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500字短文(科普美文春天四读)

春天春天,春光融融,春风化雨,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有首儿歌《春天,春天,你在哪里?》唱得好:春天,春天,你在花儿的笑容里;你在春雨的雨点里;你在阵阵的微风里;你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春天,你到底在哪里?你就在那勃勃生机里。

尽管春天时不时地会从北方南下点冷空气,甚至有时出现如气象上所说的“倒春寒”天气,让人们觉得冬天似乎还在。然而,这改变不了春天能使大地解冻、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活力特质。

因此,于我看来,在一年中,春天是一个蒸蒸日上、充满勃勃生机、最能显示生命力的季节,春天更是一个令人瞩目、非常值得阅读的季节。

科普500字短文(科普美文春天四读)(1)

上述四季划分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就春季而言,按照天文四季划分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而黑龙江却还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因此,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相吻合,20世纪30年代张宝坤先生提出以候(5天为一候)平均温度为指标来划分四季,这称为候温四季划分法。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因此,这样的四季叫做温度四季。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50多个纬度,地理条件复杂。由于各地所处的南北位置和地势高低的差别,春天到来的具体日期和停留的日子长度是不同的。

按照候温四季划分法,一般来说,我国福州至柳城一线以南无冬季,哈尔滨以北无夏季。这就是说,南岭以南的华南地区没有冬季,1月中下旬就可以认为是春天开始了。需指出的是,我国南海诸岛不仅没有冬季,也没有春季和秋季,而是四季皆夏。南岭以北的江南地区,即浙江、江西和湖南一带大都在3月上旬先后进入春季;华北平原要到4月初了。至于东北,差不多又要推迟一个月,5月下旬,春天才能来到我国最北的黑龙江省。

春天到来的具体时间更与地形大有关系。比如,素有我国气候分界线之称的秦岭对此就有很大的影响。秦岭以南的汉中在3月下旬就春光明媚,而由汉中到太白山水平距离不过100多千米,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上的太白等地要推迟一个月才能感受到春意。再如,由于天山的阻隔,北疆准噶尔盆地大约在4月份才进入春季,而南疆塔里木盆地3月份就刮起了春风。至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上,虽然大部分地区在4至5月入春,却比差不多同纬度的江南要晚上一个月,至于藏北高原甚至在最热月份也仍然升不到春季的温度。

四读春天:春光美好要珍惜

科普500字短文(科普美文春天四读)(2)

虽然春色脚步有先后,但是春天降临人间后,春色就是无处不在。翻开文学书刊,历代文人墨客笔下赞美春天的诗歌散文作品不在少数,可谓春诗盎然。我比较欣赏的是吉林民谣《春日歌》对世间春色的全面概括:“春日春山春水流,春风春草放春牛。春花开在春园里,春鸟落在春树头。春天学生写春字,春日景色真可留。”我看应该补充一句:“春光普照人世间,春花开在心里头。”

如前所述,春光非常美好,然而停留的日子有限,尽管春天年年差不多都会按时来到人间,但是春光实为珍贵无限。

众所周知,“春华秋实”用于比喻人的文采与德行,多指学识渊博,品行高洁;也有用于指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更多的是用于比喻事物因果关系的。“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实。引申为先挥汗耕耘、适时播种,后才有丰收的喜悦。还有人将“春华”喻意为青春年华,少壮之时。可见春天是多么美好珍贵啊!

更有为人们所经常引用的名言,“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宵一刻值千金”。明代唐伯虎在《一年歌》中针对“春宵一刻千金价”,却说“我道千金买不回”,并且“劝人秉烛夜游来”。上面所说的“物蠢而生”,即“率性而动”,实际上,是指动物、植物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决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作为最高等生物的人,那就更不能荒废这富有生机的大好春光,不要“春眠不觉晓”,而要积极行动起来,在这“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季节里,努力“春化”自己,使自己成为“出墙来”的“一枝红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