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脂肪酸的区别(更深入的了解脂肪酸)

前段时间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脂肪酸,还有朋友留言问及关于脂肪酸的概念,因此这里小编把目前主要脂肪酸的种类给大家做一个展示(需要说明的是展示的只是部分脂肪酸的种类,自然界约有40多种不同的脂肪酸,这里只是为了简单的说明介绍,用于让大家对于脂肪酸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不是为了专业性研究),同时也借此给大家以直观的方式告诉大家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OMEGA-3、OMEGA-6等脂肪酸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同时简单说一下他们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

下图是目前主要的33种脂肪酸:

Fatty Acid

饱和脂肪酸

C4:0

Butyr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6:0

Capro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8:0

Capryl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10:0

Capr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12:0

Laur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14:0

Myristic Acid

单不饱和脂肪酸

C14:1

Myristol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15:0

Pentadecano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16:0

Palmitic Acid

单不饱和脂肪酸

C16:1

Palmitole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18:0

Stearic Acid

单不饱和脂肪酸

C18:1

Ole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18:2N6

Linole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18:3N6

Gamma-linolen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18:3N3

Alpha-linolen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18:4N3

Stearidon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20:0

Arachidic Acid

单不饱和脂肪酸

C20:1

Eicoseno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0:2N6

Eicosadieno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0:3N6

Dihomo-gamma-linolen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0:4N6

ARAchidon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0:3N3

Eicosatrieno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0:4N3

Eicosatetraeno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0:5N3 (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22:0

Behenic Acid

单不饱和脂肪酸

C22:1

Cetole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2:2N6

Docosadieno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2:4N6

Adrenic Acid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2:5N6

Docosapentaenoic Acid (n-6)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2:5N3

Docosapentaenoic Acid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

C22:6N3 (DHA)

Docosahexaenoic Acid

饱和脂肪酸

C24:0

Lignoceric Acid

单不饱和脂肪酸

C24:1

Nervonic Acid

各种脂肪酸的区别(更深入的了解脂肪酸)(1)

一、饱和脂肪酸

那么饱和脂肪酸的定义我在这里再次表述一下: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指含有饱和烃基的酸,碳链上只有饱和的C-C单键或C-H单键。动物油脂中饱和脂肪酸较多,是构成脂质的基本成分之一。一般较多见的有辛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软脂酸、硬脂酸、花生酸等,主要来源是家畜肉和乳类,存在于牛、羊、猪等动物的脂肪中,有少数植物如椰子油、可可油、棕榈油等中也多含此类脂肪酸。从上面表中的列出的饱和脂肪酸有12种;

有很多的文章说饱和脂肪酸是不好的脂肪酸,这个表述是不准确的,饱和脂肪酸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如果饱和脂肪摄入不足,会使人的血管变脆,易引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同时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加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饱和脂肪酸摄入量过高会导致血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升高,继发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目前大多数人们的饮食结构饱和脂肪酸摄取过量,如油炸类的食物,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一种非必需的脂肪酸,事实上在物质不丰富的社会中足够的脂肪摄入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必须;

各种脂肪酸的区别(更深入的了解脂肪酸)(2)

二、单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上表中的33种脂肪酸中有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1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

上述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有:肉豆蔻油酸(C14:1),棕榈油酸(C16:1),油酸(C18:1),蓖麻油酸(C20:1),芥酸(C22:1),神经酸(C24:1);

1、肉豆蔻油酸(C14:1),主要存在于黄油、羊脂和鱼油中,但含量不高。

2、棕榈油酸(C16:1),许多鱼油中的含量都较多,如鲱鱼油中含量高达15%,棕榈油、棉子油、黄油和猪油中也有少量。

3、油酸(C18:1),最为普遍的一种脂肪酸,在动物脂肪中,油酸在脂肪酸中约占40%~50%。在植物油中的变化较大,茶油中可高达83%,花生油中达54%,而椰子油中则只有5%~6%,通常大家通过食用油(动物油或植物油)来摄取油酸;。

4、蓖麻油酸(C20:1),在其第二十个碳上连接有一个羟基,是蓖麻油中的主要脂肪酸。

5、芥酸(C22:1),在许多从十字花科植物里所提取的油中存在,如芥菜和芥子(Sinapis arvensis)。以前的大部分菜子油中都含有芥酸,在不发达国家所产的菜子油中仍然含有极多的芥酸。今年有研究证据表明芥酸有可能会导致脂沉积症类心脏病,因此目前有的商家推出低芥酸的芥子油;

6、神经酸(C24:1),由于早期发现于鲨鱼脑中含有神经酸,所以也有人把神经酸称为鲨鱼酸,神经酸是大脑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核心天然成分。神经酸的缺乏将会引起脑中风后遗症。老年痴呆、脑瘫、脑萎缩、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等脑疾病。现代采用植物合成神经酸,目前已经将植物神经酸作为制药的工业原料,更广泛的将神经酸运用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

部分单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其中的双键(不饱和键)位于自Omega端起第九个碳原子处,因此有部分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之为omega-9,如上面提到的肉豆蔻油酸、油酸、蓖麻油酸其双键(不饱和键)均在顺9的位置;而其中的双键(不饱和键)位于自Omega端起第七个碳原子处的,就被称之为了omega-7,因此部分机构就把棕榈油酸称之为omega-7;

现在社会中将单不饱和脂肪酸作为饱和脂肪酸的替代品,这样人体摄入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低,进而减少血浆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可能性;但高单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往往有易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安全性欠佳、易产生负面后果等缺点,如引起细胞膜的结构、胆固醇、维生素E性状的变化,可能导致一些慢性病等。家庭贮存时易发生酸败变质,长时间的油炸可形成多聚物等。

根据联合国粮油组织FAO发布的《健康食用油的标准》:饱和脂肪酸10%以下,单不饱和脂肪酸75%以上;

各种脂肪酸的区别(更深入的了解脂肪酸)(3)

三、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了大家经常提及的omega-3、Omega-6等,文章开头表中列出的1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8种omega-6和7种omega-3;

(一)omega-6

omega-6名字顾名思义是由于其双键(不饱和键)位于自脂肪酸Omega端起第六个碳原子处而来,实际从上表中可以看到1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就有8种omega-6;亚油酸(C18:2N6)、γ-亚麻酸(C18:3N6)、、 二十碳二烯酸(C20:2N6)、二聚伽马亚麻酸(C20:3N6)、 花生四烯酸(C20:4N6)、多己二烯酸(C22:2N6)、二十二碳四烯酸(C22:4N6)、二十二碳五烯酸n-6(C22:5N6);

在这里我重点介绍大家经常提及的亚麻油酸(C18:2N6)、γ-亚麻酸(C18:3N6)、花生四烯酸(C20:4N6);

1、亚油酸(C18:2N6):若干种植物油中含量较高,占红花籽油的总脂肪酸的76%-83%,占核桃油,棉籽油、向日葵种子油、芝麻油的总脂肪酸的40—60%,占花生油、橄榄油的总脂肪酸的25%左右,动物脂肪中亚油酸的含量一般较低,如牛油为 1.8%,猪油为6%;

2、γ-亚麻酸(C18:3N6):目前国内外生产的γ-亚麻酸主要来源于月见草,月见草油经月见草种子低温榨压而来,天然的月见草油约含有90%以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亚麻油酸(简称LA)和γ-亚麻酸(简称GLA);

3、花生四烯酸(C20:4N6):花生四烯酸实际是ARA或者AA的学名,有研究表明ARA的缺乏对于人体组织器官的发育,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目前在奶粉中ARA的添加较多;

在现代西方饮食中,Omega-6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从各种种子,并且由于动物饲料中通常含有种子(如大豆、玉米),所以现代化饲料饲养的动物肉类中Omega-6含量也比较高;

OMEGA-6在人体内至关重要,胆固醇必须与OMEGA-6的亚油酸(LA)相结合,才能正常运转和代谢;人脑中的不饱和脂肪酸OMEGA-6和OMEGA-3各占一半;OMEGA-6的花生四烯酸(ARA)所产生的前列腺素PGE2,是人体许多生命功能所必需的激素类化学物质;

但过量的摄取OMEGA-6造成的危害在现代研究中已经被证实,即被Okuyama命名为——亚油酸(Omega-6脂肪酸)过量综合征,也就是Omega-6摄入过量,这样综合征会促进体内炎症,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如丙烯醛、 Hydroxynonenal(HNE)和Malondialdehyde(MDA),这些物质具有细胞毒性(杀死活细胞)、致突变性(诱发 DNA 突变)和基因毒性(破坏DNA)等负面作用;以上作用是引发线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机理;

各种脂肪酸的区别(更深入的了解脂肪酸)(4)

(二)omega-3

omega-3名字是由其双键(不饱和键)位于自脂肪酸Omega端起第3个碳原子处而来;实际从上表中可以看到15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就有7种omega-3:阿尔法亚麻酸(C18:3N3)、十八碳四烯酸(C18:4N3) 、二十碳三烯酸(C20:3N3)、二十碳四烯酸(C20:4N3)、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EPA)、二十二碳五烯酸(n-3)(C22:5N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 )(DHA);

这当中我重点介绍阿尔法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EPA)、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 )(DHA);

1、阿尔法亚麻酸(C18:3N3):阿尔法亚麻酸被简称为ALA,在紫苏籽油中占67%,亚麻籽油中占55%,牡丹籽油中占42%,在沙棘籽油中占32%,在巴马火麻油中占20%,在菜籽油中占10%,在豆油中占8%,在星油藤油中占50%。

人体大脑大约有60%是由脂肪构成的,,神经和神经元需要阿尔法亚麻酸来提供能量,因此阿尔法亚麻酸是维持大脑和神经的机能所必须的营养物质;阿尔法亚麻酸进入人体后,在酶(脱氢酶和碳链延长酶)的催化下,转化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和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样才会被吸收,其转化效率大概为9%-11%;

  1. 二十碳五烯酸(C20:5N3) (EPA):目前常见的天然EPA主要来源于深海鱼、海藻、海豹油等的提取;EPA具有帮助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从而起到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提高组织供氧而消除疲劳。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目前FDA批准的药物Vascepa、Epanova,其成分就是高纯度二十碳五烯酸-EPA;同时EPA在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减少关节炎症等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

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 目前DHA主要采用鱼类,海豹等海洋产品提取而来,目前也有从海藻中提取得到DHA,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由α-亚麻酸生成;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大脑营养必不可少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它除了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预防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外,更重要的是DHA对大脑细胞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占了人脑脂肪的10%,对脑神经传导和突触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因此目前DHA被广泛应用添加与婴幼儿奶粉中,以提高婴幼儿大脑的发育;

事实上DHA的作用不仅仅在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上,DHA在以下领域也有不错的科学成果:

  • 对于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增强脑和神经的健康发育,防治视力下降,在抗氧化、抗衰老,防治老年痴呆症等方面均有现代研究的成果;
  • 抗炎症,抑制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改善机体恶病质状况,延长带瘤体的生存时间;
  1. 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N3)(n-3):二十二碳五烯酸是目前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新的领域,在国外已经开始二十二碳五烯酸(n-3)的研究,并开始产业化,其主要作用是在修复损坏的血管、对抗慢性炎症、改善脂质代谢、促进EPA和DHA的吸收等领域;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类别不同的omega-3对于人体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阿尔法亚麻酸主要来源于植物,他可以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在体内分解成为EPA、DHA,但其分解效率仅有9-11%;EPA源于海洋鱼类、动物或藻类,主要在维护心血管健康、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减少关节炎症、降低胆固醇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DHA源于海洋鱼类、动物或藻类,其是在加强大脑功能、抗氧化、抗衰老,改善记忆能力、改善视力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