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特征)

本文由「人民家庭教育」专家团队原创首发。【1~3岁学前教育】第1期。

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起,年轻父母们就期盼着小宝宝们喊出“ 爸爸”“妈妈 ”的那一刻;当小宝宝会叫爸爸妈妈后,年轻父母们又满怀欣喜地期盼着小宝宝的语言阀门迅速打开,能和自己进行对话与交流,就如同小伙伴似的。

1-3岁是宝宝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会深刻影响幼儿今后的语言能力发展,父母们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为幼儿打好语言基础。

幼儿的语言教育是随时随地进行的,并且如果不得到适合、适度的教育,是难以提高的。而语言也是联系人类情感的必要工具,父母们在对小宝宝进行语言启蒙与教育之前,首先要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便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开展家庭语言教育活动。

1-3岁幼儿语言发展特征总表
宝宝月龄语言发展阶段特征
新生儿语言发音从他们第一声啼哭就开始
1.5
  1. “哇、哇”的哭声代表着孩子能够健全地发音;2.会使用各种声音表达自己的各种身体与情绪的真实状态;3.感到高兴或舒服的时候,会发出“咯、咯”的笑声。
3-51.会用微笑的方式对他人的声音做出回应;2.开始发出“咕咕咕”的学语声;3.因为看护者的声音而感到安全。
6-8个月1.高兴的时候会发出大声笑、尖叫笑、轻声笑等不同的笑声;2.会发出ma-ma-ma、da-da-da的咿咿呀呀学语声;3.实际上不具有具体的指向性意义。
9-11个月1.有意识地发出声音,大叫大哭引起成人注意;2.咿呀学语是最主要的声音,这种声音由宝宝的哭声组成;3.各种咿呀声音逐步有了旋律,且会带有各种声调;4.包括语言学习所需要的各种声音;5.会将元音和辅音联系在一起发出;6.会使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与成人的交流需要,比如点头;7.11个月大的时候基本能明白约17个单词。
12-17个月1.进入单词期,出现第一个单词;2.一个单词表达的意思或指向的范围可能远远超出运用语调和声音所表现的一种事物;3.逐步能认出10个单词;4.能打出手势语,如再见、胜利、好的等。
18-23个月1.进入双词期,能把两个单词组合在一起说出,如说出“猫玩”,多指“我们跟猫咪一起玩”;2.出现电报句3.一个月能学会10-30个单词;4.电报句最终形成;5.看动物或者蔬菜画报时,能说出名称,如:狗狗、猫咪、土豆、花菜等。
2周岁1.言语更加清晰,但陌生人不太能理解;2.会表达复数;3.开始会使用疑问句、否定句等花样句式;4.用名字指代自己,而不是“我”,如:团团吃葡萄;5.词汇量迅速增长,使用50多个单词;6.语言发展良好的幼儿能背诵少许儿歌;7.能理解并执行简单的指令与要求,如:去把妈妈的包拿来;8.开始带着兴趣听周边的人讲话,并试图参与并做出反应。
2.5周岁1.能自如使用200多个单词,同时能辨认的也更多;2.喜欢问“什么”“谁啊”等;3.在和别人对话时能正确使用“我”“你”;4.能哼唱熟悉的儿歌,特别是得到别人的赞许后。
3周岁1.喜欢模仿成人说话;2.词汇量进一步扩大,陌生人一般能听懂他们的话;3.知道并能理解儿歌;4.喜欢问“为什么”,并发起对话;5.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或需求,如:我要喝水;6.很少使用形容词、副词等,把整个词看成整体单位,如:小白兔、老爷爷等;7.讲话时开始通过改变自己的语音语调来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0-6岁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特征)(1)

幼儿的语言发展是厚积薄发的奇妙旅程。很多年轻父母都会在孩子一岁半还没能正式开口说话的时候感到特别的忧心,甚至焦虑到怀疑孩子的听力有障碍;但他们大多也会体验到一种感觉,那就是幼儿一旦开口说话,会在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爆发式地进步,仿佛在把装在大脑袋里的货物全部倒出来似的。

幼儿日常生活中所逐步表现出来的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认知能力,无不需要借助语言的表达。与此同时,语言也能帮助幼儿们感知外部世界,促进他们有意识地注意观察、记忆和发挥想象。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要将自己希望听到宝宝们说话的兴趣与热情转化成对幼儿展开语言习得与发展的有效训练才是最为明智的家庭教育干预。如果忽视或错过了幼儿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就会阻碍幼儿语言能力的正常发展,带来事倍功半的教育难度。

年轻父母们还要注意的关键一点就是:幼儿的语言习得与发展是融合在日常家庭生活与社会活动中的,并不是隔离、孤立的教育过程。例如在发展诸如数字、艺术、运动、感官能力的同时,幼儿对词语、语句、语法的学习、理解与运用也贯穿始终;再如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幼儿在生活中与父母、其他看护者、小伙伴等的社会性交往中,也在逐步地习得语言,交流情感。

在3岁之前,年轻父母们不必要去为了训练孩子说话报一些辅导班,比如英语班、阅读班、讲故事班。你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生活在成人的真实世界中,亲子时间里多和幼儿说话交流,给予幼儿丰富的语言刺激,多用正确、规范的语言,通过日积月累的逐步渗透,幼儿们就能通过模仿学习良好地掌握语言了。

如果希望幼儿今后能在学习母语的同时再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较强的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给予刺激,比如吃苹果时,告诉幼儿:“ 这个是苹果哦,apple!”但是要注意不可本末倒置,切不可过多重复,以免造成语言混乱,妨碍母语学习。

0-6岁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3岁宝宝的语言发展特征)(2)

✦小贴士:

宝宝不会说话么?

有的年轻父母发现自己家的宝宝已经16个月了,可是还不会说话。看到邻居家、好友家的同龄宝宝都会说话了,心中甚是着急。妈妈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宝宝会不会是哑巴,或者会不会是智力发育迟缓啊?

其实,不是开口说话早的孩子智商就高。两者并非正相关。只要你家的宝宝耳朵能听见,和同龄孩子相比动作也很正常,那么就没必要担心宝宝的智商问题。

问宝宝妈妈在哪里呢,宝宝会用小手指指妈妈;叫喊宝宝的名字时,宝宝会立即转向你微笑,这就说明宝宝的听力也没有问题。他们虽然不会说成句子的话,但只要会说“ 嗯嗯”“哎哎 ”“ 不”之类的单词或叠字,那就肯定能学会说话。

直到2周岁,都会有宝宝还不太会说话的。这多半是遗传或家庭环境在起作用。有的父母自己不爱说话,又不注重家庭里的语言教育,平时不太和幼儿说话沟通,那么宝宝们自然就缺乏语言习得的机会,开口会很迟。

父母在幼儿面前说话一定要多多益善。并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比如到了2岁以后,父母们可以多创造让孩子和同龄人一起玩耍的机会,通过社会交往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开口说话并不断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