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

新四军的规模和影响力虽然不及八路军,但依然是我党在抗战时期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八路军是由长征到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而来,新四军是留下来坚持游击战争的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成。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1)

右一:叶挺

八路军正副领导人是朱彭二位首长,建国后都被授予元帅军衔,且高居第一、二名;新四军的最高负责人是叶挺与项英,但他们二位在建国前都意外遇难,没能等到大授衔的那一天。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2)

叶挺将军

项英是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中被副官刘厚总杀害的,叶挺是在1945年的四八空难中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的。这两位资深革命家、新四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都意外殉难,将星陨落,令人唏嘘不已,惋惜万分。当然,新四军的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和副参谋长周子昆也都不幸牺牲了。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3)

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叶挺和项英没遇难,那么1955年能被授予什么军衔呢?如果他们二人之间只有一个元帅名额,谁更有资格获得呢?

这个问题还真难回答。只能从几个方面来一一分析。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4)

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叶挺成名较早,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北伐名将,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营长,独立团团长,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工农革命军总司令,新四军军长。三大起义有其二,且都是重要领导人。不足之处是,叶挺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出走海外,脱党十年,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国共实行第二次合作时才回到国内,出任新四军军长。但谁都知道,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国共双方互为妥协的一个产物罢了,新四军的实际领导人是副军长项英。叶挺虽是军长,但他不是党员,连马夫都能参加的党内会议,作为一军之长的叶挺却无权参加。这也是他任职三年五次辞职,两次离开部队出走的主要原因。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5)

1937年,项英与子女在延安合影(儿子项学成,女儿项苏云)

10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北伐名将叶挺来说,缺失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加分项,甚是惋惜和遗憾。闻名遐迩的中国工农红军,跟他没任何关系。而项英则不同,他是大名鼎鼎的工人运动的领袖,红军时期曾两次取代伟人职务,三届、六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无产阶级革命家,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妥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他虽是新四军副军长,但众所周知,副军长就是政委,按军队惯例,政委大于军事首长。其次,项英还是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军分会书记。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6)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所以,叶挺和项英虽然都是新四军领导人,但谁高谁低一目了然。但单就军事素养、能力来说,叶挺是纯粹的军人,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且都是重要领导人之一,项英没有军功加持,他的军事能力欠缺,显然不如叶挺。再者说,项英没读过军校,他是工人运动领袖,指挥打仗不是他的强项。评军衔,主要还是靠军功,也是军事将领才参与授衔。就这点看,项英不如叶挺。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发展缓慢,被局限在皖南一隅,鲜有出色的战绩,就与项英的军事眼光和战略格局短浅息息相关。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7)

叶挺与周副主席在一起

主力红军长征后,项英和陈毅留下来坚持游击战,项英任江西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只是南方办事处主任,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新四军成立后,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项英是新四军副军长(政委)。1955年授衔时,新四军必须有一名元帅,按理,陈毅早已经离开军队转任地方,不应该参与评衔,是总理力挺,才使得十大元帅中多了陈老总这名儒帅。项英假使健在的话,大概率不会参与评衔,就像总理、谭震林、李先念、张鼎丞、邓子恢、滕代远等人一样。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8)

新四军五巨头:周子昆、张云逸、叶挺、项英和曾山

那么叶挺将军能否授元帅衔呢?

这也很难说。毕竟还要看他在三年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抗战结束后,我军已经是兵强马壮、将星闪烁,能征惯战之将数不胜数,叶将军是否还能有一席之地,还真不好说。但是,叶挺又是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而军事家这一称号含金量极高,最低门槛是大将级别,才能称军事家,像王震、许世友、萧克、张宗逊、杨得志等开国上将,都没资格称军事家。因此,叶挺有很大的概率评大将,评元帅可能有点勉为其难。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9)

左二赖传珠、右二叶挺在皖南泾县

其实,元帅虽然是最高军衔,但毕竟还是局限在军队中,并不能说明一切。不是元帅,照样建立不朽功业,照样名垂青史。

那么,在担任新四军军长期间,叶挺与项英相处得如何呢?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10)

右一叶挺,左二项英

只能说很勉强。叶挺无论生活经历或性格脾气,都与项英大相径庭。项英是工人运动的领袖,艰苦朴素,平易近人,能与部下打成一片,没有架子。他的日常生活与普通战士无异,吃穿行都很简单随意。而叶挺在国外生活了10年之久,见过大世面,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讲究”,既喜欢南方饮食,比如粤菜,也喜欢吃西餐。为此,军部特地为他配备了一名粤菜厨师。项英出行很简单,骑马就算是顶级方式了,大多数时候是步行。叶挺要跟国民党打交道,经常要坐小车。项英粗布军服,叶挺穿西装打领带,有时还穿皮衣,爱骑马照相,出行携带副官、警卫一行人。项英平时风吹日晒,像个农民,出行大多是轻车简从。所以在项英眼里,叶挺身上有国民党将领的不良风气。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11)

叶挺在湖北恩施

总之,项、叶二位新四军首长,性格迥异,生活习惯不同,工作方式也差别很大。叶挺行事更果敢,雷厉风行,更具备职业军人的素养,这从“叶志道事件”和“高敬亭事件”中就能看得出来。项英能吃苦耐劳,但遇事会迟疑,犹豫不决,以至于错失良机,酿下苦果,皖南事变就是血的教训。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12)

项英与陈毅

若论谁更有资格获得军衔,还是叶挺的概率大些。假如1955年授衔时二人都健在,叶挺很可能是大将,而项英会转到地方工作,不参与评衔,这是最佳的结局。毕竟,项英不懂军事,率军打仗并非他的强项。况且,他并不不是36位军事家之一,他的墓碑上,刻的是“项英同志之墓”,对于称呼,没人叫他“项将军”。但做政治、思想动员工作,项英还是比较擅长的。而对于叶挺,不管是官方或民间,张口就是叶将军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13)

项英之墓

很多人都说叶挺不牺牲,元帅必定有他一席之地。其实这是不严谨的推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知道,革命战争最艰苦的十年,也就是红军时期,叶挺缺席,这是一个很大的减分项,就像刘亚楼无法评大将、段苏权无法评中将一样,资历缺失,是一大因素。再者说,三年解放战争,叶将军能有多大的发挥空间,能像林、粟一样指挥千军万马吗,都是一个未知数。

有资格授元帅的人(谁更有资格授元帅衔)(14)

叶挺将军一家

所以,叶挺凭借他北伐名将、南昌起义前敌总指挥的身份评大将,是比较恰当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