出淡淡的金黄,如此活泼,温暖。您也像那秋日的桂一样,充满着活力。同学们都爱和您聊天,您真的像一位姐姐一样,愿意聆听我们的困惑与烦恼,并温柔耐心的指导我们前进。我尤其爱与您聊天——最为期待的就莫过于每周一度的周记了,我将我身边发生的趣事与烦恼悉数记录,然后便是盼望着您的回答。看见您在我的长篇“牢骚”旁标下的批语——或是建议,或是调侃——我常常感到无比的满足与愉快,内心无可抑制的生出一种被人倾听心声的温暖。您的口吻不像是一位教导学生的老师,反而更像是我们身边的某位同龄朋友,与我们同享欢乐,感受我们偶尔的“小情绪”,站在我们的角度给予我们理解与共情,让我们与您真正的成为朋友。

然而,秋日的暖总是纵然即逝,随之而来的便是瑟瑟的寒风。枯叶受不住凛风的摧残,只好迅速凋落,在没有温度的阳光里黯然失色。一树树的桂花也不曾摆脱这般萧瑟的侵扰,也纷纷支零飘散。那时,我像往常一样去办公室与找您,却看见您桌上的药品越积越多。您总是对我笑着,却透着些疲惫,可您眼里的红血丝就掩盖不了这些。您在课堂上仍然神采飞扬,我却发现在如此的寒秋之下,您的额头上布满了细细密密的汗珠;您对他人总是保持着积极的模样,我却能偶尔看见您在私下里,不经意展露出来的满面愁容。

日子一天天过着,逐渐迈入深秋。窗外的花还剩星星点点,您却变得有些憔悴。同学们总是担心的问候您,您却毫不在意的摇摇头,说着“我没事”,一边拭去明显还未干去的泪水,一边露出坚强得令人心酸的笑容。后来,我才知道,您的身体一直不好,病情在那段时间又格外地加重了;同时,您的家庭还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对您的处境无疑是雪上加霜。生活给您如此大的打击,您却无多怨言,只是将这一切化作对同学们的一个个微笑,化作一个坚强的背影,毫无动摇的屹立在讲台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亦是一个秋日,我在您面前背诵起《师说》。不知为何我突然问起您,为何当老师这么辛苦,您还是选择了坚守这份职业?

那时的您只是淡淡的笑了。您说,和我们待在一起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无法磨灭的习惯。您还说,光是看着我们慢慢成长就已经满足,何况是亲自教我们如何成长,这带给您了极大的成就感。

我听着您的话,不禁望向您的眼睛——望见您有些疲惫却明亮的眼睛,那里透着些许光芒,我曾见过,曾让我有了一瞬的震撼。

——那光芒里含着虔诚,透着坚定,却又温柔。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我闻此诗,想起您顶着寒风坚持夜跑的背影。那背影如盛开在瑟秋里的木樨花,坚强地向着无情的寒风,丝毫不低下自己倔强的头颅。您如木犀,仅着淡然颜色,却愿将万山秋景与花香献给您的满园桃李——哪怕使自己黯然在枯涩的秋,也要将春日的温暖带给莘莘学子,换得他们的茁壮成长。

对这样的您,我们满怀感恩。您却认为,这便是为师的意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今,我在他方再次念起这句话,不禁又想起那个充满桂香的金秋岁月来。

木槿花开伴流年(木樨花开感恩您在)(1)

(作者与老师合影)

[责编:廖慧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