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洞察人性的九大方法(人生背道而驰的行径)

庄子:人生背道而驰的行径,皆是祸患的本源。

庄子洞察人性的九大方法(人生背道而驰的行径)(1)

人不得其位,必会自招灾祸;物不得其位,必将被铲除。

当人生祸患降临于生活时,我们总会将这些灾难苦痛归咎于外界的因素,但是却忽略了问题的本源。

从因果关系来看,人生遇见的所有状态和事端,皆因自己而生,即便存在于我们意识不到的层面之中,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和作用,所有违背这一规律的行为,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有这样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一个人的德行配不上他的欲望时,他所有追逐欲望的行为都会让其遭致灾祸。

所以,人生当下面临的糟糕,皆是因为之前人生中存在的错误念想驱使的言行所引发的结果,当自己的言行背离了规律与法则时,问题也就出现了。

庄子洞察人性的九大方法(人生背道而驰的行径)(2)

万物发展和变化中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比如《道德经》之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所有看似已经存在的“果”,皆因那些背后的“因”而形成,这也是道的运作规律法则,任何一种违背道的规律的行为都会导致混乱。

所以,人生最好的智慧就是顺应自然,找到自己应该适应的规律和根源,若想达到自己期望的目的,就要通过顺应事件的规律来完成,除此之外,所有的行为不仅是徒劳,还会惹出灾祸。

《中庸》之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就是中庸之中的概念,让自己的性情达到和顺,顺应外在的规律和本源存在,而不是任由自己的主观妄念肆意妄为,而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决定。

庄子洞察人性的九大方法(人生背道而驰的行径)(3)

比如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贪图走捷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结果非但没有让捷径给自己带来好的结局,反而因为走捷径而违背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而那一些看似走弯路的人其实才是真正的捷径,因为走弯路的过程就是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有了这一个过程作为主导,自己才能合理的居于高位。

人性之中有趋利避害的心思,都向往着十全十美,人有进取心并不是坏事,但是当一个人由自己趋利避害心思所主导,一味的追求于看似好的局面时,就会在无形之中背离自然。

而一味贪图捷径的背后,便会因为主观意识和欲念的左右,而形成妄念。

庄子洞察人性的九大方法(人生背道而驰的行径)(4)

道家思想中所提出的“无为”智慧,修正的就是这种妄念。

《道德经》之中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社会正常发展而又重新私欲大作,应以道之真朴去整治他,那样人们将会无欲无求,无欲求必然清静无为,天下万物将此归安定。

《庄子》之中有一个心斋之论,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这一番话就是能够让自己去除妄念,让自身顺应万物而存在的智慧。

专一自己的心智,不用耳去听,要用心去听。进一步不要用心去听,而要用“气”去听,耳的作用只是听取外物,心的作用只是符合外物。“气”这个东西,才是能够虚明无形之体来容纳万事万物。达到空明的虚静,才能容纳道的聚集。这空明的虚静就是心斋。

庄子洞察人性的九大方法(人生背道而驰的行径)(5)

不以自己的外在感官主导内心,而是以内心去感受外物,面对那些能够撩起自己于心欲的东西,也能够坦然处之。

人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自己想去做什么,用自己的理性克服自己的私欲,才是免除祸患的根本。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