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生存条件(福寿螺进入繁殖季引关注)

天气逐渐转暖,乡间的河流旁、公园的池塘周边出现了一串串类似“粉色桑葚”的不明物体,多地发布提示,该物体为福寿螺卵,不要轻易触碰。

福寿螺广泛聚集 引发网友关注

近日,央视报道了“福寿螺体内寄生虫多达6000条”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误把福寿螺当田螺吃或致死#的话题在社交平台的阅读量达1.4亿,相关讨论达3000余条。

福寿螺生存条件(福寿螺进入繁殖季引关注)(1)

图为微博话题截图

据报道,在广东惠州江北的一处公园里,湖边的地面上、露出水面的石头和植物茎叶处,都能看到许多桑葚般大小、粉红色的不明物体。这些粉色物体,正是福寿螺的卵聚集而成的。

福寿螺生存条件(福寿螺进入繁殖季引关注)(2)

福寿螺生存条件(福寿螺进入繁殖季引关注)(3)

图片来源:央视网

福寿螺作为原产美洲的外来物种,却在我国“野蛮生长”,不仅在南方地区肆虐蔓延,还每年以8~10公里的速度向北持续推进。我国多地均有福寿螺泛滥的报道出现。

由于福寿螺外观与田螺相似,个头又明显比田螺大,时常有商家误将福寿螺作为田螺销售。

2021年8月,据四川广安媒体报道,当地一特色酒家把福寿螺当成田螺售卖。爆料网友称,当时在店里明明点的是田螺,店员却端了一盘福寿螺上桌,但老板却并不承认自己售卖的是福寿螺,只称其为“大田螺”,还称卖了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问题

福寿螺生存条件(福寿螺进入繁殖季引关注)(4)

图为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截图

后经广安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罗杰观察后确认,该“田螺”实际为福寿螺。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表示,商家用福寿螺代替田螺售卖,存在“虚假宣传,货不对板”行为,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

经媒体跟踪报道,该酒家对于“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向广大消费者致歉,并将店内的福寿螺全部更换为养殖田螺

诸如此类“福寿螺当田螺卖”的事件并非个例,每年都有因使用福寿螺冒充田螺被有关部门处罚的案例。

福寿螺体内寄生虫多达上千条

与田螺相比,福寿螺的体型略大,且肉多、繁殖快,为什么福寿螺让消费者如此紧张呢?

福寿螺原产于美洲,上世纪80年代,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后,迅速适应我国本土环境。它们在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下,繁殖能力极强。每年3~11月是福寿螺的繁殖季节,一只雌螺一年两代可繁殖幼螺32.5万余只,成螺即使在无水和无食物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休眠方式生存下来。

福寿螺生存条件(福寿螺进入繁殖季引关注)(5)

图片来源:上海农业农村委员会

专家介绍,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每只福寿螺内可含广州管圆线幼虫3000~6000条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福寿螺生存条件(福寿螺进入繁殖季引关注)(6)

图片来源:深圳卫健委

感染此病后,幼虫会侵入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做血液检查可发现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急剧升高。患者进食螺肉后2~5天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福寿螺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还严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因其属于外来物种,食量大、繁殖力强,易破坏当地的湿地、江河和农业生态系统,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首批入侵中国16种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湖南省有95个县市区遭到福寿螺侵害,发生总面积近540万亩。为此,湖南省专门制定方案,多举措“螺口夺粮”,加强外来物种防控工作。

目前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及上海等长江沿线省(市)均已成为福寿螺分布的地区,福寿螺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据了解,针对福寿螺大量繁殖的情况,根据其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各地主要采取人工捡螺、卵块铲除、设置拦截网、高压水枪冲等方法清除福寿螺及卵块,捕获来一桶桶成螺和卵块,再用药物灭杀,减少用药对农田的损伤。

如何分辨田螺和福寿螺

福寿螺和田螺外观相似,一些消费者难以区分,误将福寿螺当田螺食用。

福寿螺生存条件(福寿螺进入繁殖季引关注)(7)

图片来源:福建疾控

实际上,这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1

田螺个头较小,1~1.5cm的占多数;福寿螺个头要大好几倍。

2

福寿螺的外壳呈淡橄榄绿色或黄褐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

3

福寿螺椎尾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长而尖。

4

福寿螺螺盖偏扁;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

5

福寿螺的螺肉颜色较浅,多为黄白色;田螺的肉多为青褐色。

6

福寿螺的卵呈粉红色;田螺的卵为透明色。

随着气温升高,最近多地出现福寿螺泛滥的现象,疾控专家提醒,对于福寿螺,不要轻易触碰和食用。

外出游玩时,在河道、水田边看到野生螺,不要随便捡拾。

一切螺类,包括田螺,一定要煮熟再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