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辛年轻(舞台谢幕狄辛离去)

狄辛年轻(舞台谢幕狄辛离去)(1)

姓名:狄辛

性别:女

终年:91岁

去世时间:2018年11月17日

去世原因:因病

代表作:《雷雨》《日出》《王昭君》《蔡文姬》《剑胆篇》等

11月17日,狄辛走了,没有告别仪式、追悼会。

她的丈夫、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说,曾和狄辛讨论过这个问题,最终决定一切从简,“天这么冷,不想那么多老朋友们再辛苦一次、伤心一次。”

狄辛这个名字,对普通人来说不那么熟悉,但在话剧圈,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在人艺舞台上,她的名气可比蓝天野大”“一直在舞台上辉煌地演戏”,是人艺老演员们对她的评价。

1927年9月,狄辛生于北京。1945年,就读于北京志成中学,她在高中期间就喜好文艺,1946年开始演戏剧,由此开始了长达一生的艺术生涯。在话剧舞台上,狄辛曾出演《雷雨》《日出》《关汉卿》《王昭君》《蔡文姬》《剑胆篇》等诸多话剧名作,与丈夫蓝天野也曾有过多次合作。

蓝天野对她的评价是,“她的一生,过得也值得了,很精彩,很有意义。”

天分

60年代,话剧《剑胆篇》在人艺上映。开幕时,越国被打败,吴王夫差出场,见到河对岸的西施。夫差被西施的美貌打动,脱口而出:“美啊!”

时任人艺院长的曹禺在台下也禁不住赞叹,“这个西施真是美得让人眼前发亮!”

这个西施就是由狄辛扮演的。舞台上的演员,漂亮是常见的。人艺的退休演员金昭回忆,人艺有许多漂亮的面孔,但狄辛的魅力却依然在里面数一数二,她的脸只要一上妆,“轮廓特别美”,一站在舞台上,就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只能说,她天生就属于舞台。”

脸庞美丽,狄辛在舞台上却不是随时都那么自信。狄辛曾在文章里回忆,排练《剑胆篇》时,自己第一次穿上西施的服装时,并不是那么自信——怎么才能更像一个仪态高贵的王妃?

狄辛决定去学京剧。很长一段时间内,狄辛经常一大早准时前往中山公园,向著名京剧演员李慧芳学戏。跑圆场、走台步、练嗓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狄辛学会了整折的唱段,也学会了卧鱼儿、弯腰等京剧身段。“那之后,我再穿起西施的服装时,就逐渐找到感觉了。”

“狄辛对戏很认真,她也很有天分。”蓝天野回忆,有一次,剧院正在上演《日出》,演主角陈白露的演员一大早病了。舞台搭好了,票也早已售出,导演欧阳山尊急得不行,找到狄辛说:“你突击一下,一个白天时间排练,今晚就演陈白露!”

演出结束,蓝天野在后台看到狄辛,忙问:“怎么样,还顺利吗?”

“还行吧,总算演下来了。”狄辛长舒一口气。

事后蓝天野才知道,舞台上狄辛没有出现一点差错。“她的确有天分,再加上努力,所以这么多年来,她可以说是人艺舞台上演戏最多的女演员。”

拼命

有天分的人艺女演员,在舞台下依然拼命。

1964年,蓝天野第一次独立导演了一部讲述农村生活的戏《结婚之前》。排练之前,蓝天野先带着演员们到顺义后鲁各庄体验生活,包括扮演主角的狄辛。

刚过完年的农村,土地刚刚开化、还带着冰碴儿。要在这样的土地上播种,当地人都说,这活儿只有男劳动力能干。

狄辛不服气,“女孩为什么不能干?”脱下鞋、挽起裤脚就下了地。蓝天野回忆,当时“狄辛就扛着大四齿钉耙,光着脚踩在带着冰碴儿的泥里干活”。

后来《结婚之前》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被观众评价“非常有农村气息”。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看完戏后,专门找蓝天野问起:“你们花了多少时间体验生活?”

“她舍得下苦功夫,所以她演的农村戏就能有生动的生活气息。”蓝天野评价。

年龄渐长,狄辛在演戏上下的功夫,用蓝天野的话来说,“还是那么拼命。”

1979年,《王昭君》在首都剧场首演。剧本出自曹禺之手,再加上人艺演员们精湛的演技,《王昭君》连演一百余场,观众踊跃。

只有蓝天野知道,作为《王昭君》中的女主角,狄辛每一场戏都“太难了”。

“那时候她都五十多岁了,膝盖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有很多戏需要她在舞台上跪下去。”蓝天野回忆,那一下对她来讲,“真是件十分要命的事。”尽管如此,《王昭君》依然获得好评,还在1980年作为内地第一部赴香港演出的剧目,引起轰动。

同一年进入人艺,狄辛却比蓝田野晚一年退休。“她舍不得这个舞台,她太爱演戏了。”蓝天野回忆,狄辛在退休后还演过几场戏,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告别舞台。

默契

蓝天野和狄辛1954年结婚,相濡以沫一个甲子有余,两人有默契。

一次,蓝天野和狄辛一起上《艺术人生》,节目最后,朱军让狄辛用两个字来形容丈夫,“直”、“倔”是狄辛的评价。

提起这段经历,蓝天野哈哈大笑。“我对她的评价也是这两个字。”

人生的后半段,蓝天野迷上了画画、收藏石头,狄辛没那么着迷,也不干预丈夫的爱好。不过,两人都重感情,重友谊,常常与老朋友们聚会玩乐。

退休后,常有一些朋友隔三岔五就打电话来找狄辛聊天,狄辛热情很高,一聊就聊很长时间。每次只要是狄辛的电话来了,蓝天野就急忙对家里的小保姆说:“赶紧给奶奶搬把椅子过去。”

蓝天野说,狄辛热情,比较喜欢热闹,自己更喜欢静,比较内向。

这一静一动的契合,让二人携手走过了漫长岁月。

直到2018年的冬天。

离别

11月17日,冬天的北京越来越冷。

这一天,蓝天野一直在床边守着。在这之前,狄辛半昏迷半睡眠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上午10点45分,他看着妻子的脸逐渐平静下来,呼吸渐渐停止。“这是我第一次那么近地看见,一个人的生命在那一刻消失了。”蓝天野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说,唯一令人安慰的是,妻子走的时候没经历太多痛苦,面容安详。

儿女们都哭了起来,蓝天野却显得很平静。他说,六十余载风雨同舟的夫妻,虽然难过,但早有了心理准备,“能控制自己”。

生前,夫妻俩就讨论过身后事的安排。最后,一家人决定一切从简,家中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仪式。

“这么冷的天,让老朋友们来,也就是难过一次;不来,真情也都在心里,在记忆里呢。”蓝天野顿了一会儿,“她待人热情,我相信,她一定会赞同我的决定。”

“她的一生,过得也值得了,很精彩,很有意义。”蓝天野性格一向淡然,此刻嗓音却有些沙哑。“狄辛走了,我能做的,大概就是尽我所能,在舞台上再多做一些事情。我相信这样也能代狄辛表达她对舞台的感情吧。”

我跟狄辛已经携手半个多世纪了,从二十多岁起,直到我们91岁。我们一直是同行,一直在同一个单位,同一方舞台上。狄辛特别热爱舞台,热爱演戏,直到她离休后,还回去演了好几个戏。她刻苦,也有天分,差不多是比我们年长的那些老大姐之后,我们这一辈演戏演得最多的。她演过王昭君,演过西施,演过蔡文姬,演过蘩漪,演过陈白露,演过珠帘秀……现代戏演过苦妹子、红色宣传员……她演戏的生涯应该算没有什么遗憾了吧。 ——蓝天野

新京报记者 刘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