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

成功细中取,富贵险中求。在汉末乱世,枭雄们把脑袋别在腰带上逐鹿中原,名将们把脑袋提在手里冲锋陷阵。曹操被马超追得割须弃袍,孙权被张辽撵得马跳断桥,刘备一生被追赶,幸好从未被追上。

汉室江山社稷不绝如缕,三国三巨头命悬一线,他们手下的名将们也九死一生,我们细看曹魏五子良将和蜀汉五虎上将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半数以上换过主公或曾经被俘,关羽、张飞、赵云要不是武艺高强,也没有机会看着刘备进位汉中王。

陈寿在《三国志·卷三十六》中这样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1)

把赵云比作西汉开国功臣滕公夏侯婴,这两人还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知道曹操和夏侯惇听了会作何感想。

要没有滕公,孝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就没有机会活到成年,要没有赵云单骑救主,甘夫人和刘禅也会成为被曹纯带着虎豹骑捉去——曹操最喜欢笑纳别人的夫人,有白玉美人之称的甘夫人落到曹操手里,肯定不会归还,更何况当时曹操和刘备已经彻底撕破脸皮,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赵云单骑救主,毕竟人单势孤顾此失彼,刘备的两个女儿都落入了曹纯之手:“(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2)

赵云冒着生命危险救出了刘禅,却埋下了蜀汉灭亡隐患:刘备“数失妻子”,阿斗为妾侍甘夫人所生,既非嫡子也非长子,他能成为蜀汉后主,完全是赵云冒着生命危险拼出来的结果。

如果刘禅在当阳长坂弄丢了,蜀汉的第二任君主,不是养子刘封(原名寇封,刘备之所以将其改姓,就是赋予其继承权),就是鲁王刘永或梁王刘理。

刘封“有武艺,气力过人”,刘永憎恨宦官黄皓,他们谁接了刘备的班,都不会比刘禅干得更差,但是他们都竞争不过庶子中年龄最大的阿斗刘禅:古代讲究立子以嫡以长,糜夫人、孙夫人、吴夫人都没生出儿子,继位者只能是刘禅,刘禅挂掉,刘永和刘理才有机会,而刘封顶多能算第三四顺位继承人。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3)

赵云在长坂坡冒险救出刘禅,只能说是埋下了蜀汉灭亡的隐患,但是蜀汉灭亡的黑锅却不能由赵云来背——赵云救出来的是个小孩子,他长大之后不成器,那也应该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刘备自然是刘禅的父亲,刘禅的老师是谁,读者诸君当然都知道。

刘禅只是个隐患,如果刘备和太师太傅们教导有方精心培养,未尝不可与孙权曹丕并争天下,但是很遗憾,刘禅成了被圈养的羔羊和温室里的花朵,邓艾稍微吹了一阵风,他就变成了霜打的茄子。

赵云不能不救刘禅,这件事绝对没有做错,这就跟张飞据水断桥喝退曹军一样,对刘备集团来说都是盖世奇功:“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4)

张飞只有二十个骑兵,曹军要是胆子稍大一点一拥齐上,或者干脆远远地万箭齐发,就是有一百个张飞,也会被挤下水去或变成刺猬。

张飞在长坂桥头一声大喝,救了刘备性命:当时刘备的部队被诸葛亮和关羽带走了很多,剩下的基本被追兵歼灭,所以断后的张飞手底下根本就没有几个兵——这不是刘备小气,实在是他们已经无兵可用了。

如果张飞守不住长坂桥,或者没有拆断桥面,曹兵追上刘备,以如狼似虎的劫掠之军席卷疲于奔命且数量可怜的残兵败将,那结果就是三国鼎立的局面根本就不会出现,孙权没有盟友支持,也只好向曹操缴械投降。

三国乱世持续数十年,就是因为刘备孙权没有在荆州、赤壁之战中挂掉,老百姓才遭受了更大的兵火之灾。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5)

张飞冒险断后,救了刘备,也为三国争霸创造了条件,至于百姓会不会因此心生感激,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评判。

张飞这次胆大包天的冒险断后行动救了刘备性命,关羽同样勇猛无畏的冒险刺杀行动,却实实在在地坑了刘备一把:“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关羽用颜良的首级换来了汉寿亭侯爵位,并一直保持到败走麦城、陨落临沮,他这一冒险行动,不但载入史册,而且两千年来传颂不衰,但是这里面有一个细节不知道读者诸君注意到没有:关羽万马军中斩颜良的时候,刘备正在袁绍的屋檐下混饭吃呢。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6)

刘备依附袁绍,应该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驻月余日,所失亡士卒稍稍来集。”

袁绍之所以摆这么大排场隆重欢迎刘备,这跟他的性格有关:“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

袁绍之所以捐弃前嫌(袁术之死跟刘备有很大关系),大张旗鼓地接纳刘备,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要昭告天下,说自己讨伐曹操是奉衣带诏行事,汉室宗亲刘备来投奔,更彰显了他出兵的正义——轰动天下的《讨曹檄文》,全名是《为袁绍檄豫州文》,开头第一句就是“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这就跟我们现在看的公文一样,抬头第一句,就是接收方的单位和领导级别,左将军领豫州刺史是谁,看过三国史料和小说的都知道。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7)

袁绍搞了一个大场面,这对刘备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在袁绍那里呆了一个多月,残兵纷纷归建,赵云也从常山老家赶来,但是偏偏那个败将关羽没有消息,刘备再见关羽的时候,已经是在战场上了。

说关羽不知道刘备在袁绍军中,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

不管文丑是不是被关羽所杀,刘备在袁绍军中的地位都比文丑高,曹营的小兵也应该知道对面有一个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的大将刘备,关羽和张辽作为曹军前锋,更不可能对敌人的主将一无所知。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的故事(关羽张飞赵云三次改写三国历史的冒险)(8)

关羽冒险于万马军中斩颜良,也把刘备推到了悬崖边缘:如果袁绍公子哥脾气发作,把刘备推出去砍了,关羽是横刀自刎,还是放下牵挂安心替曹操征战?

关羽、张飞、赵云这三次冒险,可以说都是改变了三国历史进程的大胆行动,至于这种冒险行动是应该赞扬还是应该引以为鉴,那就只能由读者诸君来下最后的结论了:如果斩颜良导致刘备被杀,关羽又将何去何从?如果曹军在长坂桥推开张飞追上刘备,赤壁之战还能打起来吗?如果阿斗在长坂坡被赵云弄丢了,蜀汉二世祖会换成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