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次看不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文/若初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单看书名,会让人误以为是疼痛青春文学或者甜宠小说。

如果它真是就好了,起码世间会少一个“房思琪”式的悲剧。

书封上明晃晃写着:“向死而生的文学绝唱。”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次看不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1)

这句话既贴切,又讽刺。

作者林奕含活着的时候,这本书并未大爆,直到她自杀后,这本书才真正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大众才逐渐正视“性侵”这个问题。

我一直没有读这本书,很久很久,因为没有勇气去凝视深渊,哪怕这深渊是别人的。

后来看到我喜欢的一个作者评论:我觉得林奕含死早了,她有天赋却没有时间,像她这种作者是有希望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

这句评论引起了我的好奇,想拜读一下有天赋的文字,哪怕需要直面血淋淋的深渊。

其实,从网上零零碎碎的文章里,我大概知道,这是一个"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一个初二女学生,从12岁开始便被补习的语文老师性侵,时间长达5年。

如果说,事实本身就极其残忍,那么,更残忍的是,作者本人无数次浸泡在痛苦的回忆里,反复思索那些屈辱的瞬间,一字一句把那些细节和心理写进一本书里。

书里字字皆炼狱,提名却是乐园。

“他硬插进来,而我为此道歉”。

"温良恭俭让。温暖的是体液,良莠的是体力,恭喜的是初血,俭省的是保险套,让步的是人生。"

······

我瞬间哽住,脑子一片空白。

青年作家蒋方舟在推荐语里写道:

这是一部我重读了三遍依然震撼的小说。我并非感慨于作者命运的坎坷,而是震撼于她的冷静。那种冷静,是作者反复用难以启齿的耻辱、难以承受的痛试炼自己的内心,终于对痛苦到了麻木的程度,再平静地讲出自己的故事。

她的叙述是那么清醒、透明,从中透出一切深渊。而凡是对这种无法命名的深渊看过一眼的人都再也不能把目光移开,黑暗如同狂涛奔腾,流进读者的感官,到达了内心深不可测的地方。

林奕含最厉害的天赋,在于她的比喻,总是神来之笔,行文想象力天马行空。

品一品这几句:

·席上每个人的嘴变成笑声的泉眼,哈字一个个掷到桌上。

·心里的笑像滚水,不小心在脸上蒸散开来。

·老师如果看到蓝花纹的被子服帖她侧睡的身体,一定会形容她就像一个倒卧的青瓷花瓶,而老师自己是插花的师傅。

·她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太阳像颗饱满的蛋黄,快要被刺破了,即将整个地流淌出来,烧伤整个城市。

细细想来,这么残暴的一个故事,读者却还能读完整本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林奕含是用文学性的,带着唯美感的文字情趣描写的,而非是赤裸裸的撕裂式的文字。

可是,即便如此,仍然让人屡屡毛骨悚然。她的文字美好且充满力量,但同时也在勾勒一个炼狱般的火场,她用文字把自己框死在这场野蛮且残酷的暴力里,将自己逐渐凌迟处死,直到血肉模糊,身心俱毁。

她的人生跟别人不一样,她的时间不是直进的,她的时间是折返跑的时间。小公寓到小旅馆,小旅馆到小公寓,像在一张纸上用原子笔用力地来回描画一个小线段,画到最后,纸就破了。

就像思琪在日记里的那样:“其实我第一次想到死的时候就已经死了。人生如衣物,如此容易被剥夺。”

林弈含真的是用美好的文字描述最痛苦的事情。

完成这部作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将她自己推进炼狱的过程。她对记者说,写这本书是"很痛苦的表达"。她的重度抑郁已经一部分摧毁掉她的精神意志了,但她还是坚持去写去记录,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的痛苦有更多想象力的人”。她很了不起,是真的了不起。

她写道:“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的,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

她比我想象中更有才华,她的文字非常细腻优美,可是越是如此,才越让人心痛。这么美好而有才华的人,生命却停留在在永远不会长大的13岁,心理生理双双被摧毁。书本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让人窒息的绝望和深深的无力感,跟它唯美的外衣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个这么有天赋有才华的文学性的少女,她手中的笔,却像是在无尽的深渊里书写着绝望的哀歌,她挣扎逃窜,却仍是四顾茫然,无人能救赎她,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

她被困住了,被以一种极其残忍,极尽羞辱的方式。

在采访独白中,她数度哽咽,阐述了自己的一生:“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这种强暴不是奥斯维辛式的集中营,因为这么大质量的暴力,它是不可能再现的,而强暴,现在、此刻,也正在发生。

她在自己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一直挣扎着去平息这场海啸。可是,她努力的样子,太让人难受了,一个人该如何说服自己爱上那个不断强暴自己的人,该如何麻痹自己才能允许自己活在这个世上?

她写道:我原谅了他,因为这样我才能活下去。你们不能原谅他,因为这样其他女孩子才能活下去。

她写道: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要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思想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东西!我是从前的我的赝品。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可是,即便她已在崩溃的边缘挣扎求生,而那个施暴的衣冠禽兽,却仍然堂而皇之对她进行精神上的荼毒。

比如书里这段:

他常常对我说:“我们的结局,不要说悲剧,反正一定不是喜剧的,只希望你回想起来有过快乐,以后遇到好男生你就跟着走吧。”

思琪每次听都很惊诧。真自以为是慈悲。你在我身上这样,你要我相信世间还有恋爱?你要我假装不知道世界上有被撕开的女孩,在校园里跟人家手牵手逛操场?你能命令我的脑子不要每天梦到你,直梦到我害怕睡觉?你要一个好男生接受我这样的女生——就连我自己也接受不了自己?你要我在对你的爱之外学会另一种爱?但是思琪从没有说话,她只是含起眼皮,关掉眼睛,等着他的嘴唇袭上来。

不禁让我想到一句话: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书里的房思琪最后进了精神病院,她什么都忘了,唯一记得的就是怎么剥香蕉。而现实中的林奕含,自杀了。

思琪对伊纹说:我宁愿我是一个媚俗的人,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

如果林奕含真是一个无知的人,或许她还能活下来,可是她不是,她聪慧又清醒,把一切看的太真切太透彻,反而无法平息精神世界里的那场海啸,她说服不了自己,她也麻痹不了自己,她无法自欺欺人,她的精神世界是无法自洽的,是撕裂的,她根本逃无可逃,她根本没有机会活下来的。

最后,用伊纹那句话来结尾吧: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

在黑暗面前,我们都不该做一个闭嘴的人!众人拾薪,才有机会真正改变一些东西,就像孔刘出演《熔炉》,最终让政韩国政府重新修订未成年人性侵法案那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