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赢家率性而活(当浑浊成为常态)

文|狮子穿云

《大赢家》是继徐峥导演的《囧妈》之后,又一部开启"云观影"模式的电影。大鹏和柳岩再度合作,共同演绎了一出"劫匪"的戏码,影片的口碑没有预想之差,大家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老实人的胜利"这件事上。作为一部轻喜剧,出其不意的剧情戳到年轻人的“爽点”,搞笑之处恰如其分又能引发观众深思,算是一部诚意十足的暖心之作。

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小说都井邦彦的《游戏的时间不会结束》,日本在1991年拍成电影,2007年韩版翻拍的《率性而活》在豆瓣有着8.3的高分评价,《大赢家》则是我们中国的改编版本。由此可见,原著的内容是非常吸引人的,喜剧 犯罪路线这种设定让只会出现在悬疑片中的高智商作案行为,出人意料的发生在欢乐搞笑片中,让人眼前一亮。

大鹏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个银行小职员严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机缘之下参与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银行抢劫案演习活动,扮演"劫匪"一角。为此,他进行了跑步健身、踩点等一系列准备,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哪怕其他人对此毫不上心,他也力求完美,争取做到百分百情景重现。人如其名,认真过了头的他虽然在演习过程中制造了不少闹剧事件,但也给警方带来重重困难和考验,最终在大家的共同配合之下完美结束任务。

电影大赢家率性而活(当浑浊成为常态)(1)

01、当浑浊变为常态,清白就成了一种罪

用严谨一词来形容影片中的男主似乎不太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在他看似有条不紊的生活之下,又多了些较真,甚至可以用"强迫症"来形容。严谨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像他的名字,严肃认真,谨慎负责,可这样的人,在职场中不受同事欢迎,不被领导待见,有事的时候才会被想起,无事的时候就是一个"小透明"。

坚守原则、拒绝从众,和行长正面"刚"

影片一开始,严谨就面临着领导的权力压制,他固执的认为不论是谁都要按照流程办事,因此受到行长的指责,说他不懂得变通,提出先放款保业绩的做法,可以事后补材料。严谨也是真的"刚",正面回绝之后还把领导怼的气不打一处来。

虽然不建议在职场中和领导硬碰硬,但适当的较真,坚守做事原则还是非常必要的,凡事讲究策略性,能够让对方理解并接受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屈服于强权之下,变成了大家眼中的"聪明人",他们选择听从领导的建议甚至按照领导的喜好办事,时间久了更是习以为常。像严谨这样敢说真话的人是少之又少,即便是有,在职场中也是处处被打压,被排斥,成了不合群的"另类"。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乌合之众》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说道:"在群体中,每一种情感和行为都极具感染性",大部分人会认为,每个人都这样做,所以我觉得我也应该这样做。在那些面对重要决定的时刻,大家会下意识的跟随人多的那一方,这就是最常见的"从众心理"。

电影大赢家率性而活(当浑浊成为常态)(2)

面对警民联合的演习活动,他一"轴"到底

严谨的"轴",让同事都忍不住吐槽他是真傻还是假傻,演习正式开始之前,除了认真对待的局长和严谨一家人之外,所有人都想着尽早结束,全当是走过场。银行职员们早早计划好下班之后的事情,跟随出警的警长说半个小时解决战斗,就连新闻转播的主持人也吐槽:"这样的演习,一年能有八百回,装装样子罢了",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便表明了大家对此次演习的态度,没有人把它当回事。

演习过程中,不论攻守,严谨都有着周密计划,从未逾矩,而参与行动的行长及众人多次表示"差不多得了,可以停止了",都被他以"不合理"被拒。在场外指挥监督的警察局长被严谨的"固执"打动,略微偏心让演习继续进行。那些被困在银行里的职员从一开始的抵触情绪到后面的无奈顺从,最后再是主动配合揭甚至齐心揭露行长的谎言,从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可以看出严谨的行动在最后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虽然过程中闹剧百出,但好在结局是完美的。

电影大赢家率性而活(当浑浊成为常态)(3)

02、好与坏,"较真"性格在生活中的多面性

(1)跟工作较真,力求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

在职场中,形形色色的人接触多了,你会发现,有的人把公司当作提款机,拿多少做多少;有的人当是游乐场,三分钟热度玩够就撤;有的人则视作战场,认真谨慎埋头苦干。影片中的严谨就属于第三种,一个生活中的小人物,有着正经的工作,认真的态度,正因为他"较真",演习之前就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所以面对多方压力时还能够保持冷静,在自己的缜密计划之下,方能知己知彼攻守有度。

这里所说的"较真",不是带有贬义形容那些钻牛角尖、斤斤计较的意思,而是工作中需要的一种态度,是一种坚守处事原则,遇到问题不搞明白誓不罢休的品质。当然,职场中的较真是讲究方法的,并非一味的固执己见,本着"多学习,勤思考"的学习方针,在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看过《傅雷家书》的人想必对翻译家傅雷都有所了解,就工作态度而言,傅雷是一个有点"较真"的人,他曾说:"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绝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在翻译之前,会"熟读原著,不厌求详"。在傅雷58年不算长的生命里,大部分时光都用在了翻译事业中,他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2)跟规则较真,时刻存有敬畏之心

在日常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它是为所有人定制的,不能因为个人的私心被打破,一旦破坏,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规则也是脆弱的,究其原因是源于人们对规则的淡漠态度,一旦触及自身利益,就会有人难抵诱惑忍不住去尝试。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过斑马线的时候看红绿灯,作为行人,你在自认为车流较少的时候跑过去,以为自己抢占了先机,实际上风险无处不在;作为司机,为了和红灯抢时间或是忘了礼让行人的那一刻,你可曾想过,违反规则后你是否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总之,常怀敬畏之心,方能遵守规则。

(3)跟自己较真,与他人相处放下较真

跟别人较真,说的再多最终也只是无用功,在生活中,有两种情况容易引发较真:

  • 不认错:说什么也不听,这类人喜欢胡搅蛮缠,总之我就是没错。当你指处他人的错误行为时,大部人是不会承认自己做错的,他们想的不是我要接受和改正错误,而是轻描淡写一句"你不要这么较真啦"类似言语来结束话题。
  • 吹牛:这类人好面子,有时候谎说的太大,自己圆不回去。你若是抓着别人的错误不放,就认为你在较真,而这种沟通讨论不出结果。

这两点已经扎根于社会风气之中,不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中走南闯北,都会碰见这两种人,你一旦较真反倒让自己不痛快,因此,在社交关系中不建议对他人较真。

较真没有错,真正对的"较真",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适当的较真,能够提升你自己,而过度的较真,只会使得他人厌烦,对自己要较真,对他人要多一点宽容。

电影大赢家率性而活(当浑浊成为常态)(4)

03、一切只会迎合他人的举动,随波逐流,最终只会丧失自己

总结了上述三点,你发现严谨就是这样较真的一个人,被视作空气,当成异类,就算严于律己,比所有人都勤奋,依旧不被大家理解,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却总是被嘲笑讥讽。即便如此,他还是坚守原则,做别人眼中的“傻子”。

在职场中,你会发现那些混的如鱼得水的人,都是大家口中的"聪明人",他们从初入社会的懵懂逐渐变的功利,越发注重得失,喜欢省事偷懒走捷径,完全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影片后半段,严谨借着"劫匪"的身份吐露心声,道出了心中憋闷已久的事实,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究竟是他错了,还是我们失去了本心?你以为他"不正常",其实是病态的社会蒙蔽了所有人。

电影大赢家率性而活(当浑浊成为常态)(5)

04、总结

影片的导演于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大家从小就被教育说你脑子要特别变通,要知道利用身边的关系,懂得成功的捷径,但其实这不是生活的常态。或者说,这个世界恰恰有一丝不苟的人,其他人才可以享受相对自由的生活,这些少数派的精神值得被拿出来讨论",导演所说的“少数派精神”,正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极为缺少的小部分具有优秀品质的人,这一种精神,无比珍贵。

就像片中警察所说:"一百个里面,有这么一个就够了,但要是没有,还真不行。"

这个社会大多数人都是浑水摸鱼来的,真正在发光发热的只有那一小部分人,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正能量,拥有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回归影片,严谨这个人较真说明他不喜欢盲从,不愿随波逐流,在生活中有着完美主义倾向,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希望别人能够尊重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品质,正是大多数人所缺少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