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

探秘崇福寺

真正关注崇福寺,是在王明让先生任陕州区菜园乡党委书记时。在我的印象中,明让先生是有才气的人。他务实,有担当,想干一番事业,尤其在菜园乡时,很想为家乡办些实事。

在他的任期内,我们接触过多次,就家乡的发展方面曾几次进行过深谈。他两次邀我到乡里给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讲课。让我讲解如何解放思想,如何改变乡村面貌,如何振兴地域经济。除此之外,他最上心的还是乡村的文化建设。如何把辖区的雁翎关、夏后皋陵墓、绣岭宫、大通寺、崇福寺、姚懿墓、安阳溪、历史名人崔儒秀等历史遗迹和文化名人挖掘出来,如何围绕菜园的两塬两川规划好产业布局,如何让南湾的手工挂面、东寨面豆、过村桃、菜园无筋白菜走向市场,如何利用菜园在外工作人员的资源优势为家乡建设提供信息和服务等等……其中,他多次讲到崇福寺的恢复和建设。

直到近几年我临近退休时,才有时间和精力着手对三门峡市的古村落和地域文化进行挖掘和研究。从去年4月份开始,我们团队在对三门峡古村落的考察中,无意中又不止一次地触及到崇福寺。崇福寺这座唐朝建筑,县志中对它有详细的记载。明清时陕州的几位进士给这座寺院题写过匾额、碑记和楹联。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1)

2022年7月,在炎热的季节,我们又专程拜谒了古寺。张红英女士和驻院师父做了详细的介绍,释延伟师父谈了他恢复寺院的设想和愿望。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2)

2022年7月13日上午,在菜园乡人大张嘉灵主席的安排下,我和张红英女士再一次走进过村。过村李润红女士接待了我们。

在王金水先生家里,他详细地介绍了他记忆中的崇福寺。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3)

王金水,男,今年72岁,1950年出生在过村,1957年在崇福寺小学读书,后到乡政府广播站和民政所等部门工作20余年。他告诉我们:早年过村很小,仅500~600口人,在槖涧之水的西边,后来村子不断扩大,人口增多,就搬迁到槖水之东,从河西迁到河东,村民移过来了,便叫成了过村。解放前,崇福寺就是学校,是陕州的师范。解放后成为崇福小学,设一至六年级,1963年前后又设初中,后设过高中。文革中改为红卫学校。当时,过村、中庄、桃王、沟南、芬家沟村的学生在这里读书。

王金水老人清楚地记得:解放初期的崇福寺,大门在西山墙南边,除了山门殿外寺内从南向北有三座大殿。一佛殿和二佛殿之间中轴线西边厢房的墙上有彩绘十八罗汉。寺院内有钟楼、鼓楼,有二层的藏经楼。大集体时,村民还在钟楼上住过。解放后寺院废弃,僧人没了着落。1953年左右,有一王姓僧人曾在他家住过一年多,寺院改成小学后僧人离去。1960年左右,再没有僧人。解放前,寺院内的僧人和村民关系很好,村民中有人还经常到寺院内吃饭,每年二月初八古庙会,和尚们用簸箕分撒花生和柿饼给小孩们吃。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4)

当时寺院很大,庙产很多,土地也广。庙的坡上有僧院、塔林,塔林背后有寺沟,沟内有水,有竹。那时老百姓把崇福寺叫过村寺。寺沟内的泉水可直接流到寺院的厨房内,1990年前后,中庄村人把水引走了,寺院只能打井用水。寺院的南边的缘化沟里也有一股水,村民用来浇地,寺院里也借此用来浇树。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5)

王金水老人讲,他曾在大殿里上过课,课间学生们还在黄灿灿的铜佛上攀沿玩耍。1961年左右,藏经楼失火,大殿也被烧毁。他说,一个中午,他亲眼看着一辆马车把铜佛爷拉走。那时庙里的石碑很多。

文革中后期,寺院被拆。1996年前后学校迁走后再度废弃。空厢寺接管了崇福寺,作为下院。王金水老人讲,现今他家种的地都是当年崇福寺的庙产。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6)

目前能见到的有关崇福寺的碑及碑文

在崇福禅寺院内,我们共发现有八通碑。其中有三通竖立着,尚能看清碑上的字迹。有五通碑平躺着,其中四通叠在一起。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7)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8)

另外,我们从民国《陕县志》上查到明朝进士菜园崔家村人崔儒秀撰写的《明崇福寺碑》。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9)

202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段孝廷先生主编的《禅宗文化》一书中介绍:

1.明成化四年(1468年)立的《重修崇福寺碑记》拓片显示:该碑高180厘米,宽81厘米,厚21厘米。碑中记载:“考诸郡志则寺创设于唐开元四年僧寂公重修于元泰定二年僧智觉虽屡遭兵燹幸未罹灾害至我朝洪武辛酉住持道华更营后殿永乐丙戍主僧常添复建天王殿并塑以像”“风雨侵凌,上漏旁穿”“单钵趋庭,钟鱼答响,峣然壮观,将与名蓝望剎角丽而争华”“面屏灵山,背依绣岭;圣塔之峰峙其左,橐涧之水环其右,翠柏森郁以映前,缘竹扶疏以掩后。山麓有泉,清流澄澈,缘竹引之以入庖厨,开渠导之以溉田园,诚世之胜境也。”

2.立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的《陕州崇福寺重修圣像记》拓片显示:该碑高230厘米,宽78厘米,厚23厘米。碑中记录了“积银一百八十余两买生铜一千五百斤召匠铸佛一尊”“本寺殿堂共九座僧房五十余间院地一十伍顷”“砖塔一十五座,门前地三亩,珍黄岩山庄一所,东至□山分水岭,西至山顶,南至黑峪沟□,北至山顶”。

3.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崇福寺碑□□》拓片显示:该碑高176厘米,宽64厘米,厚19厘米。字迹不清,其大意是记录明万历年间,崇福寺启建水陆大法会的缘起和意义。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10)

4.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立的《重修崇福寺来源记》碑拓片显示:该碑高146厘米,宽65厘米,厚16厘米。碑文记载了崇福寺建于大唐开元年间,后几经兴废,至康熙年已经衰败。有曹洞正宗传人钦卓锡于此募化建寺,经多年努力“倾颓庙貌金碧高光”。为纪念复建之艰辛,特立此碑。从碑中僧人姓名可以推测,当时的崇福寺弘传的是曹洞正宗。

5.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立的《崇福寺新建丛林碑记》拓片中显示:该碑高163厘米,宽65厘米,厚18厘米。是纪念镜庵长老恢复重建崇福寺丛林而立的碑刻。镜庵长老“剃度于嵩邑,受戒于大梁,承任于熊耳东山”。镜庵长老募缘将寺院恢复后,便设坛传戒,退居于此。其三弟子悟玉承继其后业,又历经20余年,基本上完成了寺院的原规模,该碑则为纪念镜庵长老及其弟子们的功德而立。

6.清嘉庆寅年(1818年)立的《大清嘉庆戊寅春崇福寺镜庵和尚序》碑拓片显示:该碑高160厘米,宽63厘米,厚15厘米。该碑文记述了镜庵长老从乾隆四十八年入寺,便四处募缘建寺,重修了七座殿堂,修建了山门,窟院一所,僧房二十余间,并设立戒坛开始传戒。晚年后退居,将方丈让位于大弟子悟吉。四年后悟吉病去,二弟子悟贵早亡,于是传方丈于三弟子悟玉……碑中同时记录镜庵的弟子传戒五坛,创建鼓楼一座,千佛阁一座,修建黄岩寺僧房、门楼,重修水楼堂一座。碑中评价镜庵长老“恪守佛祖之道……数十年教化,数十年经营,学本马祖有以使之然也,后世僧徒果念其事,功奉为规模……”。

7.2008年二月初八立的《抢修崇福寺碑记》记载:“崇福寺位于中庄过村之间,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四年,和四川乐山大佛兴建于同一时期……明代扩修时铸三米多高铜佛,以及寺院在空相寺主持释延慈等大师指点下,民间筹款十余万元,于2004年开始到2007年抢修了五间大佛殿的情况。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11)

2022年7月12日,陈立先生在《崔儒秀写的〈明崇福寺碑〉》一文中对民国《陕县志》中记载的崔儒秀写的《明崇福寺碑》进行了断句,注释。2022年7月14日,张红英女士也对该碑文进行了解读。从他们的解读中可以看出,该碑文是忠义之士崔儒秀的论佛之文,同时可判断该寺为民间寺院。

杨育彬、孙广青所著的《河南考古研究》一书中介绍,陕县崇福寺“现存清代后殿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灰瓦顶,有脊饰。另有明、清碑刻3通”。

崇福寺的概况

从崇福寺院内的残碑以及有关县志、史料和历代名人的文章中可以得知崇福寺的概况和演变过程。

崇福寺,也叫阳山寺。位于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东南菜园乡中庄村和过村之间,距三门峡市区16公里处。大约兴建于大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与四川的乐山大佛属于同一时期。元泰定二年(1325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化四年(1468年)、明正德四年(1509年)、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 、清乾隆六年(1741年)、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曾多次重修增建,寺院规模不断扩大。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12)

崇福寺极盛之时,寺内有僧侣上百人,房舍及窑洞百余间(孔),地产近百亩。殿堂宏大,楼阁高耸,谷幽泉清,竹茂林密,碑塔有序。寺院有普济庵、黄岩精舍、塔林、柿树林、竹园、水磨坊、核桃园等。

崇圣寺背后的故事(探秘崇福寺)(13)

佛殿为三进殿,且有东西配殿和钟鼓楼。由南到北分别为山门殿、罗汉殿、大佛殿。寺院东西两侧配有文殊殿、普贤殿、观音殿、地藏殿、禅堂、客堂、水陆堂,伽蓝殿、祖师殿和戒坛。

普济庵在橐山顶(2020年,我到山顶考察时尚有原物保存),住比丘尼。从遗下的碑刻中判断,塔林在寺院东北边200米处,村民记忆中有二十余座僧塔。

清末民初,战乱不断,寺院香火冷落,僧众渐少。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河南省(豫)第十一行政区联立师范在崇福寺内创办,先后有中师、简师和特科。村民说那时师生在原寺院的旧址上重新筑墙,建成新的现代式样的“洋式门”。日军占领陕州后,学校迁走,寺内大钟等铁制物品丢失。

新中国成立前夕,崇福寺背后的阳山岭上有30余亩庙产,今店子乡黄野村也有其田产。这些田产有的为官方划拨,有的为信众捐赠,有的为寺院所购,鼎盛时每年要向寺院交纳二三百石谷物。

当时崇福寺有棠山寺分院(今塔山),寺中有方丈一人,和尚5人。棠山寺旁有尼姑庵一处,尼姑2人。

村民描述说崇福寺钟楼的下部为砖石结构,上部为木铁结构,楼内铁钟500余斤。钟楼四檐悬挂铜制风铃,清晨钟鸣,声闻数里。钟楼楹柱镶刻有对联:晨钟惊醒名利客,暮鼓唤回梦中人。

记载中佛寺正殿东侧有唐柏一棵。

新中国成立后,崇福寺内设立过“陕县崇福完小”,文革时更名为“红卫学校”, 1996年前后,学校停办。

2010年崇福寺开始恢复重建。2011年,恢复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古庙会。

2004年到2007年间,附近村民、居士捐资重修大佛殿。

2006年成立了居士林,由居士自发管理。

2011年,由空相寺接管,延秋、延初师父住寺,两年后延伟师父住寺至今

2012年,在大殿内建成华严三圣佛像。

2019年,寺院将西墙至路边的几亩地征回。

2022年6月,翻修了大殿。

最后的话

过村、崇福寺还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过村何时成村?村内有三棵500年左右的古槐,是和村子同时代吗?

记载中崇福寺“背靠绣岭”,能理解。但“面屏灵山”,灵山究竟在何处?

当年,唐朝人为何在此处建立这个寺院?当年的崤函古道会不会从此经过?

过村在当代出了不少名人,文化应该厚重。过村的桃树、桃花很有名,但过村人为何如此低调,我们始终见不到家谱,看不到村志。

村民说:崇福寺有很多怪事,当年拉走铜佛时,正当红日高照,瞬间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这两年,一挖掘机在寺门外挖沟,突然,发动机停止运转。这些是人为?还是佛法?还是人们对佛的敬畏?

所有这些,始终是我们心中未解的疑惑……

(尚柏仁 朱家昊 张红英 牛占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