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相机有哪些型号(日本传统相机的突围之路)

日本相机有哪些型号(日本传统相机的突围之路)(1)

近年来,方便、高画质的智能手机相机在消费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数码相机的需求明显减少。随着智能手机相机功能的高性能化,数码相机市场陷入困境,日本国内(含海外工厂)的数码相机的出货量从最高峰的2011年以来一路走低,这种大环境下日本传统相机的各大制造商如何突围并能生存下来,这些都需要我们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业内人士学习和思考,特别是新业态的出现,劳动人口红利的消除,疫情影响导致消费意欲低迷等等影响下这些日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经验或者说他们正在做的一些改善和对策对于我们都是有借鉴的地方。

1,现状

日本相机有哪些型号(日本传统相机的突围之路)(2)

#依据日本カメラ映像機器工業会的数据作成

从数码相机出货量(含日本企业海外工厂出货)的变化来看,2011年至2021年数码相机出货量大幅下降。 高峰期2011年出货量达到1.16亿台,到2021年下降了约90%。其中卡片式数码相机几乎消失殆尽,市场份额被智能手机几乎全部攻占。这种转变正是是相机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

日本相机有哪些型号(日本传统相机的突围之路)(3)

2021年数码相机出货量有所下降,但业绩却出现反弹。2021年,无镜摄像机、可互换镜头和实例摄像机表现良好,因此,销售额反弹。我们来看看日本头部品牌相机销售排名列表。

2021年度(日本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来统计,行业头部四家相机制造商的销售额情况如下。总体而言,恢复到2019年度约90%左右。

佳能相机销售额同比增长20.7%,

索尼相机销售额同比增长22.5%,

富士相机销售额同比增长16.9%,

尼康相机销售额同比大幅下滑18.6%。

相机行业销售排名 (2021-2022)

排名

品牌

销售额(億円)

1

佳能

6,535

2

尼康

4,148

3

富士FILM

3,333

4

索尼

1,782

2,突围

我们来看看3家相机行业知名的3家公司如何做的呢?

先来看看富士FILM,这家公司是1934年创立于东京,全称:FUJIFILM。曾经和柯达胶卷在中国的大小城市全面铺开以胶片冲洗和胶卷为业务的店面展开了激烈竞争。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这些店面都烟消云散,剩下的照片冲洗业务还有一点,但难再现辉煌了。我们来看看这家公司是如何推陈出新,在激烈竞争中如何寻找差异化存在的那部分客户并为之解决客户痛点,这就是新技术下的新产品,给与高附加价值,从而实现业绩盈利。

2022年11月2日富士相机公司宣布将于11月25日推出无镜相机“FUJIFILM X-T5”(以下简称X-T5)。X-T5已是该系列的第五代机型,在2014 年推出一代机型X-T1,目标人群是面向对智能手机相机不满意、追求高品质画质为目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推出高价格的昂贵机型以扩大销售额。该系列可作为商业用途的照片和视频拍摄所用。其特点就是豪华版无镜相机,可以更换镜头,当时的战略是每两年型号升级一次。

日本相机有哪些型号(日本传统相机的突围之路)(4)

#将于本月25日推出“FUJIFILM X-T5”。

保留复古造型的外观,配备自动对焦 (AF) 功能,引入人工智能 (AI),通过 AI 检测人和动物,并自动跟踪对象。除了移动性外,还给使用者提供可以享受高像素进行风景拍摄带来的乐趣。估计价格约为26万日元(含税)。

再来看看佳能相机,佳能将于12月中旬推出面向希望提高拍摄技术者的“EOS R6 Mark II”。高速连拍最高时从约每秒 20 帧提高到约每秒 40 帧,以对应运动、铁路和鸟类等快速运动的拍摄对象进行响应。 由于在社交网站上发布视频的用户越来越多,因此视频功能也得到了增强,此款可以拍摄高画质的 4K 视频。上市参考价格为约40万日元(含税)。

日本相机有哪些型号(日本传统相机的突围之路)(5)

#将于12月中旬推出面向希望提高拍摄技术者的“EOS R6 Mark II”。

索尼也将于11月25日推出具有高精度被摄体识别自动对焦性能的α7RV.。 与传统模型相比,在聚焦人物时,眼睛识别的精度提高了约 60%。 市场估计价格为56万日元左右(含税),并开发预订。

日本相机有哪些型号(日本传统相机的突围之路)(6)

#将于11月25日推出“α7RV”。

3、最后

对于相机行业的企业来说,

①面向对智能手机相机不满意、追求高品质画质为目的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推出高端机型以扩大销售额。

②积极拥抱新技术将AI技术聚焦功能,增强视频功能,从而开发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实际上其他传统行业几乎都会遇到这种新技术下产生的产品替代带来的困难局面,要么同上面介绍的相机厂商积极投入研发,主动将新技术运用到自身产品中,给客户提供高附加价值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盈利和发展。

作为制造业的大国的我们也有曾经很多好的产品,有些没有及时升级换代,最终淹没于时间洪流中不见了踪影实在是可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