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钓誉道貌岸然(沽名钓誉孔老庄)

吴起,山东人,是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他先后在鲁、魏、楚三国做过官,在鲁国击退齐国的入侵;在魏国屡次破秦,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在楚国发起"吴起变法"。

沽名钓誉道貌岸然(沽名钓誉孔老庄)(1)

史记中记载了鲁国人对吴起的一段说辞,说吴起花光了家里的钱却未谋得一官半职,而后诛杀三十多个人讥笑他的人并发誓不成名绝不回家。再后来,他师从于曾子,当他知道母亲去世的时候,因为当初的誓言,并未奔丧回家,因而被曾子以不孝之名开除学籍。

一、

这段话在史记中提到以上这些都是:“鲁人或恶吴起曰”。也就是说,这些话是鲁国人中,某些痛恨吴起的人的说辞。尽管里面也许有真实的东西,但也很可能有许多毁谤!假如仔细读一读,就会发现这段话里面的逻辑存在许多矛盾:

三、

经此一事,吴起痛定思痛,他意识到光有一身好武功是不够的,还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于是他就出国了——最有文化的鲁国。到了鲁国,吴起将独孤九剑藏在箱底,表现的谦逊有礼,文质彬彬,结果骗过了正直的名教授曾子,于是曾子便收他为徒。

曾子对吴起很是喜爱,而吴起其实纯粹是想利用曾子的名声为自己谋求名利。所以刚开始对曾子恭恭敬敬,后来发现曾子就是个死脑筋做学问的穷教授,于是就想换个老师。但当时的情况是,如果教授不开除弟子,其他教授是不可以收同一个人做徒弟的。在这种情况下,吴起心生一计。

有这么一天,吴起正和老师探讨孝道的重要性,突然跑进来一个黑脸大汉,急匆匆地大叫,“吴起呢,吴起呢?”

吴起连忙起身,大叫:“这不是王二狗吗?”

黑脸大汉说:“是啊,我就是你们家邻居王二狗啊!”

吴起大叫:“啊,二狗,出了啥事儿了吗?”

二狗说:“吴起啊,你马,你马,你妈挂了!”

曾子说:“吴起啊,你妈挂了,体现你孝道的机会来了!快回去吧!要记住七天大哭,七天绝食,七天守孝,七天装死,总之满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回来哦!”

吴起面露难色说:“这个...老湿啊,我曾发誓,不成名绝对不回去。如今老妈挂了,我还是不能回去啊!”

于是曾子说:“你要回去!”

吴起说:“我不回!”

于是曾子说:“你要回去!”

吴起说:“我不回!”

于是曾子说:“你要回去!”

吴起说:“我不回!”

.............

最后气喘呼呼的曾子说:“你他妈的再不回去,老子不要你这个弟子了!”

然后吴起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道:“师父!徒儿再也不能事奉您老人家啦!您保重啊!”

于是翻身而起和黑脸大汉快乐地离开了。

萧瑟的秋风中留下曾子落寞的身影,空气中响彻着声嘶力竭的声音:“你他妈玩儿我啊!”

四、

还有一种可能是:

吴起年少的时候杀过一个人而那个人本来就是个地痞无赖,乡里人平日里就很痛恨他,因此杀人之后,父老乡亲拍手称快,但由于还是杀了人,所以大家都让他赶紧逃亡,不仅备粮备衣,而且还还给他无数介绍信,并且嘱咐他,如果不封侯拜相千万别回来送死(杀人偿命)。

后来吴起师从于曾子,对儒家的很多思想不认同,因而常常顶撞老师。老师斥责他,他却一一反驳,驳得老师哑口无言。老师对这种爱狡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头痛不已。后来有一天看到他一个人偷偷的哭,就问他出了什么事,吴起跟老师说,我母亲去世了。然后曾子就跟吴起说,那你在这里呆着干什么,应该赶快奔丧守孝。

可是吴起杀过人,现在还在卫国全国通缉,不能回家呀,就只好说,我曾经发过誓,不混出个人样子来绝对不回家乡。老师不也教导我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吗?我怎么能违背自己的誓言?

而后曾子非常厌恶的说:“我们儒家以仁孝为本,所有一切都要以此为最大,就算有誓言也不能成为不守孝的借口。况且你的誓言里只有自己的名利,毫无天下苍生之念,你走吧,为师教不了你这样的学生。”结果就把吴起开除了。

五、

历史上吴起的名声不是太好,跟史记中这段逻辑大有问题的毁谤很有关联。很多人并不把它当作毁谤而是把它当作吴起的一段生平。其实这些谣言就连司马迁都不敢说他们是事实,充其量算是一个花边新闻,但由于吴起其他资料欠缺所以司马迁才借鲁人之口说出来。

当然,吴起杀妻求将这是事实。有关这一点,高祖刘邦曾在逃亡中数次把儿子踢到车下,太宗李世民杀兄囚父。当时的背景是,齐鲁交战,有人以吴起娶了齐国女人为由说他里通外国。这不是封不封将的问题,这个其实是叛国罪成立不成立的问题。

此外,那个时代的人其实真的不怎么把女人的性命当回事儿。齐国的田单在守城的时候也把自己的小妾杀掉煮给将士吃,但似乎田单的名声远比吴起要好!人们为田单开脱的多是说他迫不得已,但对吴起认为他是贪慕名利。

六、

有些时候,往往历史的变革者是遭受毁谤最多的,因为新的势力不足以强大,而旧的势力则把持着舆论。因此我们发现,有关吴起,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以友善,甚至客观的言论来评价他。

鲁人说他里通外国,残暴寡仁;

魏人说他“贪而好色”,里通外国;

楚人除了毁谤,甚至私自暴乱来杀吴起。

然而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说好话的吴起,领兵打仗却没有人能说三道四。

在鲁则弱鲁能胜强齐。

在魏大小战役72场,全勝64场,其余皆平,更有五万击溃秦军五十万的记录。

在楚,使得楚国,南平百越;北兼陈菜,东退三晋;西败强秦。

在这神奇的巨大成就面前,除了对他个人的私德进行毁谤,简直找不出任何能够毁谤的点来!

而且,吴起在鲁没有反鲁,在魏没有反魏,在楚没有反楚,大德没有半点亏。而在舆论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一方面,完全没有记录说弑君谋逆,另一方面连他他屠城杀降的记录也完全找不到。

七、

春秋战国这八百年,吴起一个人开启了一个时代,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影响和贡献长期被低估。但是,他这种“实用主义”的思想,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尤其是当下!

盛世道,乱世法,由盛入乱用儒家!

儒生的君臣伦常外不能御敌,内不能强国,国家岌岌可危。因而崇尚儒学的鲁国也在战国期间被灭国。这种情况下,吴起以一人之力变法强国,以暴制暴,最终让天下因此而平定统一。天下安定,而后才有儒生能够不必从军,不必出生入死,唇天口地,妄谈是非。

《射雕英雄传》中有一首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在作品当中说是黄药师所作,针对的就是儒家孟子所言。

《孟子》里边有一个寓言,说有一个乞丐,他有一妻一妾怎么怎么样,黄蓉说既然是一个乞丐,怎么可能有两个妻子呢?饭都吃不上家里还有两个妻子?孟子还讲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天天到邻居家去偷鸡,黄蓉说邻居家哪来那么多鸡,天天给你去偷?这都是不合理的。

还有儒家都是推崇孟子、孔子周游天下,去说服那些政治家,贩卖自己的思想,但是黄蓉敏锐地指出,当时还有周天子啊,最高中央领导人还活着呢,你到各个省去游说什么呀?你这不是谋反吗?你这不是要颠覆国家秩序吗?

八、

锋利的剑能够削铁断金,天下太平了,不需用刀剑了,然后说宝剑太过锋利,是凶器,是不祥之物,这个逻辑难道不荒唐吗?若是红齿白牙就能天下太平,孔夫子又何至于周游列国,形如丧家之犬?孟子又何必客居大梁,苦苦游说?

理想主义者喜欢讲道德,讲底线,一旦现实失序,他们便拿不出更好的办法,高尚者玉石俱焚,低劣者自欺欺人,普通者则怨天尤人。实干者关注问题,关注方法。实干者并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永远正确”的事物,而是关注“高效解决眼前的问题”。

因此理想主义者不会犯错,也不会有道德污点,但他们百无一用。而实干者虽然能有效解决眼前的问题,但只要过了他们的时代,他们便可能万劫不覆。然而,推动这个世界真正进步的中坚力量永远来自实干家。

还是那句话:“沽名钓誉孔老庄,建功立业学孙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