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

格局和高度

怎样才能将一个精品的院子做好。统筹时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美观性、经济性等。专业技术方面要考虑抗震设防、采光比、日照时长、通风量、建筑与环境关系,地形地貌与风水等。设计者的思维,建造者的技术,还要考虑公司整体团队的管理水平乃至包括材料的采购和应用。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

作为后辈,我们东方晨光自设计团队创立至今,始终坚持的宗旨是传承发扬传统中式建筑装饰艺术文化。

中式仿古建筑设计不是照搬古代建筑的设计方法,而是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从而促进仿古建筑设计的发展。

公司领导胡经理在发展四合院建筑的本业时,也时刻关注着与古建筑文化传承相关的事物,长途跋涉前往苏州相城区陆慕御窑金砖的窑厂学习。

因为金砖制作的复杂程度和生产周期。检验标准等方面,都远高于普通方砖,而且金砖可谓是坚硬无比,光滑如镜,不是一般普通方砖所能比,民间素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

金砖制作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苏州陆慕一带为特有的黄色粉砂型黏土,可塑性强,制成的金砖坚硬密实。

此次出差我们了解到,御窑金砖从选材到制作完成需要经过29道工序,要从取土、制坯、烧制、出窑、浸泡和打磨等很多道工序。所制的金砖坚硬耐磨、油润光亮、不涩不滑。

几道工序,听上去似乎也并不特别复杂,但其实每一道大的工序下面,还包含了好多道极小的工序,这些大大小小的工序加在一起,使得"金砖"的制作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2)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3)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4)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5)

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融合

言归正传接着扯扯我们去苏州博物馆打卡之神作吧!都说想要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那么一定要去逛逛当地的博物馆。

那么来苏州,怎么能错过苏州博物馆呢!

借此出差的机会我同胡经理、设计部王经理一同去了苏州博物馆参观学习,苏州博物馆真的是值得去看一下的,这个富有传统苏州园林风格的建筑,高低错落,古典优雅,又不失现代建筑的简约时尚设计深得人心……

苏博设计形式上,地块已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而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这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6)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7)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8)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9)

由于忠王府难以在现有的结构下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它将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

首先进入大厅,靠近玻璃就可以看到贝聿铭先生“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收官之作,延续了苏州园林的特色,粉墙黛瓦透着一种素雅清淡的气质,再加上周边的绿植水景,展现出了一幅立体山水画。

当然,单单只有粉墙黛瓦还显得不够精致,贝聿铭并没有直接使用传统样式,而是自创了“贝氏马头墙”,它拥有现代设计的几何建筑,同时也兼有传统马头墙逐层叠落的特点……

屋顶的花岗岩淋了雨就会变成黑色,干了以后又会变灰,天气晴好的日子玻璃墙面和天空呈现出了同一个颜色……

馆中央一方水塘将地上白色基调的建筑倒映在碧水上,水里偶尔有游鱼穿梭,柳宗元几笔就写活了的鱼,中国人的宅院里总要有那么几条……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0)

苏博设计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1)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2)

建筑空间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3)

中国古典的园林元素

苏州博物馆新馆花园又名创意山水园,是在古典园林元素上精心打造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暖石的池塘、片石假山、曲直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的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和神韵。

建筑的风格是属于江南小巧玲珑型的,与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截然相反,营造一种“小桥流水、山石花卉”的氛围。我们胡经理跟设计师也是一边学习一边探讨,此时此刻小编我充当摄影师。

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4)

几何元素的创意设计

苏州博物馆多处设计融入了几何元素,用现代几何造型中的菱形、方形等几何图案体现出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简洁得体却又不失大方气度。用灰白两色和谐搭配,素而有华,简而显贵,既体现江南园林儒雅气质又符合现代建筑的几何美学特点。

屋顶最上面有一层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在玻璃屋顶之下的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巧妙搭配,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5)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6)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7)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8)

苏州园林博物馆简介(半部江南园林史)(19)

在阳光明媚的时候,光线从镂空的原木屋顶照射下来,投影到地面,形成了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光影图案。

我们在新馆的大门、天窗廊道、凉亭以及各个不同的展厅,看到新馆建筑用的是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

开放式钢结构既是建筑的骨架,又成为造型上的特色,它给建筑以简洁和轩敞。这些设计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

其中,苏州博物馆为苏州地方标志性之一的建筑,探索了中国传统的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整座建筑雄伟壮丽、曲折宏敞。

沉浸在博物馆的时间总是那么快,那么突然,我们依依不舍地跟苏博告别,此次苏博参观,颇有收获。苏州园林美,美在艺术之美,亦有着中华悠悠古韵。一窗一景,一门一山水,下次有机会还要再来参观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