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美好生活)

“我们中片村文化活动广场,里面有篮球场、健身区、仿古戏台、文化长廊、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每天下午我都会约上几个小伙伴过去打场篮球,有时也会坐在文化长廊里,看书休闲,观赏长廊外的田园风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板桥村青年范龙锋讲起离他家只有几步之遥的文化活动广场,赞不绝口。

鹤庆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美好生活)(1)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近年来,鹤庆县始终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利民的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板桥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在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工作中持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服务项目,实现了自然村综合性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鹤庆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美好生活)(2)

板桥村辖南片、中片、北片3个自然村,属典型白族聚居村落,坐拥东、西草海千亩湿地,沟河纵横、杨柳依依、芦苇婆娑、荷花遍野、一幅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风光尽收眼底。乡村振兴的实施,特别是2018年板桥村被列为大理州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以来,随着村内农业产业和银铜器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全村呈现出阶梯式、跨越式推进,202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8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712元。经济发展了,村庄美了,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有了更高的期盼。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持续改善

农村公共文化场所是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基地,也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健全村级文化服务活动中心,发挥好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舆论宣传阵地、科技普及阵地和文化娱乐阵地作用,满足全村742户3879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了镇、村干部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

鹤庆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美好生活)(3)

近年来,板桥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引领,积极谋划、联动各方,在原有农家书屋、“2131”电影放映、“大喇叭”等村级文化活动平台的基础上,积极统筹好财政资金和群众自发集资资金,综合环境、交通等因素陆续改善并新建了北片、中片、南片三个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板桥村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对文化活动场所的期盼和对建设文化阵地的资金和用地支持是基础。通过村干部、党员、帮辈、老年协会和乡贤筹集了548万元资金用于板桥村的3个活动场所建设。”草海镇宣传委员鲍晓雪介绍,镇、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规划和群众的期望高度契合,此项工作推进在征地、资金等方面的阻力和难度大大降低,3个自然村都建成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每个活动中心都设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支部党员活动室、仿古戏台、篮球场、体育健身区以及文化长廊等场所和设施,方便了不同爱好的群众开展文化生活,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文化服务效能得到发挥

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作用发挥,建好是基础,管好用好才是关键。“对于文化活动中心的日常管理维护,我们引入帮辈、老协等自治组织,建立专人负责管理的制度,为文化活动中心的健康运行打下了基础。”板桥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建周说。据了解,南片文化活动中心交由该自然村老年协会日常管理,由老协成员自发自愿担负起活动场所管理的职责,协会理事长按月进行排班,成员轮流值守管理;北片和中片活动中心采取聘用管理员的方式,村委会按照400元/月的标准支付其劳务费用,费用从群众自筹资金中列支。

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每当农闲和春节等重大节日,村民就会自发组织篮球队、广场舞队、棋牌队等在中心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后,我们老年人打牌、看书休闲有了好去处,我们北片、中片、南片各组还分别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65岁的老年篮球队,每年春节期间三支篮球队都要组织一次比赛。”说起文化服务中心,79岁的寸四选直竖大拇指。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远不止如此,还承接了每年的文化、科技、医疗“三下乡”以及专项培训等活动,文化活动中心作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舆论宣传阵地、科技普及阵地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

乡风文明有效提升

板桥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还有一大功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引导传递正能量。通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广大村民树立了爱家爱村爱国的家国情怀,对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和现象,主动配合镇、村开展移风易俗治理,整个村的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通过移风易俗,按照客事减半的约定,一场客事办下来,至少节约了15000元,乡风文明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李建周书记自豪地说。如今,村风民风朴实、村容整洁,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正成为该村建设美好乡村的新时尚。

鹤庆乡村振兴(公共文化服务赋能乡村美好生活)(4)

板桥村公共文化服务为村民美好生活赋能,提振了板桥村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谈起文化振兴的拓展,板桥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龚锐富介绍,他们目前正在规划占地60余亩的小微湿地景观提升项目,打造以渔耕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景观和小微湿地沟渠景观等。“文旅结合的规划设想一旦实现,将带动板桥村的旅游产业,吸引更多游客来此地旅游,村民将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话语间,龚锐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云南网通讯员 方志明 李保彤 摄影报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