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1)


很多年前,笔者在腾冲的首届“边境交易会”闲溜达时,竟然会意外地碰到几样在云南其它地方都基本看不到的“老玩意”,如“红花茶油”、“手工花伞”、“手工宣纸”、“皮影戏”等,这无疑让“老记”产生了浓浓的好奇心。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2)

腾冲应该是云南保留汉文化最多的地域之一,走在街头巷尾,吃饭时你会碰到一锅热气腾腾的“锅子”、散步时你会碰到几位身着汉服、插着野花、手拿花纸伞的少男、少女,而在马厂、固东的乡间“野舍”,你可能还会遇到“咬词咬句”的老汉与你搭腔,敢问先生从何方而来?欲往何处而去?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3)

就拿这“皮影戏”而言,在固东镇被当地群众称为“灯影子”、“土电影”,传说“皮影戏”为明朝洪武年间从四川、湖北一带流传至云南的滇西保山、临沧、思茅一带,还在清朝时当外国传教士在“正月”至“十五”村社活动唱大戏时,问到有多少年时,当地人便告知有200余年,而当老记问到有多少年时,当地人还是回答“200多年”。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4)

不过,依笔者看来,如果真是由明朝洪武年间传至腾冲,腾冲“皮影戏”历史应该往前在迫朔400年以上,甚至比几年前在太原附近发现的山西省皮影戏历史还更早。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5)

舞文弄墨是文人骚客之好,后腾冲的“余宣”则更是让省内外的雅士“眼热”,据腾冲的龙上寨一位正在制纸的先生所言,当地的人工宣纸有据可查者始于清朝初年,但实际可能更早,老记在当地一所木制的“宣纸博物馆”内不但胡乱“写”了几幅不伦不类的字,而且还亲手参与了制作“余宣”的过程,了解到该纸系由当地的一种构树皮 麻等原材料在水池中“泡后”而取其浆制成。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6)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7)

解放初期当地曾有“白棉纸合作社”,据说,徐悲鸿先生曾在使用过腾冲的“余宣”绘画后给予腾冲宣纸高度评价,认为其不但传承了文房四宝中手工宣纸的所有优点,更重要的是该种“余纸”不会被人“揭开”。

记得40多年前,笔者的外公、外婆也使用的是刷过桐油的黄纸伞,其伞把为竹子所制、伞架为竹或藤,老外公精心维护着这把纸雨伞,老母亲曾说,这把伞是老外公在抗日战争时用“斗米”所换,一直用到70年代初。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8)

而当笔者到腾冲采访时,这类在界头万亩油菜花海中时隐、时现的“油纸伞”则让人无端的感怀万千,朋友高先生介绍说,该纸伞据传是大汉木匠祖师爷“鲁班”所遗,后人用上联“一竿树立拓天空”,下联“片片弥逢遮雨露”来颂扬其巧制可自由开、合的雨伞“功德”。

腾冲为啥叫极边之城(极边之城腾冲的)(9)


不过,腾冲生产“纸雨伞”的地方主要是在固东镇的荥阳村,这里的郑家朝老人先用当地盛产的竹子做成竿,架,然而再用界头所产枸皮纸蒙上,描上各种彩花、人物,再轻轻的一遍遍刷上桐油,该伞方算完成,现在腾冲市委、市政府已将“花纸伞”的传承与发展列入“文旅”项目计划。

文:张耀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